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生活的乐章
2013-04-29王洪凯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将于今夏首次举办当代声音展。这次展览由副馆长芭芭拉·伦敦策划,将从8月持续到11月。其间将展出16位极具创新精神的当代艺术家的声音艺术作品,包括马可·佛西那多(Marco Fusinato,澳大利亚)、理查德·盖瑞特(Richard Garet,乌拉圭)、卡斯特恩·尼可莱(Carsten Nicolai,德国)、卡米尔·诺蒙特(Camille Norment,美国)、苏珊·菲利普斯(Susan Philipsz,苏格兰)、王洪凯(Hong-Kai Wang,中国台湾地区)等。他们普遍生于1964年以后,分别来自美洲、欧洲及亚洲。
尽管这些艺术家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多种形式去表现声音艺术,如视觉艺术、建筑、表演、计算机编程和音乐等,但他们的共通之处是善于利用现实物质及环境。这些声音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既有具象化的声音,也有对蝙蝠的定位声波、纽约的钟声及切尔诺贝利被废弃的大楼甚至台湾制糖厂区域的录音。
这些参展作品展现了复杂而微妙的声音世界。同时这次展览也传达了特殊的理念,即听的方式决定了内容。艺术家们的作品凸显了积极聆听的模式,建立起内部和外部空间之间的紧密联系。一旦个人收听设备和自制播放列表变得大众化,能够共享的听觉空间也将会越来越稀有。这次参展的许多艺术家都基于这一现实情况,他们所创造的声音艺术明显具有社会性,使观者沉浸于作品中,从而与他们建立空间上的联系。此次展出的许多作品创作的环境区域和主题截然不同,带给观者一种全新的理解和体验。
声音艺术作品在展览馆中展出有一定的局限性。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副馆长伦敦在接受《美国艺术》杂志的电话采访时提到,之所以现在可以举办这类展览,也是因为一些必需的设备器材很容易找到,也更便宜。艺术家们可以先走到户外,如录下切尔诺贝利区域的声音。回到工作室后,再利用最新的软件进行复杂的剪辑。
伦敦女士也承认展览馆依然是参观的理想场所,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完全有条件充分展示各类表演系列展,尽管声音具有侵入性,很难掌控,又难以捉摸。声音艺术的确给这位副馆长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她在展览的定位和理念上花了不少心思,主张不要让一个个配有扬声器的房间看着像是在展览声音设备。
这次展览重在凸显声音的能量、物质性及概念化,而且许多作品还加入了视觉成分。表现声音物质性的代表作品是特里斯坦·佩里奇的《微分音墙》(2010),在三楼展厅的走廊里展出。作品中有1500个微型扬声器呈网格状攒在一起,控制器设在后面。当观者经过时,聚集的扬声器会逐渐展开,随着观者位置的移动声音也在变化。
而展厅里也会有概念化的无声作品。在展厅走廊尽头展出的是卡米尔·诺蒙特的作品《三重光》(2008)。这一视觉效果突出的无声作品的焦点是舒尔麦克风,就像流行音乐重要人物埃尔维斯·普莱斯利或弗兰克·辛纳屈曾用过的那种。艺术家将麦克风拆解为条状,并在中间放置律动的光,从而投射出条状阴影,看上去就像人体胸腔两侧的肋骨。作品意在模拟展示声波的产生。
参观者也许会对一些作品很熟悉,如地铁里常见的木质长椅在有人坐时就会发出声响,这一作品曾在纽约默里·盖伊美术馆展出过。还有曾在纽约切尔西区的高线公园展出的斯蒂芬·维蒂耶洛的作品《每分钟的钟声》(2010),收集了纽约市里的各类钟声。这些作品将被安放在主展馆的外面展出,组织者也想借此吸引更多的参观者进入三楼的主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