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所罗门之歌》中的圣经人物原型解读

2013-04-29朱培

青年文学家 2013年7期
关键词:所罗门之歌圣经

摘要:《所罗门之歌》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三部小说,迄今为止已引起广泛研究。本文依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主要从圣经中探寻小说的主要人物原型,旨在揭示一个新视角,捕捉小说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所罗门之歌》;圣经;人物原型

作者简介:朱培,祖籍内蒙古,现为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 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7-0-01

一、引言

1993年,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也越来越受到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其前两部作品《最蓝的眼睛》和《秀拉》都是以女性角色作为描写对象,而其第三部作品《所罗门之歌》首次将男性主人公写进小说。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黑人男性奶娃的成长历程,他从一个毫无种族认同感、自私无情的黑人逐渐转变为一个认识自我、关爱他人的真正意义上的黑人。本文从圣经的角度探寻小说的主要人物原型。

加拿大文学评论家弗莱在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以及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础上,将原型理论应运于文学研究领域。弗莱认为,一个原型就应该是“一个象征,通常是一个意象,它常常在文学作品中出现,并可被辨认出作为一个人的整个的文学经验的一个组成部分”。1(171)作为古代神话及宗教仪式在文学作品中的移位,原型在《所罗门之歌》中也不乏其痕迹

二、《所罗门之歌》中的圣经人物原型

毋庸置疑,作为基督教的经典教义,圣经具有丰富的文学魅力和高度的宗教价值,其对英美文学的创作与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罗门之歌》中的人物形象也显示出了与圣经人物极大的相似性。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派拉特,奶娃和哈格尔都刻上了圣经人物的标志,具有了圣经人物原型研究的意义。

1、耶稣的化身-派拉特

在圣经中,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他来到世上,乃是为了成就上帝伟大的救赎计划。他用爱引领着追随他的人,他曾教导自己的门徒要彼此相爱。最后耶稣为了拯救罪人,自己被钉于十字架。在《所罗门之歌》中,派拉特的出生也显出了其神性之处,在她还没有出生前,她的母亲就已死去,“在没有肌肉收缩和迅速流动的羊水的压力的情况下,她自己挣扎着出了母亲的子宫”“由于她没有肚脐,人们都相信,她不是通过正常的渠道来到人间的”,2(35)这一点如同耶稣被一个童贞女生下一样充满了神奇色彩。在派拉特的人生过程中,她以爱作为自己的导航,她曾说“要是我认识的人再多些,我也就可以爱得更多了”。3(391)当自己的哥哥因为失踪的黄金而怀疑她,并憎恨她长年不与她来往时,她依然显示着爱,关爱着哥哥及他的家人。当她得知嫂子露丝因为得不到丈夫的关爱,精神生活处于绝望边缘时,派拉特送给了她一包粉末,让其放在丈夫的食物中,丈夫终于再次和自己同房了。最后,在所罗门高地,吉他本欲开枪杀死奶娃,结果派拉特替其挡住了子弹。派拉特是为他人而死,也正如无罪的耶稣被钉死于十字架上是为了拯救世人。

2、路得的光辉-奶娃

根据旧约记载,路得本为摩押女子。当年罗得被两个女儿灌醉,发生乱伦关系,生下的孩子,便是摩押人的始祖。后因其罪孽被耶和华诅咒,永世不得进上帝的国。作为摩押地的一员, 路得显然是生在罪里。然而,后因其跟随婆婆拿俄米归回伯利恒,远离了罪恶之地,最终蒙受了上帝的祝福。因为他人的引领,起初的罪人便有了重生的盼望。在《所罗门之歌》中,起初的奶娃也是活在罪中, 由于受到了魔鬼般父亲的影响,奶娃眼中只有私欲。面对派拉特无私的爱与帮助,奶娃依然去偷窃她的东西,并打算如果被派拉特发现就将其当场打死。他忘恩负义,显然忘掉了是派拉特帮助他来到了这个世界。然而,深处罪恶中的奶娃在派拉特的指引下,开始了南方之行,逐渐走出了先前的罪恶。在南行中,他经历了一次次黑人传统的洗礼,终于获得了精神上的重生。他意识到了对哈格尔的伤害,并内疚不已。他开始学会了关爱他人,并为自己的黑人身份感到光荣。当派拉特临死之时,他彻底明白了什么是爱,如何去爱。派拉特的死亡意味着奶娃自我灵魂的重生,他已成为了派拉特精神的延续。在派拉特的指引下,奶娃终于从精神死亡获得了重生。

3、夏甲的悲剧-哈格尔

哈格尔(Hagar)与圣经中亚伯拉罕的使女夏甲(Hagar)英文名字相同,二人的遭遇也颇为相似。在《创世纪》中,亚伯拉罕年迈尚未有子,便与婢女夏甲同房,生下一个孩子,名叫以实玛利。后因妻子撒拉生下以撒,亚伯拉罕便将夏甲及以实玛利抛弃。在《所罗门之歌》中,哈格尔首先被奶娃利用来满足自己的性欲,之后被奶娃狠心地抛弃。起初,奶娃见到娇嫩的哈格尔时,对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然而,在骗取到了哈格尔的芳心之后,奶娃并没有显示出任何的关爱,他从来不懂得呵护哈格尔,不懂得体会哈格尔的感受。他唯一表明自己爱哈格尔的方式就是无尽地在她身上发泄性欲。在经历了多年的激情之后,奶娃终于对她失去了昔日的兴趣。最终,奶娃用一封冰冷的信将沉浸在爱情中的哈格尔无情地抛弃。哈格尔犹如夏甲一样被自己的男人利用完之后抛弃,万念俱灰的她开始变得疯狂起来。哈格尔身上这种“被利用-被抛弃”的模式与夏甲的遭遇如出一辙,两人显示出了相似的悲剧色彩。

三、结论

作为美国黑人文学中不可遗忘的经典,《所罗门之歌》见证了莫里森的文学成就。通过圣经人物原型的大量使用,莫里森将《所罗门之歌》赋予了圣经的意象以及多重的诠释空间,深化了主题,丰富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圣经(和合本).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6.

3、胡允桓译.所罗门之歌.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4、Carmean, Karen. Toni Morrisons World of Fiction. New York: Whitston, 1993.

猜你喜欢

所罗门之歌圣经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圣经》经文中国化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所罗门之歌》主人公“奶娃”的成长历程新论
从身体美学角度分析《所罗门之歌》中奶娃的成长
《所罗门之歌》中黑人文化的走向
托尼·莫里森《所罗门之歌》中奶娃的悲剧命运
从《圣经》看西方漠视孝道的原因
原型理论视角下的《所罗门之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