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如何通过课后反思促进专业成长
2013-04-29陈红梅
陈红梅
【关键词】课后反思 专业成长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B-0054-02
新课程改革提倡每一位教师都要学会自我反思,都要做一名反思型教师。反思型教师会经常回顾、重建、重现教育教学现象,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和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批判性的分析。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教学中的反思具有监控性;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那么,什么是课后反思呢?课后反思指的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课后反思从整体上来说就是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具体而言,可以从反思教学目标、反思教学过程和反思教学效果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反思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的第一个环节,是一节课的纲领,对纲领认识不清或制定错误注定要打败仗。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三个维度的素养——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对教学目标的反思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是否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最高基准点。教师不应该把所有的备课时间都花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手段的选择上,而首先应该考虑教学目标的制定,这样才不会使整节课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样的课堂才能“有形有神”,才能吸引学生,才能达到高效。
2.是否准确认识教学目标的概念
教学目标不是教学目的,更不是“要点”“知识点”。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有对目的进行具体细化后,即提出达到目的的手段、时间以及检验目的的工具、步骤后,目的才会变成目标。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是在具体情景下学生行为变化的结果,是用“学生学会了什么”的说法来表示的。例如“让学生掌握本课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课文及赏析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这些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目的,都不能直接作为教学目标,因为这些要求只有在具体细化后才能转化为学生学习预期所能达到的结果,才能作为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否指向学生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前,分析学生实际,因地制宜制定教学目标是关键。单纯的“培养学生……”“教会学生……”“使学生掌握……”等教学目标,显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目标的制定应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掌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明确学生能做什么。在教学设计中,要摆正教与学的位置,设计教学目标时应以学生的“学”作为出发点,以学生作为行为主体,这样才能使教学目标成为教学实施的指南,才能使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
4.教学目标是否可观察、测量、评价
教学目标设计应该清楚明了,对学生学习有明确的指导作用。“学习”“认识”“了解”“理解”“掌握”“运用”“体会”等要求,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达到或不能达到、其中每一个要求要经过哪几个阶段或层次,都很难操作、观察和测定。例如,“理解和掌握某一写作方法”只是一个抽象的目标,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不能这么笼统地描述,而应具体明确学生“理解”“掌握”到什么程度,会“运用”到什么样的水平,是“熟练运用”还是“灵活运用”等。如笔者在《背影》的教学中是这样设计教学目标的(见下页表一):
这一目标设计将学生内在心理变化过程与外在行为表现结合起来表述,显得具体明确,既发挥了教学目标对教学实践的具体引导作用,又便于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观察、测量和评价。而最后一项活动的设计,让学生选读、体味一篇或几篇写父亲的散文,可以让学生将在前几个教学环节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加以运用。此时师生若能一起回忆各自父亲对自己的关爱,并用饱含真情的语气进行叙述,将会营造一种浓浓的父子深情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让学生选择那些铭记于心的生活片段记叙出来,就可以达到认知、情感、技能等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二、反思教学过程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是对话,是师生以教学内容为媒介,通过课堂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因此,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主要围绕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要素的互动和各自状态而进行。
1.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我—你”的关系;教师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形成的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与学生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者未发生教学,这种教学只能是无实质意义的“假教学”。
2.反思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探究有无意义和效果,也应在反思的范围内。当前,有的探究性学习只停留在问题的探究上,只要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几个学生立即围成一团分组讨论,不管小组成员的组合是否合理,也不管问题是否有讨论的价值;待几分钟后,教师击掌几下,学生的讨论戛然而止;再由小组中的“老面孔”——学优生发言。至于其他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讨论时是否真正心到、神到、力到,是否真正学会应该学会的方法、技能、知识,都不得而知。这种“神散形未散”的“伪探究”掩盖了个性之间的差异,甚至剥夺了部分学生独立思考、质疑、发言的权利。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本课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让学生的视角从狭窄的思维中解放出来,提供更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中的各种问题,不断尝试,不断探索,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3.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因材施教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跑得快”,中等生“吃得好”“跑得动”,学困生“吃得了”“不掉队”。因此,无论是情境的创设还是内容的呈现,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释疑解惑,均应“为了一切学生”,试图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地开展教育活动。因为教学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创设条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4.反思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组织
课堂组织的反思是课后反思的重中之重。它包含课堂环境条件(或是课堂氛围)是否让参与教学活动的人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教学能否提高、增强人的活动能力,教师的教学激情是否高涨,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否高亢,怎么样才能创造既有舒适感又有生活情调的高雅活动场所等内容。同时,内容怎样处理,顺序如何调整,语言怎样运用,教学手段如何利用,课堂结构如何布局,学生兴趣怎样激发,师生互动交流平台怎样构建等内容也应得到思考。
课堂组织反思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提高教学质量。其中,教学方式与手段的选择是课堂组织方式的重要体现。如何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应考虑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施教对象以及是否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的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教学方法是否适合不同的课程性质和内容;②教学方法是否适合不同的施教对象;③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
三、反思教学效果
一节课下来,教学效果是超乎所想,还是基本满意,或是不尽人意,教师自身在不同程度上是有所觉察的。一节课可能会因为教师一个有趣的开头而气氛活跃;可能会因为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而情趣大增;可能会因为实施了一种新的教法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可能会因为教师讲得太多、学生做得太少而索然无味;因为一个环节的疏忽而开了小叉走了弯路等。然而,不管得与失、成与败,都值得教师好好地进行记录与反思,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考虑更周详、操作更自如。
课堂教学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要科学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个人素质、学生学习能动性及教师课堂教学技艺的提高。为此,教师必须学会反思,通过反思反观自己的教学目标设计,思考自己的教学过程,衡量自己的教学效果,从中总结相关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课堂教学,实现专业素质的提升。
(责编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