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琵琶记》蔡伯喈的人生悲剧

2013-04-29蓝嫦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3年7期
关键词:蔡伯喈琵琶记外部环境

摘 要:“南戏之祖”《琵琶记》在中国戏曲史上首次对封建知识分子的悲剧人生进行关注。本文从“三辞三不从”的故事情节分析蔡伯喈的人生悲剧,并且从外部环境和内在性格两大方面去探讨其人生悲剧。

关键词:蔡伯喈 人生悲剧 三辞三不从 外部环境 内在性格

“南戏之祖”《琵琶记》的前身是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作家高明大致保留了原来故事的框架,也保留了女主人公赵五娘“孝妇贤妻”的形象,但在作品的主题、蔡伯喈的形象和最后的结局上都作了很大的改动。笔者这里谈的就是剧本中蔡伯喈的形象。作家在《琵琶记》中对蔡伯喈的形象进行了全面的改造,把他从一个弃亲背妇、忘恩负义的反面人物改写成了一个全忠全孝、有情有义的正面人物,这说明了作家试图通过这个人物去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也说明作家对这个人物寄予了同情、宽恕和理解。但作家这种创作意图和善良愿望都不能削弱蔡伯喈这个形象的悲剧性。

一、蔡伯喈人生悲剧的展现

剧本中蔡伯喈的塑造,主要是通过“三辞三不从”的故事情节把他由原来弃亲背妇的薄幸文人形象变为“全忠全孝”、有情有义的人物。作者在这“三辞三不从”中深刻地刻画出他优柔寡断、软弱动摇的性格以及矛盾苦闷、痛苦愧疚的心情。

辞试不从:蔡伯喈考虑到父母年迈,无人照顾,就谢绝了州司的推荐,决定暂时放弃功名,但蔡公强调只要儿子中举、获取功名,从此改换门庭、光宗耀祖,自己就是死了也高兴,甚至责备蔡伯喈以尽孝为借口,其实是贪恋新婚妻子。蔡伯喈服从“孝”的礼仪,无可奈何之下离开家门远赴京城参加科举。这个情节写出了蔡伯喈为功名与孝道难以两全而深深苦恼,但又始终不敢违背父亲的意愿。

辞婚不从:蔡伯喈高中状元,牛丞相执意招他做女婿,皇帝也想成全这段姻缘。面对皇帝赐婚,蔡伯喈虽然难舍旧妻,内心不乐意,可在金銮殿奏本时,却只说要回乡侍奉双亲,半个字都没提家有妻室之事。所以皇帝圣旨说:“其所议婚姻事,可曲从师相之请,以成桃夭之化。”

辞官不从:蔡伯喈要辞掉京官改任乡官,朝廷答复:“孝道虽大,终于事君;王事多艰,岂遑报父?”蔡伯喈不敢违旨,不敢再坚持自己的意愿。

蔡伯喈入赘相府后,呼奴唤俾,娇妻相伴,荣华富贵;当上仪郎后也将前途辉煌,但他却终日郁郁寡欢、愁容满面。他思念年迈双亲,想念结发妻子,却又始终放不下眼前的富贵;一肚子牢骚却无半点作为,生怕得罪了牛丞相。蔡伯喈经常陷入新欢旧爱难以取舍、忠孝难以两全的矛盾苦闷之中。后来赵五娘寻到京城,进入牛府,幸得牛小姐通情达理,一夫二妇得以团圆,一门欢庆,因为子孝妻贤受到皇帝的旌奖,可蔡伯喈又陷入了“可惜二亲饥寒死,博取得孩儿名利归”的无限遗憾和愧疚之中。

剧本一再标榜蔡伯喈的“全忠全孝”,而他所谓的“忠”不过是遵旨留做京官、奉命成婚,代价却是父母双双饿死,妻子备受艰辛;所谓的“孝”不过是听父命应试,求得光宗耀祖,但对父母是“生不能事,死不能葬,葬不能祭”,回乡守墓,虽博得旌奖,对死者已毫无意义。这种忠孝给人的感觉是虚伪和冷酷。剧本用“三辞三不从”来为蔡伯喈开脱,但结果却是:蔡伯喈努力按照封建伦理纲常行事,不仅酿造了一场家庭悲剧,同时也酿造了他自己的人生悲剧。

可以说,蔡伯喈的人生就是一场悲剧。因为蔡伯喈是一个一直生活在矛盾苦闷痛苦中的人物,一直在功名与孝道难以抉择、新欢与旧爱难以取舍、孝道与忠君难以两全的矛盾冲突中患得患失,他总是在情感与理智之间痛苦地徘徊,他的主观意愿与客观坏境、内心思想与实际行动常常发生碰撞,他的个人意愿总是被现实环境无情地践踏、扼杀,他的实际行动极大地讽刺了内心的软弱动摇。他在家庭中、在婚姻上、仕途上都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二、蔡伯喈人生悲剧的成因

《琵琶记》在中国戏曲史上首次对封建知识分子的悲剧人生进行关注,展示了作为个体的人与社会环境的各种冲突,展示了知识分子自身存在着的性格弱点和缺陷。

蔡伯喈的悲剧从外因方面看,是由他身处的社会环境造成的。1.伦理纲常的约束。封建伦理纲常是统治者赖以维护封建秩序的支柱,它要求人们通过礼教的自律,抑制个人的欲望,实现社会的稳定。由于君臣父子伦常是既定的,臣和子只有在极窄小的范围内有自己的自由,而且是伦常制约下的自由。满腔的热情和无限的诚意,在明与慈未可知的君父之纲面前,常常被击得粉碎。饱受儒学熏陶的蔡伯喈,按照社会理想范式而作出的行动,却落到了自己愿望的反面。2.强权逼迫。剧本中写牛丞相作为强权豪门,他的逼婚非常“牛气”。他说:“这读书辈,没道理,不思量违背了圣旨。只教化辞官辞婚俱未得。”牛丞相的霸道连自己的女儿牛小姐也看不过眼。蔡伯喈的个人意愿在强大的权势面前不堪一击。

蔡伯喈的悲剧从内因方面看,主要是蔡伯喈自身的性格原因。蔡伯喈是一个在性格上有着弱点和缺陷的悲剧人物。1.强烈的功名心。虽然表面看来蔡伯喈淡泊功名、无意仕途,但细究其言行其实不然。例如:第二出《高堂称寿》中蔡伯喈唱“十载亲灯火,论高才绝学,休夸班马。风云太平日,正骅骝欲聘,鱼龙将化。沉吟一和,怎离却双亲膝下?且尽心甘旨,功名富贵,付之天也”。可以看出:蔡伯喈也有意功名,他的放弃是无奈之举。第四出《蔡公逼试》:对蔡公一席话“大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蔡伯喈点头称是,甚至对能否做官也认真考虑起来,“但孩儿此去,知道得官否”。接下来更是充满向往,说:“只图个一举成名天下知,你若不锦衣归里,谁知你读万卷书?”第八出《文场选士》:蔡伯喈抑制不住地卖弄才华,一经宣布为状元,马上喜形于色地唱:“君恩喜见上头时,今日方显男儿志”,而且立刻更衣换装,春风得意。第十出《春宴杏园》:蔡伯喈更是神采飞扬、踌躇满志,“青云通路,一举能高中,三千水击飞中”。以上种种可以看出蔡伯喈对功名的渴望和热衷。正是这种思想才使他“三辞三不从”的态度都不够坚决,同时也暴露了他的第二个弱点。2.优柔寡断、懦弱无能。蔡伯喈向皇帝辞官辞婚时不说家有妻室而是反复强调双亲无人照顾,婚事要由父母作主。第十三出“父母俱存,娶而不告须难说”。第十六出《丹陛陈情》:“不告父母,怎偕匹偶?”似乎只要父母同意,就可接受,可见他的推脱多么含糊无力。后来与牛小姐成婚,还有过一刹那的得意忘形:“喜书中今朝,有女如玉”。又如在第二十二出《琴诉荷池》中:牛小姐请蔡伯喈弹琴,蔡伯喈因思念旧妻心神不宁弹错了,当牛小姐指责时,他仅仅用旧弦弹得惯、新弦弹不惯的附庸风雅的回答推搪过去,而不是勇敢地真诚地坦露自己的内心、交代自己的处境。蔡伯喈离家长达三四年竟毫无消息,在高中状元之后也没有修书向父母报喜。在第二十四出写到蔡伯喈明明知道家乡遭遇饥荒,想寄封信回家都怕得罪牛丞相。蔡伯喈入赘牛府前,还有一些辞婚辞官的实际行动,可是真正做了牛丞相的乘龙快婿,在仕途上春风得意,他就只剩下内心的矛盾了。剧本一再描写牛小姐其实是一位贤惠善良、通情达理的女子。但蔡伯喈没有想方设法争取牛小姐的帮助和支持。这一切都表明他从来就没有主动地争取过、抗争过,已失去了自我的意志。特别在第三十五出赵五娘入牛府,牛小姐居然担心蔡伯喈不认衣衫褴褛、形容憔悴的赵五娘,还设计让赵五娘去书房写一些话来打动蔡伯喈,可见蔡伯喈在牛小姐的心目中已是一个无法摒弃功名富贵的人了。

所以说,蔡伯喈不仅有强烈的功名心,而且总是思想大于行动。他既贪恋眼前富贵又难以心安理得,虽良心未泯却又不敢采取行动;他不愿被封建伦理纲常捆绑却又没有勇气冲击这罗网,向往自由却又不敢为争取自由而奋力斗争。对功名的热衷、性格的寡断和懦弱使蔡伯喈过着一种苦闷痛苦的生活。

三、蔡伯喈人生悲剧的文化意义

蔡伯喈的人生悲剧是元代广大知识分子心态的一种反映,元代由于是少数民族入住中原,多数下层文人一直生活在种族歧视的阴影下,另外,科举长期废除,仕进道路被堵塞,再加上长期以来封建伦理的束缚和禁锢,他们的精神心态是非常压抑的。蔡伯喈的形象也代表了封建知识分子的一种类型,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大都不敢直面人生、不敢坚持意愿、不敢与不合理的现实作斗争,他们总是在压力面前回避退让,试图在统治势力与封建伦理所允许的范围内寻找调和的办法,结果往往陷于悲剧的境地而难以解脱。那么从这个角度上说,蔡伯喈的人生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那么我们当代的知识分子是否可以从中得到一些积极的启示呢?

(本文为广东省茂名市教育局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项目编号:mjy09004。)

(蓝嫦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高州师范学院 525200)

猜你喜欢

蔡伯喈琵琶记外部环境
新编豫剧《琵琶记》的旧题材与新观念
——探索人的精神困境
知人论世视角下《琵琶记》的矛盾合理化
蔡伯喈“全忠全孝”形象新解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审视《琵琶记》的“三不从”
乡愁情怀还是美梦难现:乡村民宿经营风险感知研究
浅论朱元璋与《琵琶记》的关系
描写物态,仿佛如生
论高明《琵琶记》的悲剧性
去南戏博物馆看《琵琶记》
论民国时期检察权行使的外部环境——以青岛刁复墀贪污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