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特南“自然实在论”与新经济
2013-04-29王德禄
王德禄
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是当代美国哲学界的一位知名的学者,他在多个领域中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但由于他的思想前后经历了从“科学实在论”到“内在实在论”再到“自然实在论”的几次转变,因此他同时也被视为一位“不安分”的科学哲学家。
与传统的实在论思想不同,普特南的“自然实在论”体现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它继承了实用主义路线,认为不论是科学实在论还是内在实在论,都没有摆脱传统二元分裂思维方式的阴影,因为它们都设想在我们的心灵和世界之间存在着一个分界面(interface),它是我们的认识所能达到的确定的界限;在分界面之外是外在的客观世界,我们(心灵)与它只有一种因果的关系。因此,普特南主张回到生活实践中,认为随着我们的语言和生活的发展,实在的概念也在不断改变,我们应该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坚持实在论。
普特南的“自然实在论”思想中对我们理解新经济比较重要的思想是它所强调的“对于世界的理解要回归生活实践”,以及“心灵作为一种由多种能力构成的系统,是在人与环境长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自然形成的,是我们适应世界的基础。”而这一思想对我们理解新经济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启示:
第一,现实的生活世界是我们发展新经济的基础和原点。对人类而言,无论是对哲学理论的思考,抑或是对经济发展规律和理论的研究的起点和归宿都只能落实在人的实践生活上。任何先于、高于或脱离生活实践的原则、理论等都是不合法的,不具备社会基础的。只有通过实践积累起来的经验、理论才能真正指导社会的发展。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我们对于新经济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也必须基于生活实践。应该明确的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新经济是一种与传统的工业经济不同的经济形态,因此在新经济社会我们不能简单地套用传统的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模式,而是要在社会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发现、总结符合新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
第二,心灵是人与世界融合地发生作用的能力系统。按照普特南的理解,心灵与外部世界不是相互分割的,也不是相互对立的,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人的心理事件一定是与社会、环境直接相关的,心灵、意向性以及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融合为一个整体,因此需要从意向和规范的角度去考察它们,不要把它们分割开来。这其实暗示我们,对于新经济的把握也需要从整个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考察,而不能单单从经济角度。因为新经济作为当前的一个新的“系统”,与社会、环境等因素紧密联系,如果说我们将各类影响新经济发展的因素割裂来考察,就可能会陷入传统的工业经济背景下的那种传统的思维性方式,而不能以一种全新的与环境融合的方式来考察发现新经济。
第三,生活实践是新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所以强调生活实践在新经济中的作用,在于创业、孵化和集群这些构成新经济定律的概念的基础都是人们生活实践活动的一种体现。同时从创业到孵化再到集群,也是人类生活实践活动路径的一种体现,因此随着我们对于新经济研究的不断深入,会发现生活实践对新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