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差异对第二语言学习能力的影响
2013-04-29张怡陶
张怡陶
摘 要: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对第二语言的掌握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总结国外学者的观点,就个体差异中学生的智力、语言能力及性格三方面对外语学习能力的影响进行阐述。
关键词:个体差异 语言学习 智力 语言能力 性格
1.引言
在外语学习研究的领域中,针对语言学习者自身问题的探讨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将就个体差异中智力、语言天赋以及性格三方面对第二语言学习能力的影响进行论述。个体差异包括研究语言学习者的智力、语言能力、性格、学习方式及策略对学生掌握外语能力的影响。学者们曾经认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母语并无差异,而目前,个体因素对外语学习影响逐渐成为外语教学的研究重点之一。本文会就个体差异中的三个因素:智力、语言能力和性格三方面,结合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作进一步的论述。
2.关于第二语言教与学的主要发展过程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语言学家认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同人们掌握母语的过程基本相同。通过观察和记录儿童学习母语的过程,研究人员总结出三种语言习得的理论方法:behaviourism、innatism、interactionist approach (Lightbown & Spada, 2004)。
Behavioursim出现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认为语言的学习应包含重复及模仿。Audio-lingual教学的核心手段就是对该理论方法的体现,在该教学方式中学生被要求不断重复和模仿以理解相应的语法规则。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innatism和interactionist approach将重心放到了交流能力上。Terrell(1997,p.334)将之称为“natural way”,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错误不会被更正,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会纠正每一个语言错误。
到了20世纪80年代,更多的因素被融合进了外语教与学的领域中,如:母语的影响,社会环境,以及本文提到的一些个体差异因素等等。
3.个体差异对第二语言学习能力的影响
3.1 智力因素 Intelligence
学者们关于这一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说法不一。Skehan(1989)提到了在加拿大的一项实验,旨在发现学生的IQ成绩和其外语(法语)成绩之间是否存在联系。结果显示,IQ分数高的学生在语法、词汇和阅读方面的成绩要优于IQ分数低的学生,但实验并没有发现IQ和交流能力间是否存在直接关联。
但是,传统的IQ测试并不能全面体现语言学习中的智力因素。Gardener(1999)将智力细分为语言智力、音乐智力和逻辑数学智力等等。Smith (2001, p.41)认为语言智力是 “the capacity to use words effectively both orally and in writing. It comprises sensitivity to the sounds, meanings and functions of language”,同时还指出多种智力的划分对语言学习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因为人们可以从认知和社会文化角度去分析外语学习的过程。
除此之外,Sternberg(2002)提到了三个影响外语学习的智力因素。其一为analytical intelligence,指分析、评价及对比能力,analytical intelligence可能会被学生用到决定合理的学习策略及理解语言结构上。其二为practical intelligence,为人处理日常生活事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学生如果将所学语言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而传统的IQ测试无法检测这种能力。最后一种为creative intelligence,指人处理新事物的能力,例如外语学习过程中的新语法、新的发音方式和文化差异等等。以往的IQ测验没有针对上述智力的检测,因此语言学家发明了语言能力测试用以衡量运用在语言学习中的各种智力。
3.2语言能力 Language Aptitude
语言能力是学生个体特征中认知因素的一种,也是语言学习中重要的个体差异之一。Sparks和Ganschow(1991)指出不同于传统的智力测验分数,语言能力是决定外语学习的关键要素。Skehan(1991)认为语言能力的表现虽然相对稳定,但是较难测量。因此,就需要用特定的方式测量这种能力,语言能力测试也随之产生。
Modern Language Aptitude Test (MLAT) 和 Pimsleur Language Aptitude Battery (PLAB)是两种被普遍使用的语言能力测试方法,其中MLAT的应用更为广泛。在这两种测试中,将语言能力基本总结为:识别和记忆新的声音的能力,理解语法规则的能力,识别语句中词语功能的能力和记忆词汇的能力。
当然针对MLAT的评价也褒贬不一。首先,MLAT之前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是其关于语言学习的主要观点同语言教学法中audio-lingual法相似(Skehan, 2002)。而audio-lingual法局限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认识,而且audio-lingual法随后也被认为并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但是,语言能力对学生掌握第二语言的影响认不可忽视。Lightbown 和 Spada (2004)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如果语言教学是依据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学生在语法和阅读能力的表现有显著的提高。
其次,随着语言教学法的发展,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逐渐成为研究重点。不光是学生自身如何决定语言学习过程这一方面,社会环境因素也成为影响语言教育与学习的必要条件(Nunan,1991)。但是,以往MLAT却不能就以上几种因素进行测试。尽管目前还没有合理的方式检测学生的语言能力,但是根据现在语言学习研究的背景,Skehan(2002)提出语言能力测试中可以添加的其他内容:参考外语习得包含的四个过程:noticing,patterning,controlling和lexicalizing对语言能力测试进行改进。
3.3性格 Personality
Onwuegbuzie, Bailey 和 Daley (2000)在著作中提到了Lalonde和Gardner实施的一项实验,该实验得出语言学习者的性格和第二外语成就并无直接关联的结论,但是Onwuegbuzie, Bailey 和 Daley (2000)对此提出反驳,因为实验“没有考虑多种特定情况”(situation-specific,p.5)。除此之外,Skehan(1989)也强调性格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认知因素之一。
人们通常用外向或者内向来形容人的性格,关于外语学习的研究也多从这两方面出发。首先,就交流沟通能力而言,外向型(extroversion)学生的表现普遍要优于内向型(introversion)学生。因为外向型学生更乐意去冒险并且同他人进行交流,反之,内向型学生则更倾向于关心内心世界(Lightbown & Spada, 2004)。在Verhoevena和 Vermeer(2002)的研究中,交流能力被分为三部分:organizational competence, pragmatic competence 以及 strategic competence。他们细致分析了母语和外语学习者的性格对上述三个部分的影响,发现开放型(openness to experience)和外向型(extroversion)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其次,尽管有研究证实了外向性格对语言学习和使用的积极影响,但是内向型性格可以促进第二语言习得的观点也同样存在。Entwistle 和 Wilson (Skehan,1989) 认为,和外向型学生相比,内向型学生的长期记忆表现得更优秀。此外,Entwistle 和Wilson还提到内向型学生通常能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即使没有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内向型学生仍能在语言学习中取得不错的成绩。Skehan(1989)就此得出结论,内向型学生在学校成绩的表现,例如考试分数要高于外向型学生。
关于语言学习的外向-内向研究领域中,学者们普遍认为外向型性格对学生成功完成交流型任务有绝对积极的影响。就内向型性格而言,Skehan(1989)指出,人们将学习过程的视为“learning-by-dong, and talking to learn” (p.104),而这两项更容易和内向型性格相联系。总之,学者们认为依据语言学习的任务不同,外向型和内向型性格都会体现其对学习过程的积极影响。
4.结论
影响外语学习的个体差异因素众多,本文就其中三方面:智力、语言能力及性格,结合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探讨。首先,从智力因素来看,区别于传统的智力评价,多重智力被应用到语言学习能力的研究中,并且发现了其和语言学习间的积极联系。其次,为了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数据化表现,语言能力测试随之产生。MLAT曾被广泛使用,但其忽略了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因此,Skehan提出要将第二语言学习的noticing, patterning, controlling 和 lexicalizing四个阶段也融入到语言能力测试中。最后,本文就学生性格中外向型性格和内向型性格对语言学习的影响进行了描述。并从以往的研究结果及文献中发现,根据任务类型的不同这两种性格都会对语言的掌握产生积极影响。当然,关于个体差异的讨论不仅仅局限于智力、语言能力和性格,还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学习方式及策略、学生对学习的认识等等,作者将在以后的研究中做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Gardener, H. (1999). Intelligence reframe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for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Basic Books.
[2]Lightbown, P. M., & Spada, N. (2004). How languages are learned. (2nd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Nunan, D. (1991).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A textbook for teachers. New York: Prentice Hall.
[4]Onwuegbuzie A. J., Bailey P., & Daley C.E. (2000). Cognitive, Affective, Personality, and Demographic Predictors of Foreign-Language Achievement.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94(1), 3-15.
[5]Skehan, P. (1989).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language learning. London: Edward Arnold.
[6]Skehan, P. (1991).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3, 275-298.
[7]Skehan, P. (2002). Theorising and updating aptitude. In Robinson, P. (Eds.).
[8]Smith, E. (2001). Implications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Post-Script, 2(1), 32-52.
[9]Spark, R. L., & Ganschow, L. (1991).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differences: Affective or native language aptitude differences?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75(1), 3-16. doi: 0026-7902/91/0001/003.
[10]Sternberg, R. J. (2002). The theory of successful intelligenc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language-aptitude testing. In Robinson, P. (Eds.). (2002).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instructed language learning. (pp.13-43).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1]Terrell, T. D. (1977). A natural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earning.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61(7), 325-337.
[12]Verhoeven, L. & Vermeer, A. (2002).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nd personality dimensions in first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 23(3), 361–374. doi: 10.1017.S014271640200303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