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
2013-04-29曾小会
曾小会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必须要讲究教学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出发,对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教学主线;多媒体;课外活动
新教材推广实施以来,传统陈旧的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越来越无法适应新教材的教学需求,无法与学生特点以及新课标的基本思想相符合,很难实现教学目标。所以,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以下是本文对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策略的几点探讨。
一、突出教学主线,精简教学环节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采取以下教学模式:出示课题、介绍作者和文章背景、教师范读、学生朗读、教学生生字词、划分段落、从整体上分析文章、概括中心。有些教师每节课都采取这种方法进行教学,不肯漏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实际上,这种面面俱到的教学方式往往只能起到蜻蜓点水的作用,甚至还挤占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创新的时间与空间。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千篇一律,缺乏一定的新鲜感,学生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久而久之,容易对语文产生厌倦感,影响学习兴趣的提升。因此,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突出教学主线,采取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使用吸引学生眼球的亮点,并注重教学环节的简化,特别是对于那些浅表性的活动应该大力删减,一改传统教学中呆板滞后的教学状态,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只有激活学生流动的思维,才能引发创新的火花。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如果真的听懂了,他们的思维将会向纵处和深处展开,如果此时教师还在喋喋不休地讲解,对学生的思维来说是一种羁绊,就会影响他们创新思维的顺利拓展。
二、利用好多媒体,激发学生情感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体会到文字中饱含的情感信息,从而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融入文章的情感世界中。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圆明园被毁掉之前的宏伟艺术,然后再展示圆明园被毁之后的图片,通过鲜明的对比,深深触动学生的灵魂,激发了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让他们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三、组织课外活动,联系课堂内外
语文教学仅靠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而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联系课内与课外,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课外活动中,这样既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又反过来补充了课内知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趋向于儿童,他们喜欢各种游戏和活动,因此,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这样的空间与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乐趣,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语文的自信心,最终让小学生更好地巩固和应用所学语文知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深入学习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注重让教材内容满足学生实际需要,通过营造轻松、愉快和融洽的学习氛围,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手段,让语文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国花.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自主学习[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版,2010.
[2]姜雪芹.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中旬刊,2011.
(作者单位 贵州省湄潭县湄江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