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集聚正能量的舆论场
2013-04-29毕一鸣
毕一鸣
摘 要: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刘云山同志提出: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集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正能量”就是能够引发“舆论场效应”的正确舆论力量。大众传媒如何让老百姓说自己的心里话,让“老百姓的故事”在媒体传播中得到充分反映,让老百姓的批评和意见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形式,这才是舆论引导所应追求的目标,并由此集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
关键词:社会舆论 正能量 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是我国当代全民关注的社会变迁,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大众媒介对舆论的作用不同于以往。媒介引导对于舆论的形成,以及以后发展方向的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
2006年7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给新华社浙江分社讲课时,曾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十二个字”的希望和要求,即“为党为民、激浊扬清、贵耳重目”。希望新闻宣传战线的同志积极有为,以更好地担当起引导舆论的重任。新闻宣传战线的同志既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要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呼声,把宣传党的方针同人民群众的利益统一起来。①刘云山同志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中提出:要树立问题意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集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②“正能量”本是经典力学中的物理学概念,在社会学范畴内,人们也常常引用它,特别是在“场域”理论中,德裔美国心理传播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Lewin1890~1947)在界定场的概念时曾援引了爱因斯坦的定义:“场是相互依存事实的整体。”他所说的“场”主要是指人的心理和行为场。用“场”的范式研究社会传播,能认识讯息产生的环境机制。“场”不仅是意见形成的条件、空间,而且是推动舆论发展的契机,甚至制约着它的正负方向。“场”成为意见产生的共振圈,在这种场合中,激烈的观点碰撞、不同的意见交锋,恰似一种此发彼应的“舆论场”。在这其中“正能量”往往能够发挥出主导性的作用。它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启人心智、催人奋进,充满智慧和情感的言论和行为。或者说“正能量”就是能够引发“舆论场效应”的正确舆论力量。大众传媒如何让老百姓说自己的心里话,让“老百姓的故事”在媒体传播中得到充分反映,让老百姓的批评和意见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形式,这才是引导舆论“集聚推动发展正能量”的最佳途径。
一
在现代媒介环境中,主流媒体未必总是能够形成主流舆论,主流舆论也未必一定需要借助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大小不取决于媒体的规模,而取决于媒体的公信力和亲和力。
媒介的公信力是树立权威、形成引导力的关键因素。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于媒介行使公共权力的信任度。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中,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公信力主要是建立在政府权威的基础之上的。一旦以独立法人资格进入市场,它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公众的信任度,没有社会公众的信任,它也就没有了存在的社会价值。施拉姆认为:“在现代社会里,承担公开揭示的任务大部分被赋予大众传播媒介。它们的任务就是向人们公开那些对规范的严重背离,如果这些社会规范还不普遍为人所知,就像在发展中社会里它们未必被人所知那样,那么媒介的部分任务就是宣传规范。”③事实上,媒介公信力就是建立在自身所提倡的诚信机制和向社会所传播的道德规范上,诚信就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社会价值。所以,媒介既是社会价值观念的传播者,也是社会价值观念的示范者。随着公众对媒介接触率的不断提高,社会价值观念从媒介渗透到公众意识形态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正因为敬之深,故责之也切。
复旦大学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④,上海市民对“你认为新闻媒介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客观世界的面貌”这个问题的回答中,认为“完全反映”的只占2.6%,“大部分反映”的占47.8%,两者相加占调查对象的50.4%。而认为反映了“一半左右”的占35.4%,反映了“小部分”的占13.3%,“完全不反映”的占0.6%。将近半数的人对传媒传播的新闻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人们对新闻媒介反映客观世界程度的看法,实质上就是对新闻媒介可信度的评价。
培植媒体公信力,要做到导向性与公益性结合,指导性与可视(读、听)性结合,权威性与群众性结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⑤要站在社会公正的立场,以独立、独到、独特的视角,对重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现象理性阐释,对新出台的政策法规权威解读,对焦点热点问题进行舆论监督。在“三贴近”“三深入”的过程中,真实地反映民生、民情、民意,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上循循善诱。只要媒介引导得当,不发生重大失误,是能够较快地帮助公众摆脱观念困惑的。譬如:正面新闻客观报道,负面新闻正面报道。避免可能产生轰动效应的消极舆论,下工夫挖掘积极舆论的内在魅力。媒介的选择带有自然放大某种意见倾向的功能,直接影响着舆论的发展方向。
凝聚社会共识,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提供的正面价值观念应是在社会中取得普遍共识的舆论。新华社在《2012社会道德热点事件回顾》中指出:单纯从现象来看,道德失范事件近年来暴露得越来越多,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道德滑坡,相反,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社会对道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高;二是社会对“负能量”的批评、对“正能量”的赞美使道德标准趋于明晰,逐步成熟的“道德舆论场”会让人们的行为趋善避恶。
2.面对不同受众的价值取向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使价值取向合理、有序。媒介的这类报道有利于引导公众较快地获得一种实在的人生目标和信念。通过平凡朴素的行为方式,揭示深刻的人生价值。上述新华社“回顾”一文指出:“毒胶囊”“虐童”“人体试验”……过去的一年,道德失范事件一次次刺痛人们的心灵,有人惊呼“道德失守”“拯救道德”。然而“最美司机”“最美教师”“信义兄弟”等普通人身上散发出灿烂的道德光辉,让人们看到“天使仍在人间”。
3.通过连续的评价那些涉及社会公正、社会整体发展、公众生活、社会道德等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形成社会“热点”,唤起公众的参与热情,从而逐步确立新的符合社会规范的生活态度和理性观念。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受了61年一遇的暴雨,150名月薪仅3000元的农民工,光着脚丫踏着洪水而来,为被困的人们搭起了一条生命线,最终有200多名被困者获救。特大暴雨中,仅来自安徽省阜阳市的农民工赵露泼一人,就拼死救出了六人。主流媒介的评论认为:危难时见真情,卑微处显伟大。普普通通的中国农民工在暴雨中所折射出的形象却足以让每个人仰视。“平凡的真英雄”交出了让人击掌称赞的人性答卷,用“中国良心”积聚起这个社会前行的正能量!⑥
二
当前我们已进入网络化、数字化时代。互联网、手机的广泛普及,带来了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深刻影响了社会舆论的形成机制。这些新媒体具有开放性、即时性、互动性等特点,成为富集民间舆情民意的重要渠道,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64亿人,手机网民达到4.2亿。《2012中国微博蓝皮书》公布的数据说明:微博用户总量约为3.27亿。“人人有照相机、个个有麦克风”。网络新媒体具有自主性、隐蔽性、互动性、开放性、多元性和传播快、覆盖广、影响大等特点,敏感的社会问题一旦在网上出现,便能迅速形成舆论焦点,引发社会关注,影响社会稳定,这就使舆论引导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大大增加。我们必须善于发挥和利用新兴媒体优势和作用,扬长避短,顺势而为,确保新兴媒体成为舆论引导的新阵地,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
该蓝皮书发布了《1998-2010年中国重大网络舆论事件与传播特征》报告蓝皮书,指出网络舆论已成为一股重要的“主流”建设性力量。中国的网络舆论给人留下的负面印象高于积极作用。但是据对中国210起重大舆论事件的研究,网络舆论在近七成(67%)的事件中起到了推动政府解决问题的正面积极作用。……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中的一股重要的“主流”积极力量。⑦
2013年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通过调研,发布了一份网络舆情白皮书,其中分析了这几年网络舆论对个案的关注程度,总结了五类民众关注的焦点。
在“仇富”心理下对诉讼双方地位明显不对等的案件给予高度关注。究其原因,是网民对资本权贵、社会分配不均、贫富分化问题极为敏感。
在“仇官”心理下对关系官员身份职责、品德能力的案件尤其关注。重大网络事件涉及的十大阶层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约占36%。
道德与法律产生冲突的案件容易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当不同价值取向、道德伦理、风俗习惯、法律价值运用等矛盾冲突交织于某一个诉讼案件时,就会引发网络舆论的高度关注。
公益类、群体性案件也容易成为网络舆论焦点。随着对生存权、发展权、财产权关注度的提高,此类案件在网络时代很容易成为公众议题。
透过个案对政治和经济改革、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给予高度关注。随着群众民主参与意识不断提高,对公众利益和个人权益的诉求也日益强烈。⑧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是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舆情监测、研究的专业机构之一,在舆情监测和分析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中国社科院的《新媒体蓝皮书》中指出:人民网舆情频道的推出,表明党中央和主流媒体对网络舆论监督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态度,表明新闻网站的舆论监督不仅远远超越了传统主流媒体的新闻舆论监督,而且已成为新媒体时代中国民主制度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三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社会舆论结构中,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两个“场域”——主流媒体舆论场和民间网络舆论场。如何打通这两个舆论场,就是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的新思路。一个是党报、广播、电视、通讯社等“主流媒体舆论场”;一个是依托于口口相传特别是互联网的“民间网络舆论场”,人们在微博客、BBS、QQ、博客上议论时事,针砭社会,品评政府的公共管理。互联网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改写了“舆论引导新格局”。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1年7月推出了系列评论,其中《打通“两个舆论场”》曾对此做出了精辟的分析:
打通“两个舆论场”,需要官方媒体本着中央“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从基本事实的认定到价值判断,乃至话语方式,与网民坦诚交流,形成交集。比如推动政务公开,特别是突发事件的信息透明,没有真相就没有谅解;触摸民意脉搏,从群众利益角度,体会解决现实矛盾的切肤之痛,增强紧迫感,千万不要与主流民意对抗;抛开习惯的“官话”,学会说“人话”,不要违背经验常识,不要“侮辱网民智慧”。中共十七大倡导的保障人民“四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希望首先在官方舆论场也能有通畅的渠道,而在民间舆论场走上理性建设性的轨道。
打通两个舆论场,呼唤民众的理性表达和有序参与,但政府显然负有更大的责任。官方媒体和各级领导干部能否认真反映和倾听民意,化解民怨,疏通和激活体制机制,让社会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为人心活血化瘀,是减少社会舆论对抗性的关键。中国已有4.57亿网民,“大众麦克风时代”民心可敬、民意可畏、民气可用。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对网上网下的社情民意,需要更敏感、更体贴,更有人情味,遇事也更有担当。⑨
如果我们认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是主流媒体,却放任由网络新媒体成为自由论坛,甚至一味打压、堵截,是不够明智的。在现代社会中,正确反映民意倾向的舆论才能够成为主流舆论,而主流舆论并不取决于媒体的规模,而决定于是否顺民心、合民意。譬如:在文革时期的“两报一刊”虽然垄断了所有的公共媒体,但是它们所制造的“舆论”,难道能够代表主流民意吗?在全球化的传播格局中,已经清楚地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性、公共性的特点。我们要有所为,就必须顺势而为;要有所立,就必须立在其中。资深记者、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先生把“舆论引导”概括为六句话、四项原则,即:“公布事实即引导;辨明是非即引导;指出利害即引导;讲清大局即引导;揭示趋势即引导;及时沟通即引导。”和遵循舆论引导的“可信性原则”“权威性原则”“接近性原则”“渐进性原则”等四项原则。⑩通过对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新闻报道,积极引导似是而非、以非为是的议论,用比较全面和切合实际的结论矫正只从个人利益、地方利益、局部利益出发思考问题的偏颇认识。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其实,不同声音乃至反对的意见,还是提高执政水平的重要资源。所谓“听不到不同意见不决策”,只有允许不同声音存在,才能了解掌握各方面情况,做出理性判断和正确决策。所以毛泽东同志认为“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所以邓小平才说“七嘴八舌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所以中央领导才反复强调“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2月6日党外人士迎新春活动上指出:“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公众媒体不能总是“自上而下”地灌输党和政府的意志,应该创造更多的条件,建构反映百姓心声的平台,让群众的观点碰撞,让思想闪出火花。只有这样的公共媒体才能提高公信力,增加亲和力。有了公信力也就有了影响力,有了亲和力便产生了凝聚力,从而形成能够集聚强大正能量的舆论场。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编辑:刘逸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