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我的母亲》的教学设计看教学内容的选择

2013-04-29赵玲玲

广西教育·B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赵玲玲

【关键词】《我的母亲》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B-0057-02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课文《我的母亲》是一篇讲述亲情的文章。文章语言质朴、内容浅显、感情真挚,学生理解起来应该难度不大。对于这样一篇文章,应该如何组织教学?笔者发现关于本课的教学设计大都是遵循先整体感知,再细处品读,最后进行写作训练的教学思路。这些教学设计的共同之处是前两部分都设计了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本文回忆了与母亲有关的哪几件事?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二是文中哪一处细节最使你感动,为什么?在写作训练前,教师或列举众多描写母爱的诗文以感染学生,或与朱自清描写父爱的名篇《背影》进行比较,归纳出本文的写作特点,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出写作表达亲情作文的要求。笔者不禁要问:教学《背影》是否也这样设计?是不是在教完课文后也让学生写自己的父亲?教学《春》是否也这样设计:《春》描绘了几幅图画?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你能描写你看到的“春”吗?……这种教学套路不知何时起已成为许多语文教师的教学取向。“感知——品读——拓展”的教学思路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它被模式化了。对于这种倾向,笔者不想刨根问底,只是想说,如果我的课堂不分青红皂白地“感知”“品读”“拓展”,就很可能会陷入一个误区:学生能读懂的、能掌握的、能运用的,教师仍在费力地“教”“练”“搞活动”,学生读不懂的、读不好的或不会运用的,教师却弃之不顾。教学一旦脱离了学生的学情,就有可能演变为对学生认知水平的检测,而不会成为消除学生与文本在认知、能力等方面的落差进而提升学生的认知和能力的过程,也就是说,这样的教学很可能是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和能力基础上原地踏步。

“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够保持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语),这就是说,在课堂上,只有学生的认知结构、能力行为起了“变化”,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讲才是一次真正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学生能读懂的、能掌握的、能运用的,教师要少“教”,少“搞活动”,甚至不“教”,不“搞活动”,而不要被固有的模式和方法牵着鼻子走。否则,我们的课堂教学只能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和能力范围内兜圈子,从而导致“学习”成分的缺失。因此,对于教师来讲,重要的是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该课文前的学习现状,由此挖掘文本的“学习”价值,即通过分析寻找到课文中哪些方面、哪些地方甚至哪个细节,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等方面存在落差,应该用何种方式和手段引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认知冲突去消除这种落差,修正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据此确定教学内容。

《我的母亲》叙述了关于母亲的几个片段,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爱戴、怀念和对母亲“才具”被埋没的惋惜之情。虽然作者与当今学生所处的年代截然不同,但母爱的共性消除了时代的隔阂以及可能由此带来的陌生感,因此,对于文中所记述的事情和抒发的情感,学生凭借自身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经验,完全可以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如果还停留在文章叙的事和抒的情上,即单纯纠结在言语内容上,显然是无法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的。但是,这些平平常常的经历,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感人至深,却是学生道不清、说不明的,这无疑给学生提供了极好的学习言语形式的机会。当文本的言语内容与学生的认知不存在落差时,我们就应该把教学的关注点和侧重点转移到言语形式和言语经验上,从中挖掘文本的“学习”价值。下面是笔者教学《我的母亲》一文的教学片段:

师:平常事,因为其“平常”,往往是很难写得感人的,但本文的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感人呢?让我们探究一番。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

生1:我们小组认为这篇文章选材比较好,虽然选的都是些很细小的事例,但却给作者童年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写“我”背书背不出挨父亲打,母亲在一旁一边流泪一边喊“打得好”这件事,把母亲既疼爱孩子又严格要求孩子的矛盾心理描写得很充分,我们读了以后觉得很像自己的母亲,因此很能打动我们的内心。

师:是啊,好的选材正是这样,写的虽是别人的母亲或父亲,但是我们却能从中读出自己的母亲或父亲的影子。这就是在个性中写出了共性,这就是选材的典型。这样的选材很值得我们学习。

生2:我觉得作者选材固然很好,但是如果不能抓住选材中的细节,也不可能做到感人。

师:哦,你的意思是说,叙述感人的事例,尤其要善于抓住细节来描写,是不是?很好。那么,你们小组认为作者是通过抓住哪些细节描写来使文章感人肺腑的?

生2:“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地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这是我们大家在现实生活中都曾经历过的细节,它是一个很能打动我们内心的细节,在这里我们读出了母亲对“我”的心疼。

师:其实刚才那位同学所举的母亲既流泪又喊“打得好”的例子,也是一个典型的细节。其他组的同学能再举出几个例子吗?

生3:“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到滴答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这里从“我”的感受角度描写了母亲的汗珠和微微的呼吸声,写得很细腻,既写出了母亲的勤劳与拳拳爱心,又表现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与心疼。这个细节让我体会到真挚的母子情。

师:是啊,好的细节是对感情最直接、最朴素和最真实的再现和诠释,在平时的写作中,我们也要捕捉这样的细节来描写。

……

师:刚才大家围绕细节描写,联系文中的具体内容谈了自己的感受和看法,那么怎样进行细节描写呢?这篇文章有没有教会你一个方法?

生4:我觉得进行细节描写,要从人的感受角度去描写,这样才能写出自己的感情,这样才能打动人。

师:很好!这位同学发现了一个进行细节描写的角度。其实人的感受不仅是描写的角度,也是描写的内容,或者是描写内容的深化,细节描写如此,其他类型的描写也是如此。请你继续说。

生4: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儿子上进。”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母亲的理解,理解了母亲……(语塞)

师:理解就是感受的深化。这位同学的意思是说,感受了,理解了,我们才能写出感受,才能写出理解;感受深了,理解深了,我们才能写得细致真实,对吗?(生4点头)……细节浓缩的是自己的感受,细节聚集的是自己的理解,写细节就是在写自己的感受,写自己的理解。请大家静思几分钟,你能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出这样的细节并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描述出来吗?

(学生静思,后动笔)

生5:下雨天,我躲在爸爸的雨披里,听见雨打在雨披上“啵啵”地响。我的手搂着爸爸的腰,脸贴着爸爸的背,清晰地听到了爸爸有力的心跳,“咚,咚,咚”,像擂起的战鼓。爸爸顶着风雨,用尽全身的力气骑上一座很高的桥。聆听爸爸的心跳,我第一次感受到父爱的沉重,也第一次明白了父亲的责任。

生6:那天很热,我放学回到家。妈妈看到我大汗淋漓的样子,马上拧来湿毛巾为我擦汗。我仰着头,闭着眼,享受妈妈细致入微的关心。洁白的毛巾,软软地,轻轻地,慢慢地在我脸上移动,丝丝凉意从我的心头袭过,我的心顿时清静下来。睁开眼,我看见妈妈的鼻尖上有一滴汗珠。那一滴汗珠,像露珠一般晶莹。

……

由课内到课外,由言语内容到言语形式,笔者一步步引领学生思考、理解和体验,最后再给学生提供言语实践的机会,改变了纠结于“写了什么”的一般做法,紧扣“怎么写”而展开,给学生提供了真正学习和实践言语的空间。

南开大学徐江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学语文教学“无效”的根源:“语文教学其实存在两个基本问题——该教的教得不太好,不该教的教得又太多。”“该教的”和“不该教的”涉及的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什么是“该教的”,什么是“不该教的”,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而定,即学生能读懂的、能掌握的、会运用的,就是“不该教的”;学生读不懂的、不能掌握的、不会运用的,就是“该教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对教学内容选择不当,其后果必然是使课堂教学脱离“学习”的本质。从这个意义上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不在于“怎么教”,而在于“教什么”。教师如果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揣摩,就能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之中发现学生有待“学习”的内容,如此,才能使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之旅。(责编 周翠如)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线性代数课程学—研—用教学内容及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