浅析农村小学教育
2013-04-29梁婵
梁婵
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当今的经济转型期,农村的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留守儿童多
随着农村经济制度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外出打工人员逐年增加,农村留守儿童也在逐年增加。我们学校就有7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他们绝大部分是隔代抚养或亲属抚养。抚养者只是负责孩子的温饱,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更多抚养者没有能力教育孩子,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差,怕苦怕累,不爱学习,只知道玩,想方设法骗钱买零食吃……留守儿童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确实令人担忧。
二﹑师资薄弱
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趋向老化。我所在的村小学有14位教师,除一位50多岁的外,其余的都是40多岁的教师。学校十多年来未增添过新生教师力量,而且大部分的教师是从代课教师、民办教师招聘而来的。他们自身素质不高,除任教语文或数学科外,其他科目都是兼职,没有英语、体育、音乐、艺术等专业教师。而且,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极少,很多教师从教十几年、几十年,一次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也没有。一年一度的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学习也不是很实用,素质教育的成效并不理想。
三﹑办学条件差
我县的农村小学校舍陈旧、不足。很多农村小学只有简陋的教室。学校没有教师的住房、学生的宿舍、食堂,更不用说微机室、实验室等各种功能室了。学生走读,教师走教;上课到学校,放学回家。教师在校的时间少,投入学习、辅导,以及教育教研的时间也就不多了。再者,教学设备、图书等奇缺,学校的课堂几乎还停滞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年代。学校没法营造一个良好的教书育人的环境,素质教育的成效就可想而知了。教育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如果不把农村经济和教育结合起来,农村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
那么,要如何才能改变农村小学的现状,促进农村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呢?我认为,应从根本上的问题着手。
一﹑改善办学条件
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农村学校的基础建设,完善学校的各级设施,让学校真正成为教书育人的良好基地。为教师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让教师真正做到以校为家,更好地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奋斗。同时,尽可能地为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伙食补助,让他们能在学校里开心的生活、学习。留守儿童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将会在良好的环境下得到改善,实施素质教育的成效将会大大提高。
二﹑提高教师的素质
要想尽快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应从优化培训机制与途径入手,帮助在职的农村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首先,培训的内容应与农村学校的现状相符,做到农村教师能学、能教。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学习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快途径。培训的途径很多,一是在每年的在职教师继续教育中培训。二是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即安排城镇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小学定期任教,并有计划地安排农村小学的教师到城镇学校去学习、上课,以强扶弱,共同提高。三是全面开通、扩展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三﹑提高教师待遇
农村小学教师工作量大,待遇低,导致很多青年教师、优秀教师外流。外面的教师也不愿到这些边远的山区小学任教。在本校任教的都是本籍的教师,年龄老化,知识陈旧,这也制约了农村小学的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发展。因此,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都应向在农村小学任教的教师倾斜,鼓励、奖励青年教师、优秀教师到农村小学去任教,这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总之,教育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全社会人士共同努力去谱写。作为政府,应保障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及贯彻落实、认真督导;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做好管理、检查,及时反馈;作为教师,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作为家长,要关心社会,关心教育,关心孩子。这样,祖国的教育事业将会健康、持续地发展,祖国也一定会更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