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狄更斯小说的道德训诫研究

2013-04-29王孟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3年7期
关键词:挖掘狄更斯主题

王孟

摘要:英国文学自产生伊始,道德训诫始终是其一大文学主题,在诗歌、戏剧以及小说中都有体现。从最初的宗教说教小说,到后来的个人道德训诫小说,再到社会道德训诫小说,始终贯彻对这一文学主题的表现。而作为19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也承袭了这一传统,在其小说中,不仅表现道德训诫主题,塑造道德人物形象,而且还展现了自己的道德理想。本文以小说创作主题为出发点,对狄更斯小说中的道德训诫进行挖掘和研究。

关键词:狄更斯 道德训诫 主题 挖掘

“训诫”一词,相当于“说教”一词,带有浓厚的宗教伦理色彩,所以,道德训诫也可以称之为道德说教。而在西方文化中,说教色彩最浓厚的文学作品当属基督教的《圣经》,这部对西方道德生活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宗教经典,在中世纪欧洲文学中盛极一时,而自此伊始,欧洲文学便被打上了鲜明的道德训诫烙印。这种道德训诫,实际上是宣传道德思想和行为规范的一种方式,是建立于主观意识之上,对社会进行道德衡量和评价,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树立人们善良正义的道德观念。而文学作品中的道德训诫通常带有作家主观性的道德愿望和时代性的道德烙印。

一、狄更斯小说的道德训诫主题

道德训诫作为英国文学的传统主题,在十八世纪英国小说家的每一部作品中都有所体现,而承袭了这一传统的狄更斯也不例外。这位十九世纪的英国小说家对其所处时代的社会问题有着清晰的洞察,他清楚地看到了由道德问题导致的社会矛盾,包括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人们的残酷无情、自私自利以及没有同情心等,对此种种,狄更斯都予以了不同程度地揭露和批判,并以此来警示世人。

比如,狄更斯后期作品《荒凉山庄》,虽然小说始终以法律事件为主线,并被认为是批判英国法律界的作品,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有着非常浓厚的道德训诫色彩。《荒凉山庄》以贾迪思控告贾迪思案件为情节主线,以埃丝特·萨默森的身世之谜为情节副线,通过对案件牵涉到的一系列人物描写和刻画,出现了一批善恶之人,善良者如加迪斯先生、埃斯和乔治,邪恶者如德洛克夫人和霍尔斯等。狄更斯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品格的刻画,深刻揭露了善良的正义、邪恶的卑劣,最终以善恶有报的结局为读者呈现一幅社会道德百态图。

此外,作为社会批判小说的《艰难时世》也向读者呈现了更加深刻的道德意蕴。该小说描绘了当时英国一种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功利主义,这种功利主义哲学给当时社会和个人都带来了巨大灾难,道德被掩盖于功利主义的面罩之下,变得道貌岸然、虚伪无情。作品中的主人公路易莎就是这种功利主义社会的牺牲品,他自小便被父亲灌输事实哲学,要求她一切以事实为依据,用事实说话,不许夹杂个人感情,不许有不切实际的梦幻和理想爱情。在这种事实教育和哲学的教导下,路易莎无奈之下下嫁于资本家老头庞德蓓。尽管他们之间没有真正的爱,但是庞德蓓却能让她的弟弟拥有一个好职位,满足父亲的心愿,在这些有利事实的面前,她最终选择牺牲婚姻幸福。但是,这种功利主义下的婚姻却让她陷入痛苦之中。可以说,狄更斯对功利主义的批判是尖锐的,作者通过小说告诫人们这种只求功利而毫无人情的社会关系是不道德的,是无法带给人们幸福的。

狄更斯的其他小说都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体现了道德训诫的主题,有批判自私自利,赞扬助人为乐、公平正义的《尼古拉斯·尼克尔贝》;有揭露和批判统治阶级罪恶,赞扬仁爱精神的《双城记》;还有描绘个人奋斗,展现自强不息、艰苦朴素的道德品格的《大卫·科波菲尔》等等。仔细阅读这些作品,我们不难发现,狄更斯一直将道德训诫作为其小说创作的主题,这无疑是对英国传统道德训诫主题的承袭。但更为重要的是,狄更斯的小说真实而又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的历史现状,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和批判性。

二、狄更斯小说的道德人物形象

钱钟书在其《文学原理——发展论》一书中,就曾对文学和道德之间关系进行过探索性论述。他指出:“文学的道德探索和理想的人的道德探索往往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旧的道德规范已不能满足新的社会关系运动,于是社会先进人物提出了新的理想人物的主张。”应该说,这种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不同时代道德人物的不同要求的理念,各个时代的作家作品中都有一定的体现。在英国的传统小说创作中,小说家通常会利用塑造人物来传达道德信息,借以启发和约束读者的道德思考和行为。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十八世纪英国小说家们所塑造的道德人物形象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充分体现了当时的道德观。

而对于后世小说家狄更斯来讲,他继承了传统小说以人物形象传达道德信息的创作方式,但他作品中的人物有着明显的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烙印。纵观狄更斯所有作品,到处充满着形象饱满的道德人物,自私者、伪善者、高尚者,等等。在所有的这些人物身上,狄更斯始终贯彻着道德训诫的原则,通过对这些道德人物的塑造,表达作者深刻的道德训诫思想,颂扬美德,抵制邪恶。

比如,作品《奥利弗·退斯特》中的主人公奥利弗,就是一位虽然饱经苍生、历经磨难,但是却有着非常优秀道德品格的典型道德人物。奥利弗从未接受过正规教育,但是从小就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同情弱者,为在贫济院历经种种折磨的幼年伙伴迪克之死而伤心不已。他有着很强的正义感,诚实守信,即便遭受强盗的毒打和恐吓,也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狼狈为奸,不愿出卖自己的朋友。他善良宽容,当得知同父异母的兄弟蒙克斯曾对自己迫害时,并没有计较什么,还不计前嫌地将所得遗产分给了他一半,真正地原谅了他。而奥利弗高尚的道德品格感染了许多人,并得到了其他正义之士的帮助,在危难之际,可谓是同道中人的布朗劳对他照顾有加,并帮助他破开了身世之谜,为他赢得了社会地位和财富,而当初对奥利弗迫害有加的强盗却因作恶多端而死于非命。小说中的这种善恶终有报的人物结局,向广大读者传达了“邪不胜正”的道德信念,而狄更斯的作品中随处可见这种信念的光辉。

狄更斯笔下有着众多有血有肉的道德人物。通过对这些道德人物形象的塑造,狄更斯一方面向我们揭露了社会现实中那些不道德的罪恶和伪善之人,让读者看清现实社会的不公和个人的丑恶。另一方面,典型道德人物形象的塑造给读者树立了道德榜样,有效地指导了他们的道德行为,而这恰如其本人所讲的那般,我们“不能一味地惩罚那些不追求美德或犯了罪的人”,而是要“向他们展示通向美德的道路”。

三、狄更斯小说的善恶有报结局

细读狄更斯小说便不难发现,其小说中的人物命运基本依循着善恶有报的道德原则来发展,充分体现了狄更斯对良好道德的期许以及对邪恶行为的唾弃。比如,《荒凉山庄》中的埃斯特虽然自小是个弃婴,但她并没有因为自身不明身份而对社会和他人有所抱怨和怀恨,而是始终以纯洁善良的心,去对待身边的弱者,甚至待侍女如同亲姐妹,为了女仆的身体,她甘愿冒着身染重疾的危险去悉心照料她,她的高尚品德不仅为她赢得了其他人的尊敬和爱戴,还因此收获了一份完满的爱情,得到了幸福。同样,始终为他人着想的善人贾迪斯先生也因为自己的美好品德而得以安享晚年。相反,小说中自私自利的图金霍恩,就是由于自己总是揭露别人隐私和工于心计等不道德行为而受到了应有的制裁和惩罚,最终死于非命。还有《奥利弗·退斯特》中的小奥利弗历经种种磨难之后,用自己的善良、诚实感动了善良的绅士布朗劳,并在布朗劳的帮助下得以摆脱不幸,过上了幸福生活。而罪恶深重的强盗费根和塞克斯等人也因其罪恶多端得到了报应。此外,在《尼古拉斯·尼克尔贝》中的尼古拉斯虽然始终身陷伯父拉尔夫的迫害中,但是却一直没有放弃自己那颗善良的心,并最终以正义之身战胜了邪恶,得到了齐里伯的信任和玛德琳的爱情,从此过上了安逸的生活。相反,冷酷无情的拉尔夫最终因为自己的罪恶,在悔恨中走完人生。还有,在《董贝父子》中,弗洛伦斯虽然曾受到父亲董贝的冷待和排斥,但她却并没有怀恨在心,而是始终默默地关爱着父亲,当父亲一无所有的时候又回到父亲身边,悉心照顾他,给他无尽关爱。而弗洛伦斯的善良也最终感动了父亲,为她赢得了完美的爱情和迟到的父爱。相反的,一心算计别人的詹姆斯·卡克尔最终由于阴谋败露,于仓皇逃跑中命丧黄泉。

可以说,这种善恶终有报的理想结局在狄更斯的大部分作品中都有体现。透过这些人物命运和结局,我们不难看出狄更斯对善恶的认识和态度,正如中国的一句古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种善恶终有报的道德信念实际上是对十八世纪英国文学“理想的正义”道德观念的承袭和发展,同样如上述所讲,狄更斯也承袭了传统小说中道德人物自身必然和固有的命运结局模式。同时,这也是狄更斯想要通过小说来实现自己的美好道德愿望。

可以说,狄更斯小说中所呈现出来的道德训诫主题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扬善弃恶,充分体现了狄更斯对社会道德的重视和关注,并对当时的英国社会起到了一定作用。另一方面,它承袭了英国传统的道德训诫主题,并对英国后世小说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总之,狄更斯小说中的道德训诫深深根植于现实生活,并面向社会大众,尤其是底层劳苦大众。他的作品永远立足于当下社会现实,永远以展现普通人的生活为出发点,在揭露善恶,塑造人物的过程中,让人们在感动中明辨是非黑白,得到道德训诫。

参考文献:

[1]刘白.21世纪国内狄更斯小说研究述评[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2]严幸智.狄更斯作品中的异化[J].长春大学学报,2010(03).

[3]幸香兰.探析狄更斯《双城记》的小说创作风格[J].小说评论,2010(S1).

[4]韩彦枝.从大卫·科波菲尔给希普的痛快的一巴掌谈起——狄更斯小说对反面人物的刻画探析[J].小说评论,2010(S1).

[5]龚好玲.狄更斯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分析——从人物形象入手[J].咸宁学院学报,2010(07).

猜你喜欢

挖掘狄更斯主题
论狄更斯小说的广告叙事
将“再也没有”带向更有深度的思考中
古诗词教学中艺术内涵的挖掘策略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分析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
狄更斯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