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2013-04-29杨桂花
杨桂花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从教学准备、组织等方面着手进行详细的策划,方可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地。
【关键词】导入;鼓励;暗示;多媒体
一、多种方式导入新课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每篇文章的开课非常重要。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如此,新课导入的好,就能激发小学生情趣,使小学生很快进入新课情境,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万事开头难”语文课教学中新课的导入亦是如此,新课导入的好,就能激发学生情趣,使学生很快进入新课情境。新课导入的方法很多,如:情感导入、故事导入、谜语导入、看图导入、问题导入等。具体用何种方法,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认真总结、精心设计,灵活运用。总之,导入教学情境,教学活动的设置要充满浓烈的生活气息,以唤起小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激发探究课文的强烈兴趣。
二、改革教学方式
传统的语文教学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受容器。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纲要》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整、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同时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改变“教师中心”、“教师权威”的观念,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豐富的教育环境。
三、多鼓励小学生
俗话“重奖之下,必有勇夫”。现在的学生在学校最喜欢得到老师的奖励,尤其是小学生。因为他们最需要的是赐予热情的激励和体贴关心的语言,教师的每一句话,对他们来说都是有影响力的。同一件事,同一种行为,教师说的语气和用词的不同,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在课堂上不管是对于上课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还是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甚至成绩提升较快者,老师可以通过语言、物品来奖励。奖励的形式和奖品可多样范围,也可一次一次扩大。这样的话,在以后教学中,学生不但没有了心里负担,反而个个会抢着回答问题。另外,教师在批改作业中的鼓励性语言的效果也不错。总是觉得我们班上部分小学生语文作业不仅正确率不高,而且书写凌乱,潦草,于是,我批语道:“如果你是乖孩子,从现在开始,作业正确的多一点,字写得漂亮点,老师就奖你一个笑脸。”果然,第二次的作业真的两样了。孩子们如愿以偿得到了奖励。我继续批语道:“乖孩子,进步了!一定还想要多得小红花哟!”小学生们的作业质量效果真是好多了。所以奖励也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和勇气。
四、巧妙暗示
教学的暗示方法很多,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是体语暗示。体语指以身体动作来表示意义的信息系统,它包括人的眼神、表情、手势、体态等。巧妙运用体语暗示将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比如,课堂上,学生专心致志听讲时,教师送去一个赞许的眼神以示鼓励;学生注意力分散走了神儿,教师眉头微微一皱以示警醒;学生回答问题准确生动时,教师竖起大拇指以示激励;学生大声喧闹扰乱了课堂秩序,教师把食指轻轻放在唇边以示制止……这些看似不经意间的一举一动,却能使课堂变得情趣盎然。除了体语暗示之外,还有声音暗示。它主要指利用声音的音质、音量、语调、语速和节奏等来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某种暗示,得到陶冶。暗示是意念的感应,是思维的顿悟,是心灵的碰撞,是一种含蓄而又深刻的艺术,用真诚的心去爱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暗示艺术,师生关系会更和谐,配合得会更默契,做到这一点相信你的课堂定会有声有色、有张有弛,宛如美歌一曲!
五、巧借多媒体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应该在美、游戏、童话、音乐、图画、幻想、创造的世界里,当我们想教他们读和写的时候,仍然应当使他们置身于这个世界里。”多媒体的发展则给予了学生更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促使语文训练趣味化、生活化。因为,多媒体课件极大满足了学生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距离,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我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并不作多余的叙述,直接请学生欣赏一段关于威尼斯景色和小艇的录像片,学生被威尼斯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下艇的独特景色所吸引,学习起来很认真。在讲解课文时,学生对于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以及小艇和人们的关系的理解水到渠成,十分轻松。可见,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愉悦地、主动地学习知识的前提。
参考文献:
[1].罗梅.巧妙使用暗示艺术可使语文课堂更默契[J].教育教学论坛,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