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的创造性语文教学
2013-04-29蒋晓燕
摘 要:在提倡和实践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创造性使用语文教材,挖掘学生创造潜力,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关键词:素质教育 创造 语文教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在提倡和实践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天生的创造者的语文老师,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地教育和影响,使他们能够作为独立的个体发现新事物,接受新观念,使用新方法,从而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挖掘他们的创造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一、更新教育理念,为创造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正如树木生长需要阳光、雨露一样,笔者认为,语文教育事业发展同样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多停留在“积累”的层面,要求学生“规范”地接受知识,着眼于纯技术化的语言能力训练,往往忽视了学生主体的热切关注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就导致学生思想贫乏、情感苍白。
1.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首先教师要有创造性。有创造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的学生,语文老师要真正成为创造者,就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语文教学环境,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充分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空间,让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求得最佳创新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诱发创新意识。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老师对学生倾注满腔的爱,学生就对老师充满满腔的感情,喜欢老师所任教的学科。例如在课堂上设计一些与创造有关的思维活动:“试试看,我能行!”“展示自我”“牛刀小试”“大家谈”“与古人对话”“畅想未来”等等,从而把学生的创造欲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
2.要鼓励质疑求异,迸发创新火花。“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表现在质疑上。有“疑”才能开启知识大门,有疑才能有思考、有创新。对待学生积极主动的质疑,教师要十分珍惜,予以耐心解答。同时教师要积极组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促使学生各抒己见,多角度看问题,活跃思维,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知识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这样,不仅教学生获取了知识,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探究意识,有助于学生团结互助精神的养成。
3.要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就学生创新精神的产生过程而言,应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入手。学生一旦对所发现的问题倾注兴趣,就会产生精神动力,进而激励他们有所创新。一个学生具备了良好的问题意识,便会通过自己的双眼去发现,运用自己的大脑去分析、去创造,其创造精神也就随之萌芽、滋长。
4.要广泛开展语文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多读书,读好书。教学过程中,不妨确定主题,开展读书活动。如:以“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竞争与合作意识”为主题,向学生推荐几本书目,以班级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评比,让学生在广泛阅读中进一步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从而提高认识和评判能力;开设“诗词欣赏”等文学专题讲座,丰富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举行辩论大赛,如就“愚公移山好还是搬家好”让学生展开辩论,让学生思想的火花在撞击中迸射,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争辩中得以锻炼;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树立更加自信的形象;创办校园刊物,举行手抄报比赛,给学生提供发表习作的学习园地。这些自由的形式可以为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缤纷的舞台,也可以构成学校独有的一道靓丽风景。
5.要投身社会实践,展示语文创新才能。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进行社区服务,组织学生深入街道、工厂、农村调查采访,然后写成调查文章;也可利用双休日,组织考察江河水质,车站、广场、商场等公共场所的空气情况,提出治理的合理化建议;或者组织学生到海洋大学等名牌学校参观,感受那里浓厚的文化气息,提高自己的语文修养。
总之,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提高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
语文教材虽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却是经过教育专家们精心选择精心编排了的课程资源,是体现了国家意志的倾向性的课程资源。创造教育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语文教师在这片天地中,是大有作为的。在语文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从而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呢?笔者认为,对教材进行多角度的解读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经过近十年工作经验的积累,笔者总结了从以下多角度解读文本的方法:
1.转换读者的社会地位,进行换位思考。如阅读《鸿门宴》,可以从主要人物刘邦、项羽、樊哙、范增的角度思考,他们在这重大历史事件中不同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反映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把握了人物性格,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领悟《史记》以刻画人物为中心的写作特色,学生就可以设计“假如我是刘邦,会不会在鸿门宴会上杀了项羽?”“假如我是项羽,会不会在刘邦面前供出曹无伤?”等问题,这样,学生产生广泛的联想,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作品中的历史人物。
2.转换时空形成的多角度。任何一篇文章都是时间和空间结合的产物。因而,解读文章就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入手。如学习《屈原列传》就可以从古代、现代不同的角度审视人物的悲剧命运,教师可以设计“屈原,我想对你说”等问题,讨论我们今天应如何看待屈原的“自沉”,思考一下渔夫的话会有怎样的结果。这样,对作品中人物的处世方法作以探讨,学生自然就会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教师也就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层面对学生进行了教育,让他们在现代社会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从变换视角写作的角度进行训练。例如学习《宝玉挨打》一文,笔者是这样操作的:请同学们讨论宝钗、黛玉在对宝玉用情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宝玉挨打了。老太太心疼了,太太心疼了,宝钗心疼了,黛玉心疼了。宝玉以亲情回报长辈,以冷静回报宝钗,以爱情回报林妹妹。黛玉来看宝玉,除了眼泪还是眼泪,宝玉则派晴雯送条自己的旧手帕给黛玉。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爱人!”请以第一人称的写法,写写黛玉、宝钗、袭人能对宝玉说点什么。有了趣味性,有了吸引力,自然就能挖掘出学生的创造潜力,而这堂课也显然是非常成功的。
4.设置假定性的问题培养创造思维。如《项链》的教学,小说的作者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文学欣赏上有句名言: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假如作者再往下写,就剥夺我们思考的空间了,就让我们每个读者都接受他唯一的答案,这样一千个读者就只有一个哈姆雷特了。小说创作,需要创设一个“空筐结构”,让读者自己去追索,去解释,去研究,让读者有想象的最大主动性和自由度。教师可以假设“项链”没丢,那么主人公的命运又会如何呢?你更喜欢舞会前的玛蒂尔德还是十年后还完债务的玛蒂尔德?你认为丢失项链对玛蒂尔德而言是悲剧还是喜剧?再如为本文设计出一个你认为合情合理的结局,玛蒂尔德在知道真相后会怎样呢?写200字以内的结局,也会使学生的创造力发挥到极致。通过对这一典型人物的分析,学生不仅把握了小说的现实意义,也树立了自己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创造教育在中国,从安家落户到逐步趋于成熟,势不可挡,必将具有无限的生命力。事实证明,只要我们教师作出创造性的设计,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挖掘、总结,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就能挖掘出来,我们的语文就会成为学生愿学、乐学、会学的语文,我们的学生也就会成为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蒋晓燕 山东省胶州市第一中学 26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