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发挥的功效

2013-04-29许海英

亚太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农村建设教育

许海英

一、教学中要全面提高学生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认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又是一项系统性的繁杂工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更需要先进的理论去指导才能少走弯路,教育承担着培养未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力军的重大使命,因此在教学中要长期不断地坚持提高学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认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实施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基本功能,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1 要培养学生树立新农村建设的新观念。建设新农村,人人要有大局观念,全局观念。学生是社会未来的主人,更是家庭未来的主人,他们的话最易于为家长所接受,教育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建设新农村家家要有长远观念。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能头疼顾头,脚疼顾脚,要有长远打算,合理规划,摒弃短视行为。由于目前农村正在当家的一批人大都是文化大革命时代出生的人,读的书少,认识事物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往往有搞建设的技巧,缺乏搞建设的长远观念。学校要利用优势,让学生回家多做家长的工作,从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科学设计等方面进行宣传,从而能够高起点,高水平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 要教育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学生由于知识的局限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往往比较片面,一提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他们认为就是盖房子、建街道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国家拿钱盖楼房老百姓搬进去住。要认识到搞建设是以自己为主,靠自己的勤劳双手,政府起宏观调控微观指导的作用,要给学生讲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中心任务,五大总体要求和五大建设内容。

二、教育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合格的劳动力

1 培养有健康体魄的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繁重,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是不行的。学校要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不能只抓文化不重体育,要组织学生锻炼身体。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建康体魄是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

2 培养有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有科学文化知识,才能统筹安排,合理设计,要让学生把书本知识和建设实际结合起来,从施工图纸到投资预算,从土地的科学利用到内外装修,从基础夯土到混凝土配比,利用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美术等课程有的放矢的举例讲解,让学生切实掌握了,才能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这是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3 培养有组织领导建设能力的人。新时期的建设,要体现城市农村化,农村城市化的方向,特别注重市容市貌,不能各自为政,这就要求要有坚强的领导集体,要培养一支作风过硬能力优秀的领导班子,必须从现在抓起,从教室里,从寝室里开始培养学生中未来的干部,班主任要让他们经风雨见世面,敢说敢干,敢于负责,着意培养组织领导能力和事业心,这是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障。

三、教学中要渗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知识和实用技术

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农民的素质,培养一代新型农民,要按照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的要求,以提高他们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教学中要以科学知识,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术培训为内容,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1 教学中要传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事政策、法律常识、环保知识。教师要利用政治澡堂给学生讲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不能在建设中触犯法律,也不能在建设中破坏环境,破坏交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仍然要坚持保护土地资源,保护河流,保护森林,发展生产第一,经济建设第一。

2 教学中要传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数理化等科学知识。在数学课中,教师要讲解投资估算,成本,利息,建筑面积,识图绘图等知识,物理课中教师要讲解电路安装,安全用电,房屋建筑受力情况的常识,化学课中教师要讲解石灰,油漆,涂料的性质,科学的使用方法。教师讲解这些知识不能生搬硬套,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鼓励学生回家收集建设中的各种情况、问题进行具体指导,使学生体会学知识的用途。

3 教学中要传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防洪、防震、防雷等安全意识和知识。农村建设一般都是请的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土把式”,他们凭的是现成经验,知识体系不够全面和完整,有些知识一知半解甚至容易被他们忽视,如房屋的防震、防雷,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进行穿插,并付诸实施,让他们理解安全就是效益,安全首当其冲,高于一切,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四、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素质教育基地的实践功能

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是一所集科普教育、劳技教育、磨难教育和生活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实践型学校。依据国家新课程标准,充分挖掘周边地区的教育资源优势,根据中小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兴趣特长和心理特征,开设了不同内容的综合实践课程;根据学生年级的高低,在不同层次上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综合实践场所,而且还为活动课程内容设专职指导教师,提供实践工具。

学生在劳动实践场所进行生活体验、思维拓展、生存挑战,在动手中感悟,在实践中探索,在创造中升华,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了创新能力,增强了胆量与信心。学生经历过基地实践后,改变了生活上的不良习惯,学会了管理自己,同时也增强了同学间、师生间的感情。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创造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和锻炼。

(作者单位:河南鹤壁市淇滨区第六中学)

(责任编校:白水)

猜你喜欢

农村建设教育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