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玩中学”
2013-04-29吴闽
吴闽
德国教育学家福禄贝尔说:“好奇心是一种最宝贵的天赋,而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探索精神远胜于我们成人。”孩子们天生爱探索,对许多事物感兴趣和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态度,他们不但爱问:“这是什么?”还想知道:“那个东西是怎么来的?”“这是什么做的?”他们还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太阳白天出来?晚上只看到月亮?”“狗有四条腿,而鸡只有两条腿?”“钟怎么会走路?”有的幼儿喜欢把玩具拆开探索其中的奥秘。幼儿园通过开展科学活动课的目的,就是要让幼儿对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得到科学的答案。
早期培养幼儿的科学素质就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幼儿园要“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让幼儿在试试、做做、玩玩中认识科学现象,获得科学知识。现就幼儿的早期科学教育活动设计问题,谈些初步的认识和构想。
一、提高教育者的认识,更新培养观念是前提
要对幼儿进行早期科学素质培养,首先要提高教育者(包括教师、家长)的认识,更新其培养观念。幼儿教师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自己的科学素质),例如在科学活动前,教师要先收集有关相关内容的材料,有了知识的积累。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这个主体要发挥“主导”的作用,即“师生皆主体,教师要主导,学生要主动。”幼儿的好奇心强,探究事物的兴趣浓厚,教师不能忽视对他们的帮助。教师只有发挥好主导作用,以满怀期待的心理对待每一位幼儿,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机会去探索、发现、创造,用宽容之心来对待孩子“与众不同”的言行,让他们在内部需要和愉快的情绪下学科学,才能满足、保护、发展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其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了解幼儿年龄特点,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兴趣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内部动力,也是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的基础。幼儿天生好奇,正是由于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以大班幼儿为例,大班儿童的好奇与小、中班孩子有所不同。小、中班儿童的好奇心较多表现在对事物表面的兴趣上,问题多停留在“是什么”上,而大班儿童则不仅问“是什么”,还要问“为什么”。好学好问是求知欲的表现,甚至一些淘气的行为也反映出了儿童的求知欲。这个时期的孩子,特别喜欢拆拆卸卸。他们把玩具汽车拆开,是为了看看里面有什么,为什么会动,为什么会发出声音。教师应正面引导,可向儿童介绍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满足他们渴求知识的愿望。所以,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是培养科学素质的关键。为此,我们一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设计兴趣盎然的科学活动,并把观察、了解、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索精神贯彻活动始终。
三、丰富幼儿知识,教给科学方法是基础
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是幼儿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养成幼儿科学素质的基础。要从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已有的科学知识、经验和与幼儿有密切联系的内容入手,提出恰当的活动目标、要求。这样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其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扩展知识,增补原有的知识内容。要注意随机进行渗透教育。我们在丰富幼儿知识的同时,更应十分注重教给科学方法。通过多形式、全方位的学习、实践和训练方法来实现的,这是幼儿科学素质早期培养的基本途径。为此:
1 在“趣”中学。“兴趣是最好的启蒙老师”,上面讲的创设环境,选择有趣并合适的内容,把激发兴趣贯彻科学活动始终等方法都可以让幼儿始终在兴起盎然中进行学习。
2 在“看”中学。教幼儿喜欢并学会观察是培养科学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为此,我班专门建立了一个动物自然角,让孩子经常把自己喜爱的新动物和植物放到里面,以激发观察兴趣。每当一种新动(植)物“住”进来后,我总是通过提问、点拨让幼儿逐步学会围绕主题运用抓重点、按方位和多种感官等观察方法,让他们在“看”中学会观察,增强素质。并对他们在观察中提的问题给予耐心解答,他们的点滴新的发现也及时给予鼓励、赞扬。
3 在“玩”中学。针对幼儿天性好玩,喜欢游戏的特点,我在引导幼儿玩“盖高楼”游戏后,问幼儿:“我们怎么把盖好的高楼,变成这么许多的小房子的?”引导孩子说出是用“加一加”、“减一减”,“反一反”和“换一换”等方法变成的。并告诉幼儿大人就是用这些科学方法,创造了许多新产品,我们从小也可以用这些方法学习创新。
4 在“做”中得。针对幼儿喜欢拆东西,爱“捣鼓”特点,我经常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在“做”中让他们去长见识、学本领。如,我和幼儿在做“洗手液”并允许请教家长和孩子一起玩“吹泡泡”。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如何做洗手液的要点,还学到许多有关的知识的本领。
5 在“谈”中知。在进行科学活动时,有意识地创设讨论交流和争论的空间,让孩子充分说出自己的发现、探索方法、过程,这是培养幼儿科学素质的快径。如带幼儿认识树叶时,让他们用学过的观察方法边看边说各种树的外形、叶子的形状及功用,并比较树的不同。幼儿发言踊跃,争论激烈,这样做,不仅加深了对各种植物的认识,发展了语言,还发展了观察能力。
总之,科学需要天真的眼睛。儿童是主动学习者,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他们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教师要支持和引发幼儿的操作、探究、实验、制作等活动,在获得了大量的特例、丰富具体的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归纳、概括,最终得以真正和内化,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要让幼儿真正的“做科学”,体验发现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作者单位:福建龙岩市121幼儿园)
(责任编校: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