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倾听孩子的“一百种语言”

2013-04-29杨烨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倾听儿童

杨烨

摘 要:瑞吉欧·艾米利亚幼儿教育模式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幼儿教育实践模式,在《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这本书中,瑞吉欧教育提出,体现教师观念的行为便是倾听,学会倾听孩子的一百种语言是教师教学过程的基础与核心。本文从该理论出发,分析了我国幼儿园师幼互动的现状,并提出教师应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尊重幼儿,仔细观察幼儿,重视幼儿之间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真正做到“倾听儿童的一百种

语言”。

关键词:倾听 儿童 一百种语言

中图分类号:G40;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a)-0136-02

1 瑞吉欧幼儿教育模式简介

近年来,瑞吉欧幼儿教育模式风靡世界各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个教育模式得到了全球大多数幼教机构的认可,为幼教的发展提供了学习和可参考资源,推动着世界各地幼教事业的发展。《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作为诠释瑞吉欧教育模式的作品,很多观点都会引发人们深深的思考。其中有关教师的角色和定位的理念,引发了我对当前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倾听行为的思考。

瑞吉欧模式提出了全新的课程教学理论,主张应以弹性课程和研究式教学为主,教学的主题应该源自于幼儿的生活经验,遵循“是1/3的确定以及2/3的不确定和新事物”的宗旨,根据那些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生活经验确定教学的内容。幼儿是瑞吉欧主题教学的主体,而教师的角色则是多样化的,包括倾听者,观察者,伙伴,向导,材料的提供者,记录者,研究者和反思者。在瑞吉欧的课程构架中,孩子、教育者和家长三者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孩子和老师、孩子和孩子、教育机构和父母以及社区间互动,并分享彼此在活动得到的经验和认识。从表现看来,瑞吉欧课程好像是一种毫无计划的活动,实际上它是经过了提前的考察,从“俯瞰整个人类、环境、技术以及文化资源”的宏观角度,对儿童的心理、行为等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在充分了解了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之后进行的教学部署。对于教师来说,确定主题网络是一个难题,这需要教育者在充分了解儿童的的需求和兴趣的基础上,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并据此进行教学活动的调整,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协作来确定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整个教育过程呈现动态的互动。而这个过程的基础与核心便是教师注重“倾听”幼儿的“一百种语言”。

瑞吉欧教育提出,体现教师观念的行为便是倾听。“倾听”的意义代表着对幼儿全心全意的关注,意味着理解和尊重,意味着对别人以及别人的意见敞开心扉,意味着教师尝试越过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隔离的高高的围墙,去理解成人曾经走过却已为成人遗忘的儿童世界。同时,将听到和记录下的内容作为了解儿童、与专家交流的依据。这个过程,一方面反映出教师的态度;另一方面也能够使教师更加深入了解儿童的世界,理解他们的所做所想。

“倾听”是理解的基础,它在瑞吉欧教师的工作中处于中心位置。瑞吉欧教育还认为,教师的重要角色就是幼儿的倾听者。“关注儿童并以行动来倾听他们的声音,是教师角色的核心”。他们认为倾听就是尊重幼儿,就是对幼儿的关注,就是对幼儿及幼儿意见敞开心扉的最好方式。在他们看来,幼儿是拥有独特权利的个体,他们有潜能,有能力,有可塑性,有成长的欲望,有怀疑与好奇心,有与他人产生关联和沟通交流、互动的渴望,所以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倾听,通过这种行为更深入的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据此找到引发孩子学习的兴趣点和适合的情境,使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创新和发现外在的世界,让孩子获得更多的经验,为他们带来更多的探索。

做一个孩子心声的聆听者是瑞吉欧教育模式对教育者提出的要求,在这里要求倾听者不但要对孩子的身心进行全面的关注,还要记录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并依此和家长就孩子的教育问题进行协作。该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那就是:作为幼教工作者,要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去,密切关注他们的学习,聆听他们的倾诉,观察和记录孩子的言行,对孩子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要全面了解,并形成常态记录,在幼儿、老师和家庭的沟通协商下,依据观察记录制订最适合的活动主题。日常活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最能反映和锻炼孩子的各方面的能力,也是对老师教学水平的检验。要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教师就要对孩子的言行和情感有充分的了解,只有找到所有行为的根本,才能由此突破,做到有的放矢。

2 从倾听看教师的角色

倾听是“认真获取和理解信息的能力,即倾听是人们在对话与交流过程中的一种心理活动”。具体到幼儿教师,就是在进行教育活动时,老师对孩子所表现出的言语或非言语表达采取认真聆听的态度,用自己的真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理解和尊重,并对孩子的言行或疑问做出合适解答和引导的过程(曹莉,赵淑英,2009:115)。教师是幼儿的倾听者,愿意倾听、善于倾听是教育者对幼儿教育活动的表态,孩子们通过老师的这种行为可以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和理解,对于欣赏和信任的感知可以增加幼儿的自信心,产生积极上进的情绪,对老师组织的活动也就充满了兴趣。

幼儿园教师的倾听对象是针对6岁前的入园儿童而言,这个阶段的孩子由于身心都处在生长初期,他们的语言表述、理解能力都很不成熟,在学习的能力和知识的掌握上也无法和那些高年级学生相提并论,幼儿的各种特质要求教师的倾听更需要真诚的态度、正确的理解和积极地反馈。实际上,孩子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都可以反映出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所在。

积极倾听儿童的言语,从儿童不经意的言语中发现他们的兴趣,寻找到有价值的活动主题。

注意观察,认真聆听的老师,所发现的活动主题一般都是很适合儿童,很有价值的。倾听不仅是教师用耳在听,更是教师用心听儿童、理解儿童。倾听促进了教师与儿童心沟通,使教师与儿童得以共同成长。

3 从当前的师幼互动现状看教师的倾听

倾听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始于倾听。倾听是师幼互动的基础,是心灵沟通的纽带 (林碧英,2003)。“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李政涛,2001:1)。近些年来,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幼儿教师的观念不断更新,教育行为不断改善,积极的师幼关系正在形成之中,然而,已有的研究发现,“教师对幼儿发起的各种互动信号相当迟钝,对幼儿发起的互动信号没有听见和没有反应的比例较高”(叶子,2002)。另一项研究也表明,在幼儿园班级师幼互动中,教师对幼儿发起的互动34%没有反应(Jingbo&Elicker,2005)。从这些研究结果不难看出,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存在“失聪”现象,没能很好的倾听幼儿的言语,幼儿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保证。曹莉(2006)的研究进一步指出,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对教师倾听人们报以很大的期待,但是实际表现并不令人满意,幼儿教师并没有真正掌握聆听的精髓,用心去倾听。从目前来看,聆听所表现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态度敷衍。幼儿教师的倾听只是做了表面功夫,外在的表象是在认真聆听,但是并没有真正的用心。没有真诚态度的聆听,导致的结果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儿童的声音是听到了,但是并没有在教师的心理留下痕迹,即没有引起波动,也没有给教学带来任何的变化,教学仍是按照原有的轨迹在进行。这就说明教师在倾听之前,并没有真诚的态度,倾听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倾听实际上只是一种自我掩盖的欺骗。(白利峰,2004)。第二,没有正确的理解,使聆听的价值判读失误。就是说教师聆听的态度是对的,很真诚也很用心,但是由于对孩子生活世界的内涵不能够正确理解,或者是倾听的时候过于心急,在没有完全领会孩子需要的情况下做出错误的判断,造成错听。第三,没有全面倾听。教师在倾听时,更愿意接受那些符合自己思想的言行,并对此加以整理,并采取相应的行动,而过滤或忽视掉幼儿的有些声音。

4 理想—— 倾听幼儿的一百种语言

关于儿童的一百种语言,瑞吉欧教育的创始人马拉古兹在《不,一百种是在那里》这首诗中深情地写道:“孩子,是由一百种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一百种总是一百种倾听、惊奇、爱的方式。”(Edwards,2000)和成人相比,儿童在语言的运用、情感的表达、以及世界的认识都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这并不表示儿童对世界没有认识,他们用绘画、唱歌、行为等多种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幼儿教育就是要从整体出发,舒展他们的个性,让孩子的生活世界充满快乐和阳光。儿童的行为、表情、美术作品都具有语言的功能,在这一功能中,观念通过可视的方式清晰、直观的表达,这些也是人类交流思想的语言。是特殊的没有固定规范的表达手段,它流露出幼儿的思维,体现他们的心态,是孩子倾诉自己思想的独特表达方式。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向人们表明,儿童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他们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对世界认识的表达方式也各不相同。对这种差异的尊重也是瑞吉欧教育特别强调的,要采用开放的方式更加丰富和拓展儿童思想表达的形式、发展的道路以及教育的方式等。儿童有一百种语言,即一百种表达自己的方式,对幼儿教师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为他们需要认真的“倾听”这些语言。在这里要特别指出,倾听不只是针对儿童的言语行为,还可以包含非语言行为的其他内容。

在幼儿园,教师充当着教育者和生活管理者双重的角色,尤其是在全托幼儿园,教师的这一职责更加明显。这也就扩大了教师倾听的范围,不单只是教学中的聆听,还有生活语言的解读,只要是关乎幼儿的言语,都在教师的倾听范围。教师倾听的目的也不再是仅仅的被动参与和迎合,而是通过貌似被动地倾听,去理解儿童的想要表达的内在需求,通过对事情成因的了解,深入探究儿童的内心,并针对性的解除他们的烦恼和困惑。倾听是一个过程,它有助于幼儿教师清楚孩子的言语行为,找到孩子内在表达的根本,这一个过程也是掌握儿童心智发育和知识能力水平的过程。

倾听还包括一个内容,那就是对儿童表情的解读。卢梭曾说:人的心灵感情会不自觉的影响其面部特征。从人的容貌上所反映出的表情不带任何虚假,因为经常流露的表情久而久之就会在面部留下不可消除的痕迹。教师如果了解的儿童的表情,就可以通过他的面部表现勘察到幼儿的具体行为,从而把握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等个性特征,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在现今的幼儿园班级中,一般情况下,每班有幼儿25~40人,教师两名,保育员一名。“大班教学的设置方式决定了老师和幼儿关系,既幼儿和教师的互动围绕教师这个教育中心来进行。”(刘晶波,2005:245)这种轴性结构的互动有着一定的缺陷,那就是由于教师人数少,再加上教学安排的影响,往往是儿童付出了大部分或者所有的精力,老师却不能一一应对,只能遵循某些标准,选择性的倾听、理解和反馈。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往往将幼儿与其他受教育者同等对待,而容易忽略了个体幼儿的特殊性,正如李政涛(2001)所说:“教师对教育对性的普遍性的爱好压抑了对特殊性的关注”,“当我们想要对某一对象倾听时,就是在倾听这个对象的生命个体特征,这实际上是对个性特征的认可和接纳。”每个孩子都有发出自己声音的权利,教師对个体幼儿的语言的倾听,实际上是一种关注幼儿个体声音的体现。儿童的声音通过多种语言表达,客观上要求幼儿教师采用多样性的倾听方式,达到对儿童的理解和有效沟通交流,突显其个体价值,共同建构生命意义。

对于会倾听的老师来说,每个孩子都以鲜明的个性存在,有着独立的思想和认识,没有谁强谁弱的区别,也不应该受到限制。只有对鲜活生命尊重的教师,才会全身心的关注幼儿的成长,在不断提升自我水平的同时,不断进行教学策略的研究,采取最合适的教学方式对儿童因材施教,而不是只按照传统的说教方式来教学。倾听是教师教学主动性的表现,通过倾听来了解孩子真正的思想和心声,通过分析研究来调整教学的方式和步调。理解是建立在倾听的基础上,倾听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来理解,然后才能更好的进行互动。倾听中的理解表现在如下方面:当孩子倾诉时,老师能够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去体会儿童语言背后的含义,并通过孩子所处的环境,剖析孩子倾诉的理由和成因,为孩子的每一次进步而高兴,因孩子的痛苦而难过,并予以幼儿及时的奖励和安抚。倾听本身是一种教育,无论是说的清楚明白还是含糊不清,教师都应该专注的倾听,不打断对方,不轻易地批评,不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也不要露出厌烦的情绪。幼儿只有觉得教师是他们中的一员,是“大朋友”,他们才会向你敞开幼小的心灵。

参考文献

[1] 白利峰.倾听:走向幼儿的内心深处[J].教育导刊,2004(9):9-12.

[2] 曹莉.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倾听的价值与特点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3] 李政涛,(2001).倾听着的教育—— 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7)1-4.

[4] 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倾听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浅谈学会倾听在中学语文综合性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合作共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学会用“耳朵”与学生沟通
留守儿童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