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儿童视角问题分析

2013-04-29赖芸芳

新校园·上旬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儿童视角问题及对策

赖芸芳

摘 要: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小说,现代小说具有独特的、多样化的叙事视角。而儿童视角又是现代小说叙事策略的一种,它通过成人和儿童的角色互换,从儿童的视角去观察和感悟生活百态,这种独特的叙事视角是我国现代作家所热衷的技巧。本文就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儿童视角问题展开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儿童视角;问题及对策

儿童视角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叙事策略之一,它的出现绝非偶然,是各方面作用的结果。从文化因素来讲,我国伦理观受西方儿童观念的影响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促使儿童有了观察的权利;从叙述形式上来说,在西方小说的影响下,中国现代小说完成了对传统视角的突破,这也为儿童视角小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由于受儿童的思维特点及审美意识等影响,儿童视角具有直观性、细节性和始发性等特点。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儿童视角有两大角度:一种偏向于现实世界,另一种则偏向于梦想世界。这主要归因于作者在创作时的认识理念,作者的认同感和写作理念不同,会通过儿童视角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有可能是现实世界的悲苦与黑暗,也有可能是一把纯净的乐土。因此,儿童视角以自身不可逾越的特点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现代文学,推进了我国现代小说的叙事艺术。当然,儿童视角也有其局限性。

一、儿童视角的产生及发展

儿童视角是指作者在文学作品中以儿童为中心人物,借助儿童的眼光和口吻来观察和讲述事物,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特征。其实,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以儿童为中心人物来展开叙述的作品十分罕见。而在五四运动期间,由于中西文化的冲击交汇,涌现出一系列运用儿童视角来叙述的小说。如:鲁迅的《故乡》《怀旧》,冰心的《分》以及京派作家的童年回忆小说(如:沈从文的《边城》)等,进入新时期、新阶段以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儿童视角小说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年来,作家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及苏童的作品中,儿童成为了小说故事中重要的叙述主体。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你能发现的关键在于你的发现方式”。对于身边熟悉的东西,一旦观察视角发生改变,就会有新的感触和体会,小说同样如此。而且小说叙事视角的改变,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变化。目前,我国文学研究的热点在于视角问题研究,从某种程度上说,叙事视角能够决定文学作品的魅力与意义。当然,儿童视角是首选的叙事视角,儿童视角赋予作者以生命与体验,同时也赋予文学作品特殊的表达方式。作者在文学作品中借助儿童视角可以呈现出独特的叙述语调和写作风格,也可以体现作者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能力。基于此,儿童视角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和发展。

二、现代文学中儿童视角的主要特点

1.第一人称的童年回忆性叙述

童年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美好阶段。提到童年,总会令人向往和回忆,不论童年生活是快乐亦或悲哀,人们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想念这一生中最为美好的时期,人的气质、很多习惯等都是在童年时养成的,并将影响一生。因此,对于作家来说,童年时期(一个人从幼年到少年时期)所凝结成的复杂情愫会形成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也会引起作家内心强烈的冲动,促使他们有创作童年时期作品的欲望。所以,作者童年生活的回忆性叙述是很普遍的儿童视角叙述方式。

以莫言为例:1955年,莫言出生在山东省高密市,当时的极左路线造成了50年代末期我国农村的普遍贫困,而他家是上中农分子,因此,他家连领救济粮的资格都没有,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歧视给他的少年生活留下了惨痛记忆,而父亲过于严厉的约束也使他备受压抑,这种童年生活直接影响了莫言后来的小说创作。在他1986年發表的中篇小说《红高粱》中,那片广袤狂野的高粱地曾是他梦想的天堂;在散文集《会唱歌的墙》中,莫言详细地诉说了自己的“饿”和“吃”,“我的馋在村子里是有名的,只要家里有点好吃的,无论藏在什么地方,我总要变着法子偷点吃”,在莫言的其他作品中,也经常会看到关于饥饿和食物的描写,这是莫言童年饥饿对他的影响和阴影。莫言也曾这样自述:“每个作家都有他成为作家的理由,我自然也不例外。但我为什么成为这样的作家,而没有成为像海明威、福克纳那样的作家,我想这与我独特的童年经历有关,我认为这是我的幸运。”

2.第三人称的童年描写性叙述

作者们通常在作品中以儿童的形象来呈现文本浓厚的儿童色彩,作者运用第三人称的儿童视角来创作时,往往容易表现出梦一样的画面,并希望获得梦的效果。在第三人称的儿童视角描述中,作者思维向儿童靠拢,并利用儿童视角的独特性将生活的混沌状态转化成浪漫的、完整的艺术。以第三人称的儿童视角描述具有别样的美感,儿童的思维方式比较简单,其推理能力较弱,但想象力较强。从这一角度来看,儿童本身就具有诗人非凡的气质和才能,所以第三人称儿童视角的运用可以给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带来天真、质朴、感伤、忧郁等效果。

例如:台湾著名作家林海英的代表作《惠安馆传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把鼻子顶着金鱼缸向里看,金鱼一边游一边嘴巴一张一张的在喝水,我的嘴巴也不由得一张一张地学鱼喝水。有时候金鱼游到我的面前,隔着一层玻璃,我和鱼鼻子顶牛啦!我就这么看着,两腿跪在炕沿上,都麻了,秀贞还不来……”这里的“学鱼喝水”及“和鱼鼻子顶牛”都是儿童的动作和情趣,这样形象的描写透露出了儿童特有的兴趣和纯真。

又如:凌叔华在其代表作《小哥儿俩》中,通过“大乖”和“二乖”这两个天真善良的孩童形象,展现了儿童无法掩饰的纯真可爱。在得知八哥遇难后,作者对小哥俩的反应作了如下描述:“忽然,大乖收了声,跳起来四面找棍子,口里嚷道:‘打死那野猫,我要打死那野猫!二乖爬到妈的膝头上,呜呜地抽咽。大乖忽然找到一根拦门的长棍子,提在手里,拉起二乖就跑。妈叫住他,他嚷道:‘报仇去,不报仇不算好汉!二乖也学着哥哥喊道:‘不报仇不算好看!”作者将“大乖”和“二乖”作为自己的寄托对象,将他们天真可爱的童趣刻画得自然传神。

三、中国现代文学中儿童视角的局限性

众所周知,与儿童形象相伴而来的描述会呈现出浓厚的儿童色彩,主要表现为儿童思维的简单、有趣及创造性。儿童思维作为非理性的始发性思维,往往会淡化对结果的多层次、多角度的考虑,只是在事物单一的表面进行关联。事实上,与其说这是儿童视角的局限性,倒不如说是儿童视角的优势,因为作者在选择小说内容时,可以选择一些被成人视角所摒弃的内容来进行叙述。因此,文学作品的内容也会具有碎片化与直白化的特点。

儿童视角以其独特的特点,获得了现代文学叙事策略的重要地位。同时,儿童视角也深深地影响了作者文学创作时的想象、构思、描写以及叙述的口吻,儿童的想象看似虚无缥缈,但却代表了他们最为纯真的感情和愿望。况且,在文学作品中,采用儿童视角来进行叙述并没有真正地脱离现实世界,因为作者虽然可以用儿童的视角去发现和体验生活,但是他们并不能完全不受现有经验的影响,相反,成人视角还是隐藏在儿童视角所塑造的小主人公形象的背后。

因此,在这个拥挤且嘈杂的世界里,我们需要用纯真、善良、真挚的眼光来透视和认识世界,需要通过弥足珍贵的童真和童趣来揭示成人视野所难以观察到的现实世界。当然,作家在现代文学创作中能够熟练地运用儿童视角这一叙述策略是对童心、童真和童趣的守望,是对文学创作的充分尊重。

参考文献:

[1]宋媛媛.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儿童视角小说[D].兰州大学,2006.

[2]王黎君.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儿童视角小说的特点和艺术效果[J].甘肃社会科学,2007,(03).

[3]周卫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的儿童视角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中国现代文学儿童视角问题及对策
论中国现代“文学”与“人性”的疏离与融合
中国现代文学中“墙”的意象
尊重儿童视角 生成个性阅读
“基于儿童”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中国现代文学阅读方法的思考与研究
别样的童年,一样的童真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从儿童出发,构建生态化语文课堂
浅议财务会计管理在工程企业中的问题和对策
论现实主义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发展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