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经典文本《中庸》的中道内涵解读

2013-04-29吴涯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3年7期
关键词:中道中庸儒家

摘要: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的《中庸》,蕴涵着中道内涵。它既是一个哲学范畴,也是一种伦理学说,还代表了一种思想方法;它以事物整体的和谐,以实现矛盾的协调统一为目标,成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它既是事物运行的客观形态,又是儒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折两用中”的方法论体现。

关键词:儒家 《中庸》 中道 内涵

“中庸”一词由来已久,《中庸》文本流传至今。可何谓“中庸”,虽版本众多,但很难让人信服。惟有再次细细咀嚼《中庸》,对“中庸”进行考释,方能更好地悟中庸之道,扬中庸之德,用中庸之法。

一、《中庸》文本及“中庸”内涵

《中庸》是儒家重要经典,它原是《礼记》的篇目之一,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南宋朱熹将它们与《论语》、《孟子》合成《四书》之后,其地位更加突出,既是儒家诸经的普及读物,也是诸经的代表作。《中庸》选自《礼记》,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在孔子以前,已经有了中庸思想的萌芽。《尚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子。如《盘庚篇》的“各设中于乃心”、《吕刑》“罔非在中”、《诏诰》、《洛诰》的“时中”、《酒诰》的“作稽中德”等。相传《中庸》是子思的著作。现存的《中庸》则为《礼记》中的一篇。冯友兰先生曾经认为,在子思的著作中,可能确曾有一篇名为《中庸》,《礼记》中的《中庸》,发挥了子思的思想,却并非一个人的著作,也不是一个时期的著作。“中庸”之“中”就其实质,应从三个层面加以剖析。一是被抽象、升华为哲学范畴,主要指人的主观认识和行为与事物的客观实际相符合,从而达到一定的预期目标。二是指一种基本方法或基本原则,如程颐曰:“不偏之谓中”,“中者,天下之正道”(第一章 纲领)又如朱熹曰:“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朱熹《中庸集注》解题)三是作为用于表征人的行为质量的形容词,即中正、正确、得当之义。宋代陆九渊曰:“中之为德,言其无适而不宜也。”关于“庸”,历来有两种解释。其一是作为运用解。《说文》讲:“庸,用也。从庚,更事也。”《庄子·齐物篇》也曰:“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电。”这是“庸”字最常见之义,庸即用。其二是作为常理理解。《尔雅·释诂上》说:“庸,常也。”程颐云:“不易之谓庸”,“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也曰:“庸,平常也。”可见,“庸”的涵义,就是平凡、平常、平易可行,而又无可改易的一定之理。通过对“中”、“庸”一一分析,我们对“中庸”一词有了大体的把握。

“中庸”一词,语出《论语·雍也》。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做得到。对“中庸”的释义东汉大儒郑玄在《礼记·中庸》释:“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宋代程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第一章 纲领)朱熹解释说:“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朱熹对“中庸”的解释,体现出其理学的实践性特征。这些不同的释义,都从某一角度对“中庸”进行了定义,有其正确性。特别是朱熹将“中”“庸”二字合二为一,视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加以把握是对“中庸”理解的重大突破。在《中庸》中蕴涵“适中”、“适度”、“中和”思想正是合乎天理人情的天道。它兼容制衡的思想特征,要求达到一种天、地、人三者和谐统一的境界,在天、地、人三者之间找到一个和谐的制衡点,这个制衡点正是我们制定、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行动指南和科学依据。中庸作为一种科学的理性精神,主张通过认识事物两端来把握“中”道,既反对偏激又反对保守的做法。这一思想将有助于我们摆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关系,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

二、《中庸》文本 之“中道”解读

《中庸》全书集中讲述了性情与封建道德修养,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文本体现的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咀嚼《中庸》,方知其味。细读《中庸》一书,就不难发现通篇讲述的是诚意和正心,认为这两者共为修身之前提,而这正是孔子思想,也是儒教的核心。我们在完全尊重《中庸》文本的基础上,认为《中庸》之 “中庸”是以正确性为内在精神,以恰当与适度为标志,以事物整体的和谐、以实现矛盾的协调统一为目标,具有中道的含义。它既是一个哲学范畴,也代表了一种思想方法;它既是事物运行的客观形态,又是儒家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是“折两用中”的方法论。应该说,为适应中国封建政治格局的需要,中庸以修养自身道德品性为基础,从一个具体的层面展现了从注意诠释个体道德品质向注意儒家伦理意蕴的历史发展转变。

(一)中庸之道

在《中庸》文本中,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这就是说,中庸是一种美德。那么,中庸究竟是一种什么伦理行为之‘中呢?原来,人的一切伦理行为,说到底,无非两类三种:一类是不遵守道德的行为,既所谓“不及”;另一类是遵守道德的行为:过当遵守道德的行为,即所谓“过”;适当遵守道德的行为,即为“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纲领)并指出“中”与“和”就是中庸之道,是天下人们共行的普遍原则,是宇宙中最根本、最普遍的法则。中庸不是折中主义,而是合适主义。文天祥在《宋元学案》卷八十八卷指出:“中庸……圣人之久于其道,亦法天地而已矣。”他又将中庸之道进行了拓展,由此突出强调了原始儒家所固有的天人合一观念,即人性是天所赋予并认可的,人性从本质上讲无法同天性相疏离。一方面,天在创化过程中将其本性赋予宇宙中的人;另一方面,人不是被动地接受天的恩赐,而是通过以修养自身道德品性为基础的修道和教化活动,去彰显和弘扬天道,进而主动地承担起宇宙转化的使命。提倡中庸之道,就是要提倡以诚待人和以礼待人,不为偏激,不为拘泥,寻求适度、适当;中庸之道是中正之道。一要不偏不倚,二要无过无不及,控制好合适的程度。

中庸不仅是宇宙万物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对人的基本的道德要求和最高的道德境界,这是中庸的第二层含义,即中庸之德。子思开始杂引孔子之言集中阐述君子要达到中庸之道所要求的理想状态,必须具备智、仁、勇三达德。其中第4章至第7章专述“智”的问题。细读《中庸》文本,我们不难发现,全文至少有六处反复强调中庸之难,如“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第三章),“道其不行矣夫!”(第五章),又如“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第九章)。我们认真推敲研究《中庸》,仔细体会把握,寻求和两种极端完全不同的最优解。中庸之德的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培养具有至仁、至善、至诚、至德、至圣理想人格的理想人物。通过对《中庸》文本的解读,我们可以将中庸之德概括为诚德、仁德、智德、勇德,其中,诚德是中庸之德的最高层次,仁、智、勇三德是中庸之德的具体体现。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博大精深的重要体现,其中折射了折衷、权变的理性精神与人际和合、天人和合及身心和合的有机统一。

(二)中庸之法

在《中庸》第六章说“折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认为做人应讲厚道,注意与人为善,以诚、以宽、以礼待人。要具有不计较个人得失恩怨的广阔胸怀,能够容纳各种不同意见,团结甚至是反对自己的人,共同把事情办好。讲中庸之道的人,决不偏听偏信,在处理问题时,总要注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然后经过分析研究,作出正确的处理。《中庸》不同于其他经典的是它强调人们通过自身的约束力用道德修身养性。而慎独则强调人们尤其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注意对自己的约束。就算别人听不见,看不见,也不可以做违背道德的事情,做到儒家所提倡的至诚、至仁、至善、至圣。在儒家伦理中,“仁”为五常之首,既可以理解为一种道德品质或德性,又可以说是一种规范,一种常则。道德品质则是道德原则规范在道德主体身上的体现,是通过道德主体的行为和思想意识所体现出来的,道德倾向。中庸倡修养自身道德品性,明确提出人们应当善于反省自己的行为,正所谓“吾日三省吾身”,要懂得如何进行自我反省与教育,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更正。忠怒宽容是让人们学会互相体谅和关心,时刻为别人着想,善于宽恕别人的错误,并做到体仁而行,并行而不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至诚尽性是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之一。

中庸之道、中庸之德、中庸之法,三者交互,“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乃《中庸》之“中庸”之真谛。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愠不火,不急不躁,执两用中,方为人生诗意存在的根本。它从产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地解决社会各式各样的矛盾,在不疲倦地,无休止地做着调和社会矛盾的工作。即使在当今时代,中庸思想仍不仅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与价值准则,而且也为和谐社会理论注入了新的内涵,它必将为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特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锦波.“实”而“中庸”——试论朱熹关于“中庸”的解读[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12).

[2]钱世明.说《大学》《中庸》[M].北京:京华出版社,1999.

[3]吴涯.《中庸》之“中庸”三维度释义[J].经济研究导刊,2011(4).

猜你喜欢

中道中庸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中庸自明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禅活
静淡
观茶
人生棒喝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