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发展纵横谈
2013-04-29蓝绍敏范金袁小慧徐研王树华
蓝绍敏 范金 袁小慧 徐研 王树华
编者按:从区域共同发展到区域协调发展,江苏区域发展的品质不断提升。新形势下,如何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我们编发一组专论,从产业结构、优势互补、极化带动和长效机制等角度进行交流探讨。力求虚实结合,有所启迪。
调优产业结构 提升发展质量
在区域协调发展中,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后发地区,我们始终面临着扩大经济总量和加快转型升级的双重任务、发展要素趋紧和增长方式粗放的双重压力、加快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责任。只有不断调优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后发崛起,实现跨越。
一、坚定不移用增量调优产业结构。当前,宿迁经济总量仍然较小,还处在靠增量带动增长、靠增量优化存量的发展阶段。实现扩总量与调结构互动双赢,最有效的抓手就是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我们将深化“双轨并行”的招商模式,不断强化以开发区为主体的专业招商力量,提升市直招商协作组的联动水平,充分发挥专业招商与全员招商“双轨并行”、多线作战、专群结合的招商优势,确保年内新引进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400个、新开工250个、竣工150个、竣工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亿元。
二、坚定不移用培大调优产业结构。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客观要求,也是增强经济综合实力的关键所在。我们将把培育大企业大集团作为产业发展的龙头,围绕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企业5家、超50亿6家、超30亿10家的目标,突出企业上台阶、上市和科技创新以及兼并重组三个重点,聚集一切资源、聚焦一切政策、聚合一切力量,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宿迁背景的大企业大集团。
三、坚定不移用集聚调优产业结构。产业集聚是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范围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这种集聚和集中可以形成产业综合竞争力和规模效益,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我们将牢固树立“抓集聚就是抓发展、抓集聚就是抓机遇、抓集聚就是抓特色”的理念,抢抓国家、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有利时机,深入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计划和新兴产业千亿计划,推动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产业结构从一般加工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为主迈进,确保年内四大支柱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700亿元、新兴产业销售收入突破600亿元。
四、坚定不移用创新调优产业结构。作为后发地区,宿迁要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决不能走先传统产业再新兴产业、先污染再治理、先做产品再重质量、先粗放型增长再集约型增长的老路,必须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以科技创新助推“弯道超越”,努力走出一条生态环保、绿色增长、创新驱动之路。我们将坚持走研发促进创新的道路,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引导作用,以“三站三中心”申报为抓手,鼓励和推动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确保年内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2%。坚持走人才引领创新的道路,按照“宁愿少修一条路、少造一座桥、少盖一栋楼,也要挤出更多资金用于人才队伍建设”的理念,完善政策环境,打造人才特区。
五、坚定不移用改革支撑产业结构调优。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以资源配置模式相应的改革作支撑、作保障。针对创新资源缺乏、用地需求上升、融资渠道有限等现状,我们将抢抓宿迁被列为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市的机遇,进一步改革资源配置体制,在科技创新、用地保障、金融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先行先试、探索新路,努力使改革这一宿迁最大的红利发挥持久优势。
(作者系中共宿迁市委书记)
强化优势互补 缩小区域差距
江苏“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把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深化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三大区域优势互补、互动发展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全面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这标志着江苏区域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着眼于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差距发展的现实,必须充分发挥区域内部优势,紧紧抓住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谱写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
一是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各区域应根据自身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等,明确自身的区域定位和比较优势。苏南地区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应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苏中地区充分发挥承南启北、江海联动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生物医药、港口物流业等产业,深入推进沿江开发和沿海开发,促进苏中全面融入苏南经济板块。苏北地区应充分利用低成本优势,加强南北共建园区建设,大力承接产业转移,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苏北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中之重。
二是深化区域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避免区域间恶性竞争。各区域在追求内部经济发展的同时,应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深化区域间专业化分工,加强区域间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的互助与协作,避免追求短期利益而造成不合理的恶性竞争,协调好区域间的利益关系,寻求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三是消除区域间要素流动障碍,提升要素市场一体化水平。从体制上消除人才、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促进区域间要素市场统一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趋势所向。通过建设用地指标在地区间的再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项目用地计划“点供”比例,对鼓励发展、达到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等重大项目,由省“点供”用地指标。打破户籍制度、教育制度、住房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对人才流动的约束,在大力培养和用好区域内人才的同时,深入实施区域间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建立政府与金融机构沟通协调机制,搭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加大对民间资本和区域外资金吸纳力度。
四是加强省级政府规划引导,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当前,各区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产业规划、资源配置、政策制定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各市县政府,从而造成区域之间产业分工格局不尽合理,布局分散、产业同构、产能过剩等现象依然存在。所以,在贯彻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应从区域整体发展要求出发,加强省级政府的统筹规划和科学引导。同时,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加大“四项转移”和“五方挂钩”,继续推动“南北园区共建”,缩小公共投资在各区域之间的分配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
五是进一步融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推进跨区域协调发展。将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纳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之中,加强交通、科技、人才等多方面的区域合作,推进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通过长三角地区高速铁路网、城际轨道交通和机场等建设,形成沿江城市与沪宁杭“一小时都市圈”的同城效应,扩大分工与协作范围,在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促进区域经济的优化布局,推进跨区域的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增强极化带动效应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条件较好的重点地区通过率先实现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形成强有力的经济增长极,辐射带动邻近地区发展,是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趋势、实现区域共同发展的现实选择。近年来,徐州抢抓省委、省政府实施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战略机遇,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和社会转型,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三年全省第一,增长后劲和对苏北发展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通过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增强了发展的内生动力。
转变发展观念,牢固树立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理念
徐州是江苏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一黑(煤炭)、一白(水泥)、一杆枪(卷烟厂)”是徐州传统工业的典型写照,旧有“进了徐州府,先喝二两土”之说。近年来,徐州加快转变思想观念,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成为徐州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的主要动力,推动了经济总量由小转大、产业层次由低转高、城市功能由弱到强、生态环境由灰到绿、人民生活由安居到宜居“五个转变”。
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动力,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注重突出创新驱动,大力实施传统产业加速调整、高新技术跨越发展、创新型经济培育计划,加强协同创新,努力实现产业规模、科技含量、产品附加值、品牌、节能减排、竞争力“六个提升”,注重调优经济结构,通过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徐州正在加快形成集聚扩散效应显著的淮海经济区商贸物流金融中心。注重做优发展载体,加强“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平台打造,推进省级开发区和各类开发园区建设,切实增强承载发展的能力,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徐州作为江苏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通过精心修编市区3037平方公里城市总体规划,推进城市形态由单中心、高集聚向多中心、多组团发展。按照精心精细精致精品理念,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完善。通过积极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充分发挥徐州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快融入长三角步伐。
把绿色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生态转型
在实践中具体做到“三个结合”:把生态再造与挖掘发展潜力结合起来,用好采煤塌陷地宝贵财富,推进采煤塌陷地置换建设用地指标,破解转型发展的要素制约,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大力推行绿色经济的生产方式,大力推行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消费模式,大力推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把生态修复与增创发展新优势结合起来,大力实施显山露水、进军荒山、精品园林、还绿于民等生态工程,全市森林覆盖率31.8%、居全省第一,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绿色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徐州的靓丽名片。
(作者单位:中共徐州市委政策研究室)
构建区域协调 发展的长效机制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必然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关系到“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统筹区域发展的关键,在于建立起能够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的长效机制,以培育和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永续动力。
建立制度化的行政协调机制。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区域发展的差距问题,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力量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一是构建制度化的政府磋商机制,省级政府要做好各市、县之间的协调工作。二是营造彰显公平竞争、机会均等的区域发展环境,坚决取缔不利于公平竞争、分割市场的地方政策,建立区际要素资源自由流动的市场环境。三是制定和完善有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调控政策。通过实施差别性的政府采购制度、特殊的金融扶持政策、规范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等,构建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内生机制。
强化兼具效率公平的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利益问题是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核心问题,这关系到各级政府的财税收入和行政权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不能简单采取“劫富济贫”的做法。这是因为,区域之间的互助机制、合作机制、扶持机制不大可能在一方利益向另一方无偿输送的背景下长期得到延续。为此,应该在充分尊重各方不同利益的基础上,通过利益分享和利益补偿机制使各地都能从区域合作中获得好处,取得共赢局面。“利益分享机制”更强调效率,即鼓励各方在竞争与合作的基础上,来获得自己应得的那份利益。而“利益补偿机制”更强调公平,其主要目的在于缩小产业差别所带来的利益差别,减少区域产业同构化的冲动。
完善规范高效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既可以增强欠发达地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又可以通过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本区域对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吸引力。要充分考虑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之间、各市县之间的财力差异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重新核定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规模和方向,构建财政转移支付新的制度规范。要把欠发达地区作为扶持重点,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尽快使欠发达地区的科学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等公共服务设施向苏南地区看齐,让居住在省内不同地区的人民都能享受到大致相同的公共服务,共享江苏经济快速发展成果。
形成渐进有序的产业转移机制。产业的有序转移,不仅有利于苏中、苏北等欠发达地区加速其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苏南发达地区经济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分工格局。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和科学承接,必须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一是要尽快制定产业跨区域转移的专项规划和促进产业跨区域转移的配套政策;二是各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产业转移中突出自身特色、找准定位,建立起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长期协作关系;三是要鼓励和引导骨干企业转移,从而带动相关配套企业转移。在产业梯度转移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环境保护因素,杜绝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构建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破除一切不利于生产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废止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等各种分割市场的规定。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特别是要破除限制劳动力流动的户籍制度和不均等的公共福利制度,鼓励劳动力在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双向自由流动,由此来促进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收敛。
(作者单位:省社会科学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丁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