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照大背景 细品新思路
2013-04-29庞井君
庞井君
《中国广播》杂志一直是我案头不可缺少的参考读物,每期的重点文章我都会关注。这本杂志为我国广播影视政策研究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业界资料,研读里面的文章,相当于不用出门搞调研。《中国广播》作为我国广播发展研究领域的领头杂志,其发展空间很大,将继续在世界广播影视期刊领域争得一席之地。从媒介本身来看,作为一本杂志,它在社会转型及广播影视变革的大潮中,具有更加多元的发展平台、更加优化的发展环境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以社会转型为背景,研究办刊思路
实际上,大到中国广播影视的整体发展,小到杂志本身的发展,只有放到社会转型的背景中去分析才能看得比较清楚。我认为中国的社会转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而是夹杂着三个转型的复杂过程:第一个转型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这个过程进展比较顺利,方向和路径比较清楚,但涉及到传媒,情况就比较复杂。比如说广播影视双重属性问题,从实际来讲就和这个大转型有关。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是一条必进之路,有谁要想把中国社会再拉回到计划经济,无论是一种怀旧情绪也好,还是一种其他别的什么想法也好,事实上已经是不可能的。第二个转型从1840年开始,中国绵延几千年的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这个过程非常艰难,现在我国仍处在这次转型的关键节点上,再过20到30年,中国有希望完成此次转型。第三个转型是由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或者说是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转型相重叠。实际上,我国一些发达地区或在一些领域已经与西方发达国家距离不大,也正在经历着这场转型。这三重转型对我们思考媒介发展很有影响,也很关键。当今中国的问题包括视听传媒发展方向、思路等在内的很多问题,只有放到这个背景下思考,才能想通。办好一本杂志也应有这个大视野。
二、紧跟媒介融合趋势,思考刊物发展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传媒发展正处在一个媒介融合的大时代。这种融合不仅包括传媒技术、内容、渠道、终端、受众的融合,同时还包括传媒主体、传媒品牌、传媒服务、传媒市场、传媒文化、传媒价值、传媒监管,以及传媒与信息、文化等相关行业的各个方面的全方位融合。那么,媒介融合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变化呢?个人认为,那将是整个传播模式、传播理念、商业模式、传媒价值等方面的整体变化。因此,若想办好一本杂志,就应密切关注媒介融合这个大背景。
《中国广播》杂志早已敏锐地察觉到这一趋势,其刊物英文并没有使用狭义的“radio”,而是使用了更具融合意味的“broadcast”。严格意义上来讲,现在的电视也可称作“broadcast”。因此,在办刊中,文章的选择、编辑要注重和体现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实际上,从全国来看,中央一直在推动广播电视的合并,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走向。有资料显示,早在2011年底,全国县(市)级电台、电视台已全部实现合并。目前,地市级电台、电视台和省级电台、电视台基本上已合并完毕。虽然对于电台电视台的合并各方意见不甚相同,但有一点值得肯定,就是这一举措和媒介融合的方向是一致的。另一方面,融合之后还会产生分化。个性化和社会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值得注意的是越社会化就会越个性化,越个性化就会越社会化。因此,在办刊中应紧紧抓住媒介融合的主题和社会化、个性化的特征,并在此框架下设定选题,这才符合整个媒介的发展方向。
同时,从广播自身来讲有一个难题,就是怎样定义广播。用电报通信的方式发送和接收信息,叫不叫广播?媒介融合背景下产生的各类音频,叫不叫广播?我的想法是,媒介融合给我们带来的最深刻的变化是概念的变化,我相信未来这个作为独立声音传播方式的“广播”仍会存在。虽然声画结合将可占据主流,但没有图像的声音传播仍符合人性,符合人的需要,符合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一些特殊时候,如在重大灾难面前,声音广播仍然具有非常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对这一点我非常有信心,但它将来的存在方式是什么?这需要再探讨。总的来说,媒介融合是一个大趋势。从体制而言,国家层面的广播、电视合并,中央一定会非常慎重。但从媒体本身来讲,音频和视频已经走在一起,比如中央电台、国际电台办新媒体,实际上已突破单纯音频的业务形态。
三、找准刊物定位,向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方向拓展
要办好一本杂志,首先要给杂志一个准确的定位。从现在情况看,《中国广播》杂志基本上偏向业务型,但同时也在向学术和政策延伸。《中国广播》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期刊,不可避免地会向政策延伸。而且现代社会中业务和学术很难分清。一本杂志要办好,如果没有学术上的深度和品位,很难产生广泛持久的影响力。因此,对《中国广播》而言,虽然在政策、业务、学术三个方面都有涉及,但如何在三者结合中找准定位,则值得进一步探讨。
对学术研究而言,如果《中国广播》单纯办成纯粹学术性刊物,也同样偏离了办刊的初衷,优势不强。但绝不能忽视学术,好的期刊要想得到学术界的公认,需要兼具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对政策研究而言,希望这本杂志能有一些政策方面的探讨,能为政策制定提供一些基础性的材料和重要的参考。因此,从影响范围来说,《中国广播》应有一个横向拓展,就像在媒介融合中广播向新媒体(包括互联网、移动网络和不断出现的新的传播方式如广播软件应用、视频传播等)延伸的横向拓展一样,这符合传播的发展大趋势。杂志也要紧跟这个发展趋势,更好地从业务研究向学术研究、政策研究提升。
四、注重人性化设计,追求文化品位
首先,就杂志的纸张书页而言,应便于携带并具备人性化的设计。杂志要让读者看着赏心悦目,感觉整齐清新。我个人比较喜欢看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那种朴实轻便的书,这可能带有一点怀旧情绪。杂志不但是要让人阅读的,而且还应便于携带,触摸起来感觉很人性化。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讲,我更喜欢《新华文摘》,甚至像美国《时代周刊》这样的杂志。这种杂志怎么折都可以,又折不碎,拿在手里很轻。现在的书越来越重,纸张也厚,看起来很亮很光鲜,但就是缺少人性化。
其次,就刊物内部栏目设计而言,我觉得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推敲栏目的设计。作为国家级的刊物,由国家级大台主办,又带有“中国”字头,就应有一个文化品位。虽然总的来讲,这本杂志的文化品质已非常高,但从更高要求来讲,我感觉它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再次,就文章语言表达而言,我觉得可以进一步锤炼。我手头订的很多杂志,看文章题目时很吸引人,看小标题也很有吸引力,然而真正让人读下去的不多。这里有多方面的问题,我觉得,除了学术观点、创新运用资料之外,恐怕还有文章本身的文字表达水平、提炼的问题。我们看一看老一代的专家学者,像冯友兰、李泽厚等这批人,先不说他们文章的内容如何,单就读他们文章的语言本身都是一种享受。我读过郑振铎先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写的介绍荣宝斋木版水印画的小册子,那么复杂的工艺流程,写得非常清楚明白,就像是在读一篇优美的散文,完全是一种享受。如果放在现在写,可能有人会写得让你觉得味同嚼蜡一般。实际上,改变文风并不难,一个是要讲真话,第二个就是要提高文化素养。如果我们下决心,我想一步一步总会改变。
(作者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研究员)
(本文编辑:刘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