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作品的美感体验
2013-04-29黄晓江
黄晓江
做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的美育,目前正日益显示着它的重要性,它已被要求贯穿于学校各门学科的教学中,语文学科自然也不例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这也给语文教学明确了目标和任务。文质兼美、文道统一的文学作品是人类最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人类最主要的审美对象之一,同时它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做为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虽然具有巨大的生活容量,强大的表现力和鉴赏中想象的主动性的优点,却也存在着形象感受的间接性的局限。所有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必须根据艺术美的规律。美育的原理及初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审美教育,使之能顺利获得健康的美感。
诚然,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学生是可以接触到一个个丰满的形象,然而这种形象本身并不显示出用感觉器官就可以得出的美的特性来,这对于大脑尚处在发育阶段,生活经验尚不充足的初中生来说是较难直接产生美感的。只有当教师充分调动和深化学生各自已有的不同经验体会,并引导他们出生联想与想象,才有可能使他们在内心展现出美感来。这当中就可通过借鉴其他更为直观的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等具有直接视听效果的艺术来直接感受作品中的美。
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有这么一段文字描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经过老师的分析与启发,大多数能理解这段话里作者采用的是动静交错的写法,它贴切地表现出鱼在清澈透明的水中游动的姿态。但对于这样一段优美的文字,若不能让学生从中领会其美感和作者非凡的炼字功夫,那显然是会辜负作者的艺术匠心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拿出齐白石画的虾、鱼图给学生欣赏,同时启发他们画中为何未显现出水的清澈和波纹,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意境。然后,我还拿出自己旅游时自己拍下的清水中鱼游的照片给学生们看。经过一步步的启发,学生能较好的理解和体验到这段文字的美之所在。只有通过感知,做为审美主体的学生,才能把握审美对象的各种感性状貌,才能引起美感,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强烈兴趣好求知欲望,为进一步赏析理解,奠定感性基础。
美感的基础是情感,作者在创造文学作品时是充满了感情的,因而在鉴赏时,也应当带着感情。但是审美感受又是依赖于审美主体的心境状态的,不同心境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心境下,鉴赏同一事物时,审美感受有很大差异。对于中学生文学欣赏的多样性,教师不宜遏制,而应该根据教材的安排,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教育学生认识作品中的精华去粗取精,自觉地欣赏作品中的自然美、真实美、高尚美。美是有感染力的,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当自己动感情,在感情上感染学生,打动学生的心灵,耳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得到美的熏陶,感受到美,即要让学生动情入情。就如同于漪老师中学时课堂上被两位国文老师深情的朗诵和讲解深深打动一样。
要让学生动情、入情,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理解感受美的意境。像朱自清的《背影》和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这样抒情性很强,感情非常浓烈的作品,在教学前,一定要为学生充分介绍朱自清当时较凄惨的家境、周总理生前的伟大功绩及逝世后全国人民以及全世界对他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便于让学生做好接受作品的特定的心理准备。二是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时时用充满激情、赋予感染力的形象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随着老师感情变化来体验喜怒哀乐的感情,在欢乐中,在愉悦中,在感动中,在肃穆中,在悲愤中,在痛苦中,陶冶性情,净化心灵,获得美感体验。
就像中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不是要让学生只停留在看懂课文一样,美育的根本目的也不是仅仅停留在体验美上。让学生懂得从别人作品中体验美,随着知识的积累,逐渐提高对美的判断能力,并在观察、思考、创造、体验中提高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才是中学语文美育的目标。然而,如果不能体验美,那么就说不上判断美,创造美。做为一个初中语文教师,在为学生打好语言、文字基础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为他们打好一个美感的基础。审美化教学在情感的陶冶、思想的启迪、智力的开拓、健全人格的塑造、创造力的培养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因素,因而要不断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云南呈贡斗南中学)
(责任编校:蓉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