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积累,以读促写

2013-04-29孙琼莉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3年7期
关键词:杨桃名人写作文

孙琼莉

在小学阶段,学生刚进入三年级就要写作文。尽管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尝试着让学生写每日一句话,再慢慢过渡到写日记,为学生写作文做了前期的铺垫,但面对具体题目,仍有许多学生怕写,个别学生甚至讨厌写作文,这常常使我头疼不已。细细指导吧,结果学生的作文便千篇一律,众口一词了;放手让学生去写吧,学生感到难以下笔,好不容易开了个头,结尾又草草收兵。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仔细阅读了关于学生作文教学的相关案例和指导性论文,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终于发现,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的阅读习惯。正因为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好的阅读积累,所以他们才会没有东西可写。于是,我开始尝试在教学中以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凭借,力求以阅读为切入口,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达到以读促写。

一、课内知识的积累

新课标引领下的语文教材十分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不仅每篇课文有优美的词语和重点段的积累,而且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中的“我的发现”“读读认认”“读读背背”等栏目也都包含积累的目标。我就充分运用教材,指导学生脚踏实地的认真阅读、记忆,积累好词、好句、古诗名篇等。一学期下来,学生积累的优美词语,古诗名句高达好几百条。为了巩固成果,我充分利用每节语文课前一分钟开展“积累运用大比拼”活动,采用“成语接龙”“古诗名句大串联”“我说你背”等形式,促使学生争当“阅读小明星”,当上“阅读小明星”的学生就能享受“老师赠送的一本读物”的待遇。这样,学生对课本的阅读兴趣陡增,阅读积累自然也多了。

二、课内拓展阅读积累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如何把学生的目光由单一的课内文本迁移到多彩的课外呢?于是,我动起了整合课程资源的脑筋。我常常在文本的空白处、背景处、余音缭绕处大做文章。如学习《元宵节》这首儿童诗时,课前我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查找“元宵节”的来历及这一天的民间习俗,还有“元宵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同时还结合课后“综合性学习”中关于春联的知识,让学生收集春联,进行有效积累。

再如,三年级上册中学习“名人故事”这一单元时,我让学生在课外采用询问、到图书馆查找、上网搜索等方式,查阅有关课内名人宋庆龄、高尔基、李四光等人的资料,阅读他们的故事,增进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同时开展“讲名人故事”的活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其他名人,了解他们的故事,从中受到激励。课外拓展阅读的目的和任务都来自教材,又高于教材,有机地把课内外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有的放矢地成为“神通广大的我”,这是学生最乐于进行的一种积累,也是效果最明显的一种积累。

三、课外阅读积累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我让学生把阅读中感悟最深的地方记录下来,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首先,引导学生养成定时、定点阅读的课外阅读习惯。每天中午的午读时间是我们班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在学生尽情阅读的基础上,我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读书笔记,方法是:自读→圈划→摘录→装饰→交流。

自读: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读文章,读通、读懂。

圈画:在原文上圈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段。

摘录: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段摘录到自己的积累本上。

装饰:对于自己的积累本,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些装饰,使它更漂亮一点,让自己更愿意回头再读。

交流:在反复品读自己喜欢的词、句、段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并与同学交流、欣赏、积累。

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积累本就成了学生自编自创的“百科全书”了。同时,每月我还结合拓展练习,让学生制作精美的阅读卡,选取这一个月中他们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内容进行制作。这些读书卡不仅内容精彩,而且图文并茂。随着这本“百科全书”内涵的日渐丰厚,学生的日记也便有了自己最撩人的情愫,如《我心中的美好家园》《生命 生命》《师恩难忘》……学生的日记童真童趣充盈其间,字里行间流露着真情实意,让人读来余味缭绕。

四、生活阅读积累

一个人的目光仅限于书本,这远远不够。于是,我告诉学生:我有一个“百宝箱”,那就是——生活。我教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读生活,用嘴巴去品读生活,用耳朵去听读生活,用心灵去悟读生活”。

学习《画杨桃》一课前,我让学生跟家长去市场,用“眼睛”观察杨桃,把水果店里的杨桃和课本里的杨桃进行比较,然后用嘴巴品尝品尝。《画杨桃》那一课的教学成了我教学的成功案例之一。习作课上,要求写“爸爸妈妈对我的爱”,课前,我引导学生用嘴巴去品读妈妈为自己捧来的每一碗饭、每一杯奶的情怀,用心灵去悟读父母对自己说的每一句话语,递过来的每一个水果里所饱含的浓浓的爱。于是,学生的笔下便挥洒出了感情真挚的篇章。走在大街上,我让学生品读广告词,感受生活的温馨;漫步在山野间,我让学生倾听生灵的天籁之音,感悟大自然的恩赐……我用多彩的生活使学生懂得了“生活就是一部大的活书。”

有人说,阅读是一首歌,一首经典的生命之歌;有人说,阅读是一首诗,一首荡气回肠,饱蘸着人生五味的诗;我却说,阅读是一种声音,听!天籁之音!

猜你喜欢

杨桃名人写作文
这类人吃杨桃很危险
写作文的烦恼
舔名人
用中医诊疗法写作文
名人摔跤后
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写作文
杨桃:树上结满“小星星”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
名人書系列
美国人更喜欢绿色杨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