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说时代文化传承创新活动及其启示

2013-04-29高金祥董连祥

关键词:传承创新文化

高金祥 董连祥

摘 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可以从我国传说时代的这类活动中获取思想养料。如其活动往往是一个否定之否定、不断更新起点的过程;有时需要选择重大的突破口;动机是敢为天下先;最好产生连锁反映;应该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成果有生命力、实用价值、思想价值并符合新陈代谢规律;以解决衣食住行等国计民生问题为出发点,宗旨是利国利民;要经得住失败的考验;落脚点是消除层出不穷的矛盾。

关键词:传说时代;文化;传承;创新;思想启迪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7-0132-06

陆贾《新语·术事》指出:“善言古者合之于今,能述远者考之于近。”我们主要谈论两个话题:一是传说时代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属于言古者、述远者;一是这种活动给予我们的思想启迪,属于合之于今、考之于近。我们尽量遵循这种言古合今、述远考近的原则,谈论两个话题。

第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每个人都应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在这种形势下,各级各类学校更应该不同程度地进一步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其中,高等院校发挥这种功能的龙头地位,越发显得突出。

赤峰学院于2003年建立,到现在恰好走过十年的历程,是典型的新建本科院校。按照通常的高校定位标准,第一类是研究型、综合性的,如211工程尤其是985工程大学等;第二类是应用型、专业性的,如非名牌大学包括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等;第三类是技术技能型、职业性的,如普通职业技术高校等。显而易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性,决定它与第一类高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应用型,决定它与第三类高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不同程度地包容了所有高校的类型与特性。

众所周知,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各种财富的总和;中义的文化,是指与物质财富对应的全部精神财富;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定位所导致的包容性,也必然体现在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上面。进一步说,它传承与创新的,虽然主要是中义的文化,但是也兼容广义与狭义的文化。对于这些文化,它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等,或研究之,或应用之,或使之转化为技术技能;或兼顾其综合性、专业性、职业性。

毫无疑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是最具广揽并包特点的。它的这一活动所涉及的问题也最具代表性。比如它对于文化,传承什么?如何传承?创新什么?如何创新?如此等等。其实,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尤其是古今中外文化发展的历史,我们从中可以找出一些现成答案。然而,找出多少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借鉴这些答案,把自己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好,充分发挥其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为地方乃至祖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即使我们单纯地站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角度观察,也自然得出这样的结论:时代的发展,要求它在文化传承与创新领域有更大的突破;社会的变革,要求它加快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步伐;祖国的经济建设,要求它深化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求它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总而言之,全方位地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是时代、社会、国家和人民赋予它的崇高使命。

第二,传说时代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的特点

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就是说,人类创造自己的历史,包括创造各种财富或文化,不是凭空的、毫无依托的。人类文化一经形成,就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并为后来的创造活动奠定基础。明白点说,前辈必须把创造的文化遗留给后辈,后辈有所传承、有所创造,又积累起新的财富或文化,形成循环往复的过程,以此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由此可见,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范畴或主题。

如果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一条长河,那么,中国上古时代就是这条长河的源头之一。那时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跟其他任何时代相比,都更具有独特性。

公元前21世纪,启继父亲禹之后,当上夏部落的首领,他变禅让制而为世袭制,断然地结束了一个时代。于是,在此之前的漫长中国社会,被史学家称为原始社会,考古学称为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由于各种典籍只是记载着有关那个时代的一些传说,因此,我们称为传说时代。

我国的传说时代,大体上没有出现大学、中学、小学等专门的教育机构。不过,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那时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有哪些特点?我们有必要提前一步将其概括如下:

其目的是完全适应人类生存、繁衍需要的,适应社会发展、进步需要的;其过程是在生产劳动当中进行的,在日常生活当中进行的;其人数众多,除老弱病残之外,部落的所有主要成员都是参与个体;其形式是零碎的、分散的、随时随地的、自发的;其内容主要传授生产技能、生活经验等;其演变趋势在于:活动形式往往由零碎的、分散的,向规模性、整体性过渡,活动内容由技能性、经验性,向理论性、观念性过渡;其成果的归属权,往往由群体转而落到某一部落首领或杰出人物头上。

对传说时代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的特点一旦有所了解,我们再重温当时这方面活动,就容易触发一些感悟。

第三,有巢氏等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及其启示

传说时代的部落首领、杰出人物,不可胜记,《庄子·胠箧》就提到12位: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也许不只是这十几位,还有更多位实有其人,也许有关他们的传说,都有一定历史事实的影子。我们不妨阅读下面两则传说: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韩非子·五蠹》)

天下人民,野居穴处,未有室屋,则与禽兽同域。于是黄帝乃伐木搆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陆贾《新语·道基》)

综合两则传说,有次序地说,人类开始是在地面上野居穴处的,包括在岩隙、山洞等处居住。当时的居住地,或阴暗潮湿,或闭塞憋闷,或透风露雨,或冷热无度,或窄陋不堪。更有甚者,人类经常遭受禽兽虫蛇的袭击。可以想见,“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的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一直摸索着摆脱禽兽、万物袭扰的经验。有巢氏恰恰传承了这些经验,“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创造原始的居住文化。人类充分享受这一居住文化成果,由地面转移到树上的木巢居住,基本上摆脱了禽兽、万物的袭扰。然而,原来住在地面上的其他一大堆难题无法解决,只好带进树上的木巢。后来,正是轩辕氏黄帝,借鉴有巢氏“构木为巢”的经验,传承其建筑技巧等,“筑作宫室”,让人类重新回到地面上居住。坚固的宫室,足以抵御猛兽的袭击。此外,由于宫室基址、用料的选择,门窗、灶台的搭配,造型、结构的逐步完善,初步具备遮风避雨、通风透光、保暖御寒、除潮防湿等功能。当初居住地面的其他难题也就迎刃而解。

从有巢氏到轩辕氏,从“构木为巢”到“筑作宫室”,传说时代居住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的轨迹,轮廓式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从表面看,人类仅仅是由地面转移到树上居住,再由树上重新回到地面居住。实际上,这一过程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回归,而是增添或充满了“否定之否定”的哲学意味。稍加解释,人类转移到树上居住,是对从前在地面上居住的否定。从树上重返地面,又是对在树上居住的否定。问题的关键又在于:在这一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居住文化的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包括居住条件的根本改善,居住实体功能的大幅度增加等。从中我们获得启示:一种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往往是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往复过程,也必须是这种文化功能逐步增加的过程,这种文化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由此及彼:“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的登山体验,也同样包含着否定之否定的哲理,即随着视野的开阔,人们不再满足原有的水平。与有巢氏、轩辕氏的事迹相联系,我们再次获得启示: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必须不断更新起点,由一个起点向更高的起点迈进;不能满足现状,永不停留探索未知领域的脚步。

第四,燧人氏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及其启示

《韩非子·五蠹》又提及“钻燧取火”的燧人氏:“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不难理解,火的发明与利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定是人类发现并保留自然火种的活动在先,人类长期认识火的价值的活动在先,人们多次钻动燧木的试验在先,人类多次品尝烤熟的各种食物在先。燧人氏“钻燧取火”的探索一旦大获成功,“以化腥臊”的方案便得到普遍推广。于是,人类的饮食生活彻底改观,身体素质获得飞跃式的发展,寿命成倍地延长。我们更不难理解,火的发明与利用,不仅仅直接引出全新意义的饮食文化的诞生,而且迅速打开各个领域利用火的大门,又促成冶炼、加工、制造等行业的崛起,冶炼、加工、制造技术等也随之形成。简言之,火的发明与利用,是人类的一次空前壮举。这一切在告诉我们:某方面的文化传承与创造活动一旦取得重大突破,便会引发社会的深刻变革,带来人类命运的根本改变。因此,开展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最好选择重大的突破口,以点带面,推动各个领域的变革。下面两首唐诗,能辅助、诱导我们继续进入深层面的思考: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展张草色长河畔,上缀花房小树头。(白居易《春生》)

报花消息是春风,未见先教何处红。想得芳园十余日,万家身在画屏中。(施肩吾《长安早春》)

事物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白居易诗写到捷足先登的和风,最先报告了春天来临的消息。类似捷足先登的燧人氏,率先发明并利用了火。从中我们容易领悟到: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其动机就是敢为天下先。白居易诗又写到和风带来的连锁反映:啼鸟欢悦,草铺河畔,花缀树头。更类似火的发明与利用带来的连锁反映:新的饮食文化诞生,多个领域发生变革。从中我们自然领悟到:最佳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应该产生连锁反应。借用施肩吾的诗意,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一经确定其目标,类似锁定“何处红”,找到一枝独秀的处所。欲达到的效果,类似“万家身在画屏中”或万花盛开的景象。从寻求一枝独秀的处所到迎来万花盛开的景象,正可形容它由确定其目标直至达到其效果的全过程。

第五,伏牺氏等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及其启示

《周易·系辞》记载:“古者包牺(伏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说明伏牺氏以天地万物为观察对象,从中提取素材,然后创作八卦;八卦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此外,关于伏牺氏创作八卦的经过,有一种最流行的版本,如《尚书·顾命》孔安国传:“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即有龙马驮着一张图,跃出黄河水面,伏牺氏摹拟此图,画出八卦,也称为河图。

与伏牺氏“始作八卦”这类传说同属一个系列的是:仓颉造字。许慎《说文解字序》如是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治理),万品以察。”《周易·系辞》则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这两段话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他仿照鸟兽蹄爪的痕迹创造文字;文字的用途非常广泛,用来代替结绳记事,管理百工,描写万物等。

归属这一系列的还有大禹创作九畴的传说。如《尚书·洪范》孔安国传:“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编次)之,以成九类。”交待九畴的来历、内容以及大禹创作它的经过:九畴是天帝赐给禹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也称洛书。当初,洛水出现一只理龟,脊背上有许多文字,大禹据此创作九畴。

如果我们把伏牺氏看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那么,他创作的八卦就是最早的书面文化。从他那时开始,到大禹时代为止,我国的书面文化进入发祥孕育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重要成果,如河图、洛书、三坟(一说伏牺、神农、黄帝之书)、五典(一说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之书)、八卦(八索)、九畴等,标志着书面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活动,掀起壮阔波澜。

依据上述传说,从当时书面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活动的过程看,其活动都有参照物。如伏牺氏、仓颉、大禹创作八卦、文字、九畴时,分别以河图、鸟兽蹄爪痕迹、洛书为参照物。说穿了,所谓参照物,就是客观存在。我们刚说过,伏牺氏始作八卦,严格师法森罗万象。由此可见,伏牺氏等在书面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以现实生活为创作源泉的优良传统。如今我们开展书面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包括进行文学艺术创作,必须发扬这种千百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或者说继续坚持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要向许多杰出的文学艺术家看齐,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但写真情与实境,任他埋没与留传。除此之外,伏牺氏、仓颉、大禹的八卦、文字、九畴等成果一经问世,便脱离其参照物而得以流传。人们忘记其曾有过的参照物,只记得这些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创作。更有典型意义的是,仓颉创造文字之日,便是“结绳记事”的死亡之时。其中蕴含着新陈代谢的客观规律。这就警示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所取得的成果是必须有旺盛生命力的;对于旧成果,有足以取而代之的气势。尤其进入21世纪,文化成果的淘汰频率渐步加快。我们从事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一方面要具备淘汰前人成果的实力,另一方面要做好自己的成果很快被淘汰的准备,以便投入新一轮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是永恒的,其活动主体需要展开接力之赛,其活动成果遵循着新陈代谢的规律。在汹涌澎湃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的大潮中,全部高校包括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所有活动主体,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

再从当时书面文化成果的功用、内容看,如前所说,伏牺氏的八卦能够表情达意,仓颉创造的文字可以记事、治民、写物,大禹的九畴,是治理天下的根本大法。这又警示我们:必须重视书面文化成果的实用价值、思想价值。我们知道,后人对此发表过许多见解。如强调其实用价值则曰: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或曰:文章功用不济事,何异丝窠(蜘蛛丝网)缀露珠。强调其思想价值则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或曰:文尚华者日落,尚实者日茂。当然,后人也由此对书面文化成果提出高标准、严要求。我们觉得,这种高标准、严要求,最应该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努力的方向,即所获取的书面文化成果,是实用价值与欣赏价值的完美统一,是有补于世的,耐人寻味的;是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是文质相称的,雅艳相资的。

第六,神农氏等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及其启示

依据《周易·系辞》,伏牺氏还有另外的发明:“作结绳而罔罟,以佃(畋)以渔。”即伏牺氏编结绳索做成网具,以备捉兽捕鱼之用。不难理解,光靠发展狩猎业、渔业,是不能满足人们的饮食需要的。还有,单纯地以兽肉、鱼肉为食,久而久之,也是大倒胃口的。因此,客观上需要人类寻找新的食物来源。顺应时代的呼唤、人民生活的需要,继伏牺氏之后,神农氏肩负起产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任。在狩猎业、渔业发达兴旺的基础上,开辟新的产业农业,为人类提供更主要的食物来源。对此,陆贾《新语·道基》记载:“民人食肉饮血,衣皮毛。至于神农,察酸苦之味,教人食五谷。”重新说来,在寻找新的食物来源的路径上,人人争相探索着。神农氏继往开来,在这条路径上辛勤地跋涉。天道酬勤,他终于率先成功鉴别并培育出五谷,从此,五谷成为人类的主食。

《周易·系辞》补充说明神农氏还是发明农具的专家:“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顺理成章,神农氏培育出五谷之后,需要引导大家大面积地播种之。当初,刀耕火种,事倍功半。大家越来越体会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于是争相制作农具。又是神农氏集农具制作之大成:砍削木料制作犁锄之头,矫正木料制作犁锄之柄。并将使用犁锄之利传播于天下。不容赘述,农具的广泛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针对当时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活动,我们还需要重温《诗经·大雅·生民》记载的著名传说:

诞实匍匐,克收克嶷,以就口食。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

唐尧时代,后稷由于对农业生产做出突出贡献而受封邰地。原来,这位周民族的始祖,自幼就对农业生产产生浓厚兴趣,并且具备杰出的农艺天才。他无论种植什么农作物,包括粮谷瓜菜,都能获得丰收。于此同时,他探索出帮助农作物生长的一整套办法,创造出前无古人的奇迹。据此我们还获得这样的信息:后稷创造奇迹,是为了周民族填饱肚子,从饥饿的困境中摆脱出来。他为整个民族的兴旺与发展,为后来建立起强盛的周王朝,起到铺路垫基的作用。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历朝历代都把农业生产放在首要位置上。优先发展农业,大体上成为我国千百年来的一项基本国策。尤其后世的一些王朝,为了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不得不采取重农抑商的措施。在我国这样一个国度里,农业生产的先驱者神农氏、后稷等备受尊崇,是理所当然的。

从神农氏到后稷,从鉴别五谷到制作农具,再到探索耕作技艺,其间,基本上贯穿着我国早期农业发展的轨迹。当时的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活动,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是为着解决人类吃饭穿衣的日常生活问题的,是与人类的休养生息息息相通的。由此我们感悟到: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最好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解决国计民生的实实在在问题出发。我们再读读陶渊明的诗句: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移居》其二)

以此为据,不论是谁,欲赢得百姓的拥戴,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其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的着眼点,必须放在解决吃饭穿衣这些关乎人生的问题上,放在如何经营衣食这些看似是细节的问题上。

第七,黄帝、尧、舜时代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及其启事

《周易·系辞》记载的黄帝、尧、舜时代的发明有:

刳(挖空)木为舟,剡(削尖)木为辑。舟辑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

服牛乘马(役使牛马驾车),引重致远,以利天下。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补益)。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

当时,有人总结相关的运输经验,终于发明了舟与车。舟车之用,带来水上与陆地的交通便利,增进了人们的贸易往来,加快了各种信息的传递速度等,人们的劳动强度大幅度地减轻。又有人发明了木杵、土臼,可能随后又发明了石杵、石臼,给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利便,大家可以用这些工具舂谷、碎药、筑土、捣衣。还有人发明了弓与箭,为人类提供称雄天下的武器。

上面的记载提及几项器具发明创造成果,接连运用了五个“利”字,这就充分说明当时的器具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其宗旨在于利天下、利民。从两方面说就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兴民之利,除民之害。由此,我们欣然领悟到:尽管岁月飞速流逝,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然而,我们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其宗旨不能变。借用春秋楚国人荣黄的话就是:死而利国,犹或为之。借用春秋郑国人子产的话就是:苟利社稷,死生以(用)之。

第八,鲧、禹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及其启示

《尚书·洪范》有“鲧陻洪水”的记载。据说尧派鲧治理洪水,鲧采取障塞之法。结果,洪水受堵,愈涨愈高,治水工程彻底失败。舜继承尧的君主之位,又派鲧的儿子禹治理洪水,禹变障塞之法为疏导之法,得水之性,治水工程大功告成。陆贾《新语·道基》对此描述得详细:“当斯之时,四渎(江、河、淮、济)未通,洪水为害。禹乃决江疏河,通之四渎,致之于海。大小相引,高下相受,百川顺流,各归其所。然后人民得去高险,处平土。”

鲧、禹父子相继从事水利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活动,由失败到成功。这一过程恰恰证明一条真理:失败者成功之母。重复说来,前辈在事业上失败了,尝尽了苦头;后辈从中吸取教训,在事业上大获成功。由此,我们恍然大悟: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往往是一个由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甚至会有多次失败。尽管如此,我们采取的态度应该是: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不怕四处碰壁,善于总结经验,选择正确的办事方法,直至取得最终的胜利。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说得好:“错误和挫折教育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事情就办得好一些。”

《尸子·君治》从另外的角度讲述大禹治水的事迹:“禹于是疏河决江,十年不阚(探望)其家,手不爪(不能抓),胫不毛,生偏枯之疾,步不相过。”民间则广泛流传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故事。到了李白诗篇《公无渡》里,其事迹更为感人:“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据此而论,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承担这项任务,需要大禹的公而忘私的品格,坚韧不拔的毅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巧干加实干的方法。与之相关联,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中,我们一旦确立攀登科学文化高峰的信念,就要牢记马克思《资本论(法文版)序言》的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第九,皋陶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及其启示

大禹时代,原始社会逐步走向崩溃,奴隶社会即将诞生,社会矛盾不断加深。在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皋陶“立狱制罪”,创造法律文化,以此稳定社会秩序。陆贾《新语·道基》说:“铄金镂木,分苞烧殖,以备器械。于是民知轻重,好利恶难,避劳就逸。于是皋陶乃立狱制罪,县赏设罚,异是非,明好恶,检奸邪,消佚乱。”即熔化金属,雕刻木料;区分树木,或烧烤,或栽植,以备器械之用。于是民众拈轻怕重,争利躲难,好逸恶劳。因此皋陶乃立狱制罪,悬赏设罚,明辨是非,分清好坏,督查奸邪,消除祸乱。

我们刚说过:黄帝、尧、舜时代,推广舟车之用,减轻人民的劳动强度。这本来是好事,可是,由此有人形成好逸恶劳的习气,滋长争利躲难的情绪,好事又变成坏事。如何消除坏事?皋陶立狱制罪。一目了然,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有时像一把双刃剑,给社会同时带来利与弊。有的时候,它解决了旧的矛盾,可是,新的矛盾又随时出现。当然,新的矛盾还要靠新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来解决。推此以论,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的落脚点,在于解决层出不穷的矛盾。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说:“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如同行人不能只因翻过一道山岭就沾沾自喜那样,我们也不能只因一两次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解决了一两个矛盾就沾沾自喜。又如同行人眼前还有千重万重山岭那样,在现实生活中,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多如千重万重山岭。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之一,就是持久地开展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

大禹时代,还有多项发明,如伯益始掘水井,仪狄首酿美酒。这些同样都是当时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的重要成果。伯益、仪狄的活动同样能给我们一些思想启迪。限于篇幅,对此存而不论。

第十,综述传说时代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的启示

现在,把我们的主要观点概括如下: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应用型的,其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除了在课堂上,也在社会实践中进行。传说时代没有课堂、课本等传媒条件,其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具有纯粹的实践性。既然两者其活动都具有实践性,那么,同时也就具有一脉相承性。后者其活动,之于前者,也就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换言之,传说时代其活动,容易引起我们的感情共鸣,给予我们许多思想启迪。

传说时代,一些部落首领或杰出人物的代表性成果是:有巢氏、黄帝创造的居住文化,燧人氏通过发明并利用火而创造的饮食文化,伏牺氏、仓颉、大禹创造的书面文化,神农氏、后稷创造的农耕文化,黄帝、尧、舜时代创造的器具文化,鲧、禹创造的水利文化,皋陶创造的法律文化等。这些人或当时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给我们的思想启迪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往往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往复过程;有时必须不断更新起点,由一个起点向更高的起点迈进;有时需要选择重大突破口;其动机就是敢为天下先;有时应该产生连锁反映;必须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其成果必须有旺盛的生命力;其成果必然遵循着新陈代谢的客观规律;其成果应该具有高度的实用价值、思想价值;最好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以解决衣食住行等国计民生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其宗旨在于利国利民;要经得住挫折与失败的考验;需要公而忘私的品格,坚韧不拔的毅力,吃苦耐劳的精神等;其落脚点在于解决层出不穷的矛盾。

我们获得这些思想启迪,吸收这些思想养料,目的只有一个:办好我们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强化其内涵建设,提升其整体水平。

(责任编辑 张海鹏)

猜你喜欢

传承创新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