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今数学课使用平板的一些看法
2013-04-29毛宇凯
毛宇凯
摘 要: 随着苹果公司的智能化手机和平板电脑设备风靡全球之后,国内外各大嗅觉灵敏的厂商从中挖掘潜在的商机,纷纷推出自己的平板电脑,包括一些教育教学软件。中国的教育界对这些新设备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辅助作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数学课 平板电脑 课件
有幸听过几节利用平板电脑为技术手段的数学课。显然,在语数外三门课中,数学最容易和平板电脑相结合。在课堂上,学生对新技术手段充满新奇和热情,课堂气氛相当热烈,学生的情绪和思维活跃,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老师能及时获得学生的反馈,及时统计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讲解分析教材,方便下一步进行分层次教学;课堂的开放性和交互性都比使用以往的教学媒体更强。但人机交互形式较为单一,设备层面上的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基本没有,智能化突显得不够明显;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掌控和组织;课件资源缺乏,移植性差;课件制作成本高,收效低等问题。下面就笔者谈谈听了这些数学课之后的感悟。
1.新瓶装旧酒,智能化发挥程度不高
在课堂上,常见的是教师拿着平板电脑引导教学的进程。如果稍有些网络知识就可以发现:老师手中的平板电脑其实充当的是服务器,负责向同学们演示操作过程,下发收缴作业,统计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手中的平板电脑则充当了客户端,主要负责接收并显示服务器的屏幕画面,接收服务器上发送过来的作业数据,完成后上传数据,或者上传本地拍的照片。乍一看这种教学的模式,是否眼熟?对了,十多年前当台式机大量进入学校,很多教育的先行者也在学校的机房尝试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过去和现在不同的只是台式机变成了学生手中的平板电脑,有线连接变成了无线连接,现在比以往还多了个拍照功能。但课堂中所使用的软件和运用的教学模式的本质都那么的一致。
平板电脑其实就是一个微型化了电脑,具备电脑的一切特征:海量的资料存储,丰富的软件支持,与其他电脑或者平板电脑的交换资料的能力,通过网络查询资料的能力,用户之间交流的能力。但从上面的形式来看,在这种模式中只存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简单数据交换,只是较低层次地使用了其中的一些网络功能。远远没有依据软件自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的结果进行调整和评估,而且这一过程无法提取和再现其中的某些环节。其次,对于现在的平板电脑,业界也普遍认为它是一个简单易用的“移动操作系统”,谈不上“智能”二字。
2.软硬件成本高,推高教学成本
上一节平板电脑课需要多少硬件呢?我们来计算一下:包括教师在内人手一台平板电脑当然是必需的;至少能覆盖上课教室的10M以上无线路由,数码投影仪,个人电脑,以及一个操作演示用的电磁白板。这只是看得见的硬件,为了进行个人电脑与平板电脑,平板电脑与平板电脑之间的通讯联络,还需要搭建网络,建立跨平台之间的交流,这又是一笔不菲的费用。另外,教师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解决制作软件的问题,解决教学与软件之间互相契合,解决设备与师生之间互相协同的问题。而往往这一类专业知识的落实与实施又需要专业人士来解决,很少有老师能自行解决。而且根据摩尔定律,电子产品五年后就进入淘汰期,也就是说电子产品在买回来之后那一刻起就开始不断贬值。两项成本结合起来,这个成本是非常巨大的。在现今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是非常不适合做这种高付出低收益的事。
3.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教师对课堂组织掌控能力不强
首先,我认为应该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学生的个体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有些同学只需要两分钟就能做完的练习,有的同学可能需要五分钟或者更多。那么这些只要两分钟做完练习题目的同学在多余的时间里干什么?能干什么?又会干什么?毫无疑问,他们会去寻找发掘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论是什么,都可以肯定,基本与课堂无关。怎样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集中于教学内容?方法似乎只有两个:一是发挥老师的个人魅力及教学能力,专注学生的注意力;二是设置不同的难度层次,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决定挑战不同的题目。所以要智能化地掌握课堂,动态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程度,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4.缺乏统一规范,移植性差与资源匮乏相互钳制
说到“课件”,大家下意识的反应是微软的PPT软件制作出来的课件。其实课件还有许多种类和许多的格式。
整个平板电脑市场暂时还没有能够形成一个类似于PPT的较有影响力的教学软件系统,更别说行业标准格式了。由于网络资源的匮乏,一线教师基本靠有限的资源和力量在进行单打独斗,所用到的课件基本也是针对软件特色,自己特长,学生特点而做。所以综上所述,教师所做的课件,只能适用于一种教学软件系统,而且带有学生的个人色彩,大大限制了课件等资源的移植性。所以,这样的资源基本只能自产自用。这样的情形反过来又加剧了资源的匮乏程度。究其原因,是因为软件厂商与硬件厂商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搞的垄断,各自占山为王,互相孤立,恶性竞争使得平板电脑陷入恶性循环。
另外,利用平板电脑进行教学个人认为还需要解决个人电脑(WINDOWS系统)与平板电脑(ISO系统或android系统)之间的互访问题,个人电脑与平板电脑之间文件格式统一的问题,达到资源的共享。在小小的教室里达到网络化、“云计算”化,还应该把这种技术向校外延伸,真正实现学习的社会化,网络化,智能化。
但是,无论如何,都应该感谢教育界的先行者们所作的勇敢尝试,没有他们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没有后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