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仪器的主人
2013-04-29殷玉兰
殷玉兰
合理地管理和使用实验仪器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得以正常开展的保证。农村小学一般不具备条件配备专职实验管理员,仪器往往由科学教师兼管。很多时候,科学老师抽不出时间发放和收检仪器,怎么办?我们不妨让学生参与到科学仪器的管理中来,使他们成为仪器使用与管理的主人。
一、引导学生自主取用
因为没有专门的实验管理员,因此上课所需的仪器只能靠科学老师自己在课前准备。科学实验课的准备工作较为繁杂,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为了节省准备时间,我们可以请学生帮忙,引导学生自主取用。
学生要做到规范地自主取用要有一个先扶后放的过程。我们可以培养一批科学小帮手,挑选一些对科学兴趣浓厚且乖巧的学生做老师的小助手。首先教师要带他们参观,熟悉仪器室内仪器橱柜的摆放和各类仪器的放置位置,接着带领他们一起寻找和拿取所需的实验仪器,并适时向他们介绍拿和放仪器时要注意的事项。一开始,一些学生迟迟不能到岗,导致上课前仪器不能借到位,影响了课程的正常开展。这时候,教师不能“暴风骤雨”而要“和风细雨”,耐心地分析原因:耽误整个班级不能准时上课的原因是有些学生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准备好仪器。这样,学生们就明白了及时领取仪器的重要性,很快便能准时到岗。他们在科学课代表的带领下,根据老师开出的“处方”,在科学室相应的橱柜取出相应数量的仪器,分别摆放在教桌(供演示实验使用)和实验桌(供分组实验使用)上,为科学实验课的正常开展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如教学“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时,我安排了一个分组实验“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课前,准备仪器的学生在每组实验桌上各摆放了一袋弹簧和两盒钩码,使其他学生在科学课上“有米可炊”。
二、指导学生合理使用
科学仪器室内的仪器种类繁多,每一种仪器的保管方法及使用方法各不相同。如在使用玻璃仪器时,我让学生轻拿轻放;在使用天平、砝码、显微镜等精密仪器时,我要求学生注意使用方法,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不能用手擦拭显微镜镜头等。我任教五年级的科学课时,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里的轮轴、斜面、滑轮实验要用到测力计,尽管实验前,我提醒学生们注意测力计要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可在动手操作时,还是有些调皮的学生这儿也测力,那儿也测力,不管被测物体的轻重,测力计被损坏了。我强调了“谁用坏谁赔偿”(非人为因素除外)的原则后,损坏率明显降低了。每次实验前,学生认真了,操作也规范了。
三、带领学生主动修理
有使用就有损坏,损坏在所难免。损坏了怎么办呢?玻璃器皿损坏了只能扔掉,可是有些东西修一修还是可以用的。如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电和磁”,教学时,教师常常用到灯座、电池盒,这些东西使用时间长了,螺丝容易松动。课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将不完整的仪器重新组合起来。灯座甲缺一个黄片,灯座乙缺一颗螺丝,可以从其他不完整的灯座上拆卸下一个黄片、一颗螺丝安装在灯座甲和灯座乙上,修理好后放入橱柜。教师要指导学生多修几个,其他的算作损耗。如小车的运动实验,实验时一辆小车的车轮突然被卡住了,一学生立即举手寻求老师的帮助,同组的另一学生没等老师来帮忙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并很快将小车修理好了。课程结束后,我就这件事表扬了那位学生,以引导学生对自己能做的事尽量做,对自己不会做的事想办法做。这样,学生的自主修理意识增强了,动手能力提高了,在课堂上不会碰到一点小问题就喊老师“救场”,而是先自己动手试一试,实在修不好再请老师帮忙。
四、养成及时归还的习惯
哲学家萨格雷说:播种一种行为,你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你会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你会收获一种命运。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当日事当日毕的习惯。科学课也是如此,仪器的收检应该做到“课毕清”。因此,组织学生在课程结束之后对各组仪器进行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做小车的运动实验时,A学生检查小车,B学生检查钩码,C学生检查秒表,不仅要检查数量(钩码数量是否齐全),还要检查质量(秒表是否还能使用,动手按一按:开始、结束、归零;小车要放在实验桌上让它行驶,看车轮是否正常转动)。检查结束后,A、B、C学生各自将小车、钩码、秒表放到相应的橱柜中,如有损坏,及时在相应的橱柜目录卡上做好“减法”,电脑中的记录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五、及时登记新仪器
新的仪器到“家”了,教师要组织学生利用中午的时间及时分类放入橱柜,并在相应的橱柜目录卡上做好“加法”,同时在电脑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当然,对一些化学药品,教师要亲自取用及存放,避免危险的发生。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仪器管理需要实验员来完成,专职老师在时间有限、人员有限的情况下让学生参与进来,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了学生探究的精神,减轻了上课老师的负担,促使师生共赢的新格局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