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感悟
2013-04-29李沛周
李沛周
摘 要: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和作风去接人待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
关键词:教师;感悟;师德
一、师德的重要作用
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调整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师德对教师具有动力作用、调节作用和评价作用;对教育对象具有教育作用,当教师按照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时,会使道德要求具体化、人格化,从而使学生在形象性的榜样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教师所期望学生拥有的良好思想品德,增强教师教育的可信度、吸引力和有效性;同时,师德对对社会文明具有示范作用。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根本,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教师作为特殊的职业群体,其劳动始终具有示范性,教师的品德修养、道德情操、作风仪表、治学精神乃至工作态度都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表率作用是任何其他教育因素都无法替代的。
二、师德的建立与完善
1.加强学习,完善自我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首先要把学习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要采取多种学习形式,进一步端正思想,规范言行,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到敬业、爱生、博学、善教,真正树立起平等宽容的学生观、科学执教的过程观、求真务实的治学观、言传身教的育人观和全面发展的质量观。
2.强化服务意识,倡导奉献精神
教师工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谋生手段,其工作量与工作时间很难准确估算。而教师劳动的复杂性、长期性和繁重性又决定了教师从事工作的艰苦性,他们经常不得不突破空间和时间的界限进行工作,花费大量精力和心血。我们经常看到在一些山区农村学校,学生交不起学费,教师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拿出一些帮助学生的现象,这就是奉献精神。从这些平凡朴实的教师手里培养出了多少共和国的精英栋梁,这些平凡的人是“托着太阳升起”的巨人。
3.树立榜样,制定标准
一所学校要谋求发展,要跻身先进行列,必须要有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也就是说一所学校必须要有自己的“名师”。何为“名师”?名师就是敬业、勤业、精业、乐业的教师;名师就是思想境界高、业务水平高、工作干劲高、育人业绩高的教师;名师就是那些学生最欢迎、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尊重的教师。在一所学校里“名师”的作用不可低估,他们是杰出人才的塑造者和教学改革的“领头雁”。
4.严格师德考评制度
师德师风建设既要有“润物细无声”的软渗透,又要有“快刀斩乱麻”的硬手段。要将它落实到学校的师资管理的政策导向中,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于发生严重违反师德规范的行为,一经认定,就可以在晋级、晋职、提高评聘等级中实行一票否决。如:在教学科研中公开散布违反宪法、教师法有关规定的言论的;在教学和科研中严重失职,造成不良影响的;违反学校教书育人有关规定,出现有失教师身份并在学生中产生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言行的。另外,对于一些师德败坏、无心思教的教师,要引入退出机制,以保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加强师德规范的约束力。
三、塑造良好师德,教育学生有德
教师不但要有德,还要教育学生有德。让学生立德、教学生学做人,是教师一直遵循并始终置于教育工作首位的任务。因此教师必须做到:
1.自我塑造,提升人格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管理机关,无论他们设想得多么精巧,都不可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因此,完善教师的人格是师德建设的关键所在。教师人格的塑造,一要坚持修身养性,“吾日三省吾身”;二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三要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
2.教育学生为他人着想
学校可以采取“一学二导三激励”的方法。所谓“学”,就是通過政治学习、时事形势报告等途径,让学生深刻领会道德品质在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明白自己的时代责任和自身素质提高的紧迫性。所谓“导”就是让学生观察到品德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需要,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所谓“激励”,就是激励学生树立“国家至上”“集体为上”和“他人至上”的观点,增强学生奉献的自觉性。
3.以道德为抓手,树立学习榜样
我们应当在平时教学和活动中大力宣传学生的先进事迹,组织师生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制定受学生爱戴的好教师、好学生的标准。只要大家照着学,照着做,道德风气的好转必将指日可待。
总之,现代社会教师不但要有高尚的品德,而且能带出有道德品质的下一代,这样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1]陈子一,胡丽彬.适应教育技术发展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J].民营科技,2009,(02).
[2]成俊荣.浅谈教师职业道德[J].山西科技,2007,(02).
[3]王筱菲.关于加强站段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