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动手为何这么难

2013-04-29高秀玲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3年7期
关键词:科学课任课教师动手

高秀玲

科学课程标准的前言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实践却很难,一些学生对动手实践不屑一顾,还有一些学生则显得手足无措。学生为什么都变成这样了呢?科学课的老师都知道,动手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但是为什么原本活泼好动的学生在科学课上却畏首畏尾呢?

一、接触电视多,动手能力不强

现在的生活、工作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更不要说与孩子一起玩游戏了。家长觉得自己再苦再累也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但是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来,再加上现在的学生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没有伙伴,他们感到百般无聊只能与电视为伍,再大一些就开始与网络为伴了。

现在的电视节目越来越精彩,也越来越专业了,有专门针对孩子的少儿频道,一些节目对孩子的成长帮助非常大,而一些节目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一些动漫节目过于成人化或者太过暴力)。日本学者中野收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中提出了“电视人”的概念,也就是在以电视为伴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而其中的一些孩子由于过度依赖电视,患上了“媒介依存症”,这样的人的特点是“过度沉湎于与媒介的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的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孩子沉迷于电视,失去了对世界的兴趣,又怎么会乐于动手呢?过度沉迷电视的孩子,在长大后会对电脑比较迷恋。孩子迷恋网络会使自己的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受到影响,甚至引发社会问题。这样的孩子又怎么会有兴趣动手实践呢?

二、家长不让动手

现在的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在家庭中倍受关注,但是家长对孩子的关注主要集中在考试成绩上,而其他的事情,只要家长能完成,家长都会代劳,所以五、六年级的学生不会洗自己的袜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家长不让孩子动手,一方面是觉得孩子太小,什么都不会做,长大了再让他们做;另一方面是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做得不好,一些事情孩子做完了自己还得重新做,而且自己重新做的时间要远远超过一开始就由自己做的时间。

在家长这样的呵护下,天生的干将也会被家长毁了。孩子长大了除了学习,其他的什么都不会,所以,一些报道提到一些学生在上大学时还不会洗衣服也就不足为奇了。家长不让孩子动手,孩子的动手能力怎么能得到培养呢?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懒得再动手了。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教师想让他们动手实践岂不是很难?

三、孩子没有机会动手

家长不让孩子动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社会对学生的评价还是以考试成绩为主,许多家长都抱着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逼着孩子参加各种学习班、补习班,只要孩子学习好,自己再苦再累也无所谓。一些家长因为辍学吃过亏,他们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辙,就让孩子“恶补”自己的“缺憾”,不顾自己孩子的实际与需要,逼着孩子学习。孩子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孩子的时间都被剥夺了,哪里还有时间与机会动手实践?他们的动手能力又怎么会好呢?

四、老师不让动手

让学生动手实践,教师要准备很多材料,即便是让学生去捡树叶做标本,这样的动手实践活动也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制作的过程当然少不了教师的指导,而后期的加工与收集也需要教师付出努力。动手实践其实是一项非常细致而烦琐的事情,所以一些老师懒得让学生动手,他们宁愿不着边际地给学生讲解也不愿意让学生动手实践。

教师不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另一个原因是科学课虽然都能按照课程的设置标准来设置,但是专业的任课教师相当匮乏,好多科学课的教师都是由其他任课教师兼任的,而有些任课教师对科学这门课并不感兴趣,只是因为学校安排了才去上的,教师的个人素质大打折扣。对学生与教师的评价,我们一般以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课的成绩为依据,有的学校还把三门功课的成绩当做评价的唯一标准,这在无形当中就把科学课给边缘化了。一些任课教师不重视科学课,他们不愿意在这门课上花时间与精力,不愿意花大力气、下工夫来想办法让学生动手操作。

动手能力不仅要在科学课上培养,在其他课上也要培养。在科学课上让学生动手,会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从而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让学生热爱科学课,无论多么费事,我们都要多让学生动动手。

猜你喜欢

科学课任课教师动手
我也来动手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动手演示找错因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