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困惑与出路

2013-04-29洪英刘昭亚

大学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

洪英 刘昭亚

[摘 要]随着当今社会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际化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之一得以日益凸显。厘清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与动因,明了其在中国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才能合理地对其在中国进行引导与规划,抛弃盲目套用西方固有僵化的模式,推动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 国际化 本土特色 困惑与出路

[中图分类号] G64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7-0018-02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三个核心之一。作为高等教育客观存在的发展趋势之一,国际化这些年也受到了我国政府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本来就是一种国际现象,中世纪欧洲的大学是没有国界的,中国现代教育制度也源于西方。教育的规律性使得各国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教育只有坚持扩大开放,加深国际化程度,才能更好地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充实和丰富我国的教育。”[1]

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困惑

(一)教育国际化定位不清导致的模板效应

面对来势凶猛的国际化潮流,置身于民族国家中的高等教育是否应舍弃自身的特色,主动迎合国际通行的标准呢?著名高等教育家简·奈特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国家在尊重自己个性的基础上,应对全球化冲击的一种方式”。国际化是“将国际、跨文化、全球的维度融入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和服务职能中的过程”。[2]

我们在对大学理念的“移花接木”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双重缺失”。一方面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使得中国学子不太重视知识本身的价值,而违背了大学精神;另一方面,我们在引进的过程中,罔顾我国的教育实际,僵化地套用别国的教育模板,教育效果堪忧。例如新中国成立后,在轰轰烈烈的“院系调整”中,我国很多大学专业的设置、课程内容等都以苏联为模板,时至今日,“人们仍可感到当时的院系调整怎样使许多大学失去了由历史积淀而来的体现于课程设置中的精神气质”。[3]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学在仿效美国现代大学理念时,往往急功近利,只取美国大学的实用主义之表,而弃美国大学理念之根”。[4]

(二)中国文化的逐渐式微与西方文化的过度尊崇

“教育国际化给大学带来了很多好处,但这个过程也随之带来了与大学原有的文化和传统不合的价值观念和风格。如何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益处,同时保证大学作为社会价值和文化传统的守望者的地位是一个新的挑战。”[4]挑战来自两方面:一是在引进先进的理念和技术的同时如何创新,甚至是超越,二是如何应对西方文化渗透。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水平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导致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相关工作者常常妄自菲薄,对自己评价过低,往往舍本求末,一味盲目地向西方学习,要知道,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的不是实现“美国化”、“日本化”和“欧洲化”,既不能全盘照搬,更不能沦为他国教育的翻版甚至附庸。

我们在抵制文化渗透的同时,又不能因为这个原因而将优秀的大学理念和实践经验拒之门外。我国的大学如何能在与国际合作伙伴加强合作的同时,确保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传统得到有效的保护,甚至进一步向西方自我推介、展示和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和优秀的教育理念?如何打造与我国经济实力相当的文化软实力?这些对于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民族国家都是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的。

二、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出路

(一)厘清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念和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此者与彼者接触融合的过程,法国解构主义者德里达将此称为“延异”,即打破此者与彼者之间的界限,使此者延伸到彼者和彼者延伸到此者。言下之意,亦即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国与国之间的高等教育理念和实践中存在的一种相互作用,相互交融的关系,并通过自身的表述与行为来实现创新的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大学联合会IAU(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综合各种因素对其定义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而且是包罗万象的变换过程,既有学校的内部变化,又有学校的外部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

对于我国而言,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就是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有国际观念和意识、理解各国文化传统、通晓国际贸易、适应国内外工作和环境、促进整个人类和平与健康发展的“国际人”。

(二)建构有本土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

中国的先哲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和而不同”。“人类文明的繁荣依赖文化的多样性。虽然文化与传统的差别可以成为争论与冲突的来源,但它们也促进我们共同学习和发现。”[5]中国高等教育的出路应该是在深入推动国际化的过程中,吸收世界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使它们与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和模式。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方式,文化最大的特性就是民族性,民族国家依然是高等教育的主要提供者。如果文化失去了民族性,这个民族的文化就不复存在,这个民族也就不复存在。高等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不能完全依据市场法则运作。即使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都必须考虑民族利益,并以不同的方式实施国家管制,这是由高等教育的本性决定的。“不管在何种压力下,国家高等教育系统对外国竞争者(主要是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开放,都必须置于商定的标准和规则系统之中。除非国际社会就标准达成一致,强力的国家规范在任何时候都是必须的,而非推崇伯恩斯坦等人宣扬的自由化。”吴康宁教授说过:“‘有意义的教育思想必须基于实践,对中国教育真正具有引导力的思想最终只能形成于本土境脉与本土实践之中”,他认为教育思想的“寻找”过程不是被动的思想服从过程,而是“以‘寻找者自身的已有思想需要与思想前见为参照标准的思想选择过程和思想建构过程”。高等教育作为一种跨文化的教育实践活动,应该是以特定的民族文化为依托,借鉴外界优秀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综合培养“国际人”。一味的驱同与接轨不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我们在鼓励外语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弘扬本国的语言与文化。例如法国在20世纪90年代积极参与与推进欧盟“林瓜项目(LINGUA)”时,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一门通用的外语,开展外语授课、外语实习和语言培训等活动外,同时也不放松对法国文化和法国语言的宣传和推广。

(三)促进双向交流机制的形成,弘扬我国的语言与文化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可以视为高等教育理念和实践的输出融合与输入融合的有机结合。一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不应排斥引进西方先进优秀的高等教育理念和实践,在深度国际合作的过程中,不断介入和融合;另一方面,在教育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日益增强的今日,我们同样要积极主动地输出我国的优势高等教育理念与资源,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扩大国际影响力,积极参与到教育国际化的潮流中去。而对师资、教材、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的引进,一定不能盲目照搬,必须结合国情、教学现状、学生特点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加以调整和改造。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到国外去办学。《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推动我国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支持国际汉语教育”,“加大教育国际援助力度,为发展中国家培养、培训专门人才”。

总之,高等教育过程很复杂,只有善于将借鉴与创新相结合,既具有国际视野又坚持自己特色的大学才可能开枝散叶,屹立于世界强校之林,也只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体系才能使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可持续道路上越走越远。

[ 参 考 文 献 ]

[1] 顾明远.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世界教育信息,2011,(4):22.

[2] Knight Jane.International Remodeled:Definition,approached,and Rationales [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4,(1):5-31.

[3] [美]许美德,许洁英译.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09.

[4] 孟照海.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及其反思[J].现代教育管理,2009,(7):18-19.

[5] 顾秉林.本地化与国际化并进——挑战与应对[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6):17-18.

[6] 李立景.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民族院校法律硕士培养三位一体模式创新初探[J].大学教育,2012,(6):5.

[责任编辑:陈 明]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