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歙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2013-04-29汪建红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歙县现状

汪建红

摘 要:分析了歙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总结了围绕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所做的主要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对策;歙县

中图分类号 X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7-128-02

1 基本情况

歙县地处安徽省南端,与浙江省接壤,位于新安江的上游,新安江流域共有9个乡镇,从坑口至街口流长63km。全县总面积2 236.2km2,其中中低山丘陵坡地占90.2%,台地和河谷盆地占9.8%,是一个新安江流域耕地资源匮乏的皖南山区农业县。

由于地形地貌复杂,农特产品得天独厚,黄山毛峰、黄山贡菊、三潭枇杷、三口蜜桔、三坑核桃、富岱杨梅、上丰雪梨、宋村葡萄享有盛誉。2012年全县粮食总产8.4万t,油菜总产1.5万t,茶叶总产量0.87万t,黄山贡菊总产量0.3万t,果品产量7.5万t,蔬菜7 200hm2,“三潭”枇杷产量2万t,“三口”柑桔产量3万t。

2 歙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改革开放30a来,歙县从粗放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演变,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农业环境的不断恶化。我县农业面源污染主要表现在:

2.1 化肥农药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 化肥、农药施用量高,流失渗漏严重。全县现化肥年使用量3.7万t,肥料利用率只有30%左右,其余大部分流失到水体中,造成水体污染,水资源富营养化相当严重。农药年使用量为0.12万t,农药的过量使用和剧毒农药的残留,导致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发生改变,施用的农药也只有30%左右附着在叶面上发挥作用,其余大部分流失到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将影响以人为主体的整个食物链,最终对人体健康带来安全隐患。

2.2 水产养殖造成的污染 湖泊、水库和池塘的过量水产养殖,大量剩余饵料、药物及水产排泄物等使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水体。

2.3 农村生活性污染、畜禽养殖造成的污染 2012年全县牲猪饲养量56万头。年末存栏生猪24.6万头,全县规模化养猪50头以上331户,全县养猪日排放粪便553.71t;奶牛一户,饲养1 100头,日排放粪便29.7t;羊养殖60头以上5户,饲养861头,日排放粪便3t;禽类规模化饲养500羽以上223户,养殖93.3万羽,日排放粪便112t。全县每天共排畜禽粪尿698.4t。加上养殖场每天还要排放大量的冲洗圈舍废水,通常一座万头规模的养猪场平均每天排放的废水大约在60~100t,全县共计养殖生猪废水在每天500t左右,加上畜禽粪尿每日排放量在1 100t左右。

根据我县污染普查调查数据,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不到1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以及农村废弃物的收集才刚刚起步,农民的认识和公众环境意识没有得到觉醒。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产生的眼前利益和经济效益的滞后性使有关技术性措施难以落实,给面源污染治理带来了难度。

3 围绕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所做的主要工作

3.1 认真做好村庄保洁工作 2011年和2012年首先在沿江九个乡镇、38个行政村及百村千幢古村落保护11个行政村,196个自然村组(其中新安江生态补偿154户)实施农村垃圾清理项目。统一配发保洁服、垃圾桶和垃圾运输三轮车等保洁工具,并进行保洁员岗前培训,制定保洁员岗位责任制度,进行目标管理,每年10月下旬对保洁情况分4个督查组进行督查,同时还进行了问卷调查,效果良好。

3.2 网箱退养工作 深入沿江村镇调研渔民网箱养殖,制定可行的新安江网箱退养方案。全县网箱养殖乡镇共有6个,网箱养殖户712户,下水网箱5 077只,网箱养殖面积338 417.04m2,主航道面积287 951.39m2。按“分年退养、分步补偿”的原则,分期分批对网箱进行综合治理要求,多次组织相关人员与乡镇村干部一道,摸清沿江网箱养殖情况,制定退养方案和数据收集,2011年9月下旬正式启动退养,目前已完成退养564户,4 213只,面积294 494.1m2。同时,大力加强新安江练江及其小河流域渔政管理工作,在实施新安江及练江段禁渔工作的同时,严厉打击电、毒、炸等非法捕捞行为,以练江河长年禁渔区、新安江禁渔期的禁渔为重点,出动渔政船、车对违法的渔船、电捕鱼器、地笼进行清理,没收违法网具,撤除灯光诱鱼装置,规范航道,有力地保护了我县渔业资源和新安江水系渔业生态环境。

3.3 加强对全县规模养殖场污染整治 近年来,我县加快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先后投入资金近千万元,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20余个。2012年底完成了连大、同乐、新洲三家粪便污水处理工程,促进雨污分离,完善治污设施,使养殖污水达标排放。连大、同乐、新洲均已建成大型沼气工程,连大公司现已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集生猪养殖、猕猴桃种植、饲料加工、沼气发电、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日产1 000m3沼气,日发电量1 500kW/h,用于加工饲料供给猪场用料;年产沼液3.5万t自流进入猕猴桃园,浇灌猕猴桃园。年产沼渣2 200t定期排入干化场,晾晒后作为有机肥回田利用。沼气工程年产生经济效益50多万元,带来较好经济效益同时削减了储存粪便产生的臭味,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4 认真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态农业项目

3.4.1 肥料减量使用情况 全县现化肥年使用量3.7万t,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5.33万hm2次。一是通过对项目区调查,油菜比非项目区667m2增产13.5%;枇杷比非项目区667m2增产18.7%;茶叶比非项目区667m2增产11.8%;水稻比非项目区667m2增产8.9%;玉米比非项目区667m2增产9.5%;柑桔比非项目区667m2增产16.7%,其它粮经作物均增长幅度10.5%;二是全县农民肥料投入结构趋向合理,肥料利用率提高3.1个百分点;三是油菜秸秆还田率由往年的56%上升到68.5%,秸秆焚烧大幅下降。综合全县调查结果显示,各种农作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总节本增收4 100万元以上,667m2增收51.3元。

3.4.2 农药减量使用情况 农药年使用量为0.12万t,比5年前减25%。2012年农药使用量1 200t(商品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表现在:一是随着高毒高残留农药禁用,农药向高效、高活性、低剂量、环保型方向发展,农药667m2使用商品量较以往减少,从而农药总体使用量减少。二是病虫害防治手段不断改进。近年通过实施项目,杀虫灯诱杀、黄板诱杀等技术的应用,使农药的使用量进一步减少。目前已安装各种杀虫灯300余盏,防治面积达1 000hm2以上。三是各种病虫害统防统治项目的不断开展,使单位面积上的农药使用量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减少了盲目用药,随意用药等现象。四是近年水稻病虫害发生程度减轻,防治次数和面积下降,农药使用量也下降。

3.4.3 农业结构调整情况 推广良种茶苗450万株,建立无公害高效生态示范茶园166.67hm2。完成桑园低改53.33hm2,桑枝条栽培食用菌生产进入快车道。已发展霞坑千惠、武阳忠新、红卫场衡发基地3个,生产姬菇、黑木耳、猴头菇等食用菌,年生产桑枝条栽培食用菌45万棒,产值270万元。新发展果品400hm2。以调整农业结构,建设生态农业来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

4 存在问题

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控制难度大,政府对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治理工作的紧迫性认识不够。治理工作中宣传、引导、奖励、处罚措施不力,将对我县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影响。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措施不够多,普及面还不够广,防控技术水平有待于提升,网箱退养后的反弹管理需进一步加强。村庄保洁是长期性的工作,需建立县乡村户统筹的长效管理机制和经费保障。农业结构调整工作需要项目支撑,由于每年向上争取到的项目有限,工作很难有突破性。畜禽养殖散养户的污染整治难以开展。

5 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

为进一步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这围绕农村垃圾清理、养殖场污染治理、网箱整治、练江禁渔、农业结构调整、生态农业建设等方面工作,认真扎实做好以下工作:

5.1 加强组织领导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事业,政府要纳入工作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5.2 加大资金投入 农业环境保护是一项公益事业,财政资金不够,阻碍了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级应当将农业环境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的增长逐年增加投入。

5.3 探索建立并完善村庄保洁工作机制 加大村庄保洁督促检查力度,建立和完善村庄保洁队伍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村庄保洁长效机制,在全县推广普及村庄保洁工作。

5.4 认真组织实施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项目 有计划、按步骤地开展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的标准化建设,实现规模养殖场污染物达标排放。对每个场建立相应养殖档案,按照“先大后小、先江后内”的原则,对全县的规模养殖场循序渐进地进行相应的畜禽舍标准化建设,要求养殖场都必须建有厌氧发酵池,污水粪便必须经过沉淀厌氧发酵无害化处理。

5.5 扎实开展网箱整治及练江禁渔等工作 按照“分年退养、分步补偿”的实施要求,现已对新安江流域主航道的网箱全部实施退养,2013年将对各支流及库叉网箱进行养殖结构调整和整理规范。进一步做好练江禁渔及全县的渔政管理工作,加强日常巡查,加大对电毒炸等违法捕捞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保护渔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5.6 加强生态农业建设 一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以经果林为主的木本植物基地建设,减少草本植物种植面积,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农药用量。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统一防治、承包防治,提高农药利用效率。及时发布病虫害信息,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各种农药。推广新型施药机械,减少用药量,提高防治效果,减轻农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同时尽可能减少畜禽饲养量,走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之路。二是加快低产茶园、桑园、果园的改造步伐,按照坡改梯、鱼鳞坑、蓄水池、品种改良嫁接、测土配方、杀虫灯、黄板、生物农药等统防统治的要求,分步对1.78万hm2茶园,0.13万hm2枇杷园、0.1万hm2柑桔园、0.47万hm2山核桃、0.36万hm2桑园进行改造提升,减少农业投入品使用量,减少水土流失,提高综合效益。三是加快农林水等方面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发展高效、生态、观光农业。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农业面源污染歙县现状
安徽歙县:看这场宣传性别平等的超级辩论赛
徽港
《书画世界》改刊题贺作品选登
试述黔南州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综述
浅谈利用生态农业产业链技术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