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几点体会
2013-04-29刘艳春
刘艳春
摘 要:多媒体教学可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多媒体能把生动的图像和优美的声音展现给学生,具有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信息传输质量高的优点。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激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兴趣;能力;效率;化学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许多实验无法在课堂中完成,如微观粒子的运动和变化、大型化工生產的工艺流程、一些难度大甚至危险的实验等。而初中的化学实验大多在试管中进行,计算机的应用可以弥补班级教学中可视度的局限性,并且还能把生动的图像、清晰的文字注解和优美的声音展现给学生,具有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信息传输质量高的优点。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激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总结以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究知识的内在动力。在化学课中,若恰当地利用投影、录像或计算机等媒体,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资源,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观其境、闻其声、耳目一新,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如第一节化学课让学生观看课件录像:高山流水、汽车奔驰、基因解谜、克隆技术、纳米材料等,视频导入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如讲“分子”时,这些微观的粒子比较抽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看模拟动画分子运动,彩色动画不仅模拟分子运动的过程及条件,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从形象的感知做出理性的判断。
二、增加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计算机的特点是速度快、容量大,为此我们可以针对教学特点设计制作课件,这样有利于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效率。如在实验复习过程中,对于一些实验仪器的规格、用法,学生在新课学习中留下的记忆已经模糊,复习时很有必要重新认识。教师如果重述实验仪器的制造、用途和用法,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会引起学生的厌烦;如果制作实验复习课件,即可增大课程容量,又缩短了复习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常用的化学仪器可分成若干组,构成实验专题,用录像分别展示各仪器的操作方法及注意的问题,然后精选不同层次的实验题做成多媒体课件。首先在屏幕上显示各种仪器,让学生按题目要求选择需要的仪器,然后按步骤用鼠标拖拉进行组装拆卸,如果违反操作规程,计算机会及时提示。实验搭配好后,可选“开始试验”按钮,计算机会简单模拟出气体流向、实验现象、实验原理等。这样,用几分钟的时间就解决了一个专题的复习,这在传统教学中至少需要半节课。在整个复习课中学生始终带着积极的情绪来学习和思考,由动手动脑到产生兴趣,记忆深刻,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增强实验效果,提高观察能力
目前做化学演示实验所用的仪器多为试管,一个明显的实验现象,也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观察清楚。一般我们采用的方法是拿着试管下讲台走两圈,这样就浪费了很多学习的时间。若把这些实验用投影仪放大或进行实物投影,既能让学生清楚看到实验的全过程,又能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如讲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何不用稀硫酸时,在投影仪上做对比实验:在两个都盛有大理石的培养皿中,一个倒入稀硫酸,一个倒入稀盐酸,可以在大屏幕上清晰地看到倒入稀硫酸时一开始有气泡,一会儿气泡就没了,而倒入稀盐酸时气泡一直比较均匀,可以很容易得出结论。在演示实验的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是实验观察,只有观察全面、准确,才能使现象分析有据,得到正确结论。因此,在演示实验的教学中,首先应保证演示时现象明显、视觉清晰,实验的关键处制成模拟动画,重复播放,以增强视觉效果。通过这种有目的的观察引导,可避免学生观察时的盲目性,提高了观察效果,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充分感知材料,突破重点难点
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以感知为基础的。多媒体教学能为学生提供大量而合乎实际的直观的感性材料,学生自此开始自己的认识过程。关于微观概念,学生没有感性认知,如果我们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录像、投影、动画等把这些粒子变成形象的实体,为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提供了有效的素材,促进了大脑皮层各种联系的形成。如讲“原子的构成”时让学生观看flash动画:几个粒子围绕居于中心的球体高速运动。上述实验可以形象地说明化学反应的实质,便于学生理解化学原理,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是人机交互、声画并茂的新模式,具有形象直观、增强记忆、拓宽视野、交流反馈等优点。所以,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化学教学整合的教学,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