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当质疑演绎语文课堂精彩
2013-04-29曹萃芬
曹萃芬
摘 要: 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本文首先就如何引导学生从题目、字词句段的理解、文体、文章结构、语言等学习困惑、回读深化等方面质疑进行探讨,然后从如何利用学生质疑资源、导语设问质疑、厘清文章的主问题,找到事半功倍的切入口,逐步搭桥、由浅入深、层层质疑、提高教师本身的质疑能力方面进行探讨,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质疑能力 课堂精彩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1]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则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提高学生和教师的质疑能力对于演绎精彩语文课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质疑能力呢?
一、引导学生有效质疑,巧于质疑,使“问”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让学生带着文本走向老师。
现今语文课堂上学生问题意识严重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无涯学海,知识无穷,怎会无疑可问呢?究其原因不外乎学生不敢问,或不知问什么,或不知怎样问。所以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具有问题意识,还要让学生会问。只有真正做到会问学生才算具备了质疑能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要老师引导。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无穷。”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掌握问的方法,让问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学生能问、会问是他思维品质活跃性和深刻性的体现,也是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的體现。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就是他提出问题的水平,问题的深度即智力的高度。通过问题让学生形成一种阅读期待,激发学生通过阅读产生探究问题的强烈愿望,唤醒学生学习主人的意识。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疑惑,并逐步达到问得巧、问得精的程度,那么,怎样的课堂才能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思维活起来,让热情烧起来呢?这样的教学不再是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而是为学生的需求而服务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引导学生质疑:
(一)研读题目,引导设疑。
题目与课文有密切的联系,浓缩了整篇课文的精华,是文章的眼睛,是思维的窗口,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如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概括出文章的主要事件,点明行文线索,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点明文章的文体等。它是学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深层内容的第一级台阶。因此对题目的质疑问难往往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谁”、“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疑问的形式设疑。如我们在学习《像山那样思考》时学生就题目做了如下设疑:1.谁应该像山那样思考?2.他思考什么?3.是什么引发山的思考?4.为什么要像山那样思考?5.像山那样思考是怎样的思考?针对题目质疑,它既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充满对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究,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课文主要内容,更可以使学生思路清晰,从课题入手剖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推进,使教学环节紧凑有序,从而为进一步探究课文、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二)阅读文本,展示学习困惑。
要培养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质疑能力,首先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本本身“文从字顺”的基础上,让学生紧贴文本地面行走。这就要求在教授课文之前,教师要安排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尝试读懂课文,有什么词不理解的,有什么句子不懂的,某段落说了什么难以理解的,有什么异议的地方都做上记号。也就是让他们找出不理解之处,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
其次可以指导学生从文本的文体入手,把握文体,量“体”质疑。如学习记叙文记事类文章时可以引导学生质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及记叙的顺序各是什么。学习记人类文章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围绕人物写了哪些事件,体现了人物哪些形象特征几个方面质疑。学习议论文时可以引导学生从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几个角度进行质疑。学习说明文时可以引导学生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对象及其特点入手质疑。学习散文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散文的线索及所写人物或事物的特点来质疑。学习小说时可以抓住小说的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质疑。这些要素是课文的重点、难点,从它们入手质疑可以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另外,还可以从文本的布局谋篇即文章结构进行质疑。作者的行文思路是靠文章的结构体现出来的。如果正确地分析文章的结构,就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路。抓住体现课文结构的关键词、中心句,把握文章的结构,进而快速进入课文内容。如在教授《祝福》时,学生通过把握文章结构:作者用倒叙的手法,回忆了祥林嫂的一生,分析出小说的行文思路是“现实——过去——现实”,然后质疑本文采取这种结构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体现了质疑的有效性。
再者,文不离言,可以在品味语言时质疑。语文的本质是语言,能准确地赏析语言是语文阅读能力的最高体现。语言可供赏析的方面很多,但具体到不同的语言材料,则又有不同的特点,这就需要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具体分析,准确把握语言特点,找准赏析的切入点质疑。如本句或段运用了何修辞,运用它有何效果。某词语有何含义或作用。本句为何要用这样的句式,有何效果。本段语言风格有何特点。本句段运用了何表现手法,有何妙处等。这样的问题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
(三)回读深化质疑。
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再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学习完课文后,学生整合课堂内容,再联系实际产生新的疑问,课文上完后,教师再给学生提供一个思考、探索、联想创造的质疑机会。学生此时质疑,是对课文内容的反思深化,鼓励学生学完课文后积极质疑。如在学完《渔父》后,让学生回读课文质疑,学生就抓住本文是通过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用对比手法体现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那么文章主要应该体现屈原,但文章却以“渔父”而不以“屈原”为题,作者是否要通过想象,虚构渔父这一隐士高人表达屈原在困厄中矛盾纠结的心情?这一问题不可谓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提高质疑能力,带领学生走向文本。
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如果说学生的质疑是引子、铺垫,是明晰思考,是发现问题,那么教师的提问,就是对学生提问内涵的质的提升,是推进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演绎语文精彩课堂的关键。从学生质疑到老师提问,它应该是从多而杂到少而精,从无序到有序,从现象到本质,从次要到主要,从局部到整体,从知识到能力,从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的拓展延伸的过程。
高明的提问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它如吹皱一池春水的乍起之风,往往能打破学生脑海中的平静,激起思维的浪花,泛起阵阵涟漪,甚至波澜起伏、高潮迭起。
老师的质疑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主动利用好学生提问中的信息,主动生成,充分实现课堂资源的意义或追问提升学生质疑。
老师可以对学生提出的五花八门的问题进行筛选、提炼,去伪存真,从中找出最有价值的问题。将学生的问题引向文本的最初意图,让学生的问题迈向文本的实质。另外还可以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追问。追问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或者问题回答结束后的下一个教学步骤和教学策略。追问是课堂教学中普遍运用的一种方式,它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学机智、教学水平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追问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的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可以最及时地启发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宽思维的广度,增进思维的深度,锻造思维的强度。追问需要教师先找到追问的“原点”,然后它可以沿着原点向前推进,步步深入,将问题引向纵深,直到弄清问题的实质为止。或从原点反面追问,让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的对比或从不同角度的比照中明了问题的实质。或者由此及彼,从原点出发,以点带面,将学生问题适当向外延伸开去,拓宽问题的面,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比前一问更高更远的层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当然,追问不是乱问,也不宜滥问,一定要把握好与前一问之间的关联,两者间要有某种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二)从导语设问质疑,通过质疑让学生形成一种阅读期待,激发学生通过阅读探究问题的强烈愿望。
学生在刚上课的几分钟内,往往注意力不能立马集中。而导语设问质疑能很快将课堂导入到和谐有序的气氛中,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融入和谐的情感交流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笔者在教授《像山那样思考》时如下质疑导入:你觉得万物当中什么最聪明?(生答:人。)但是被公认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种——犹太人有一句谚语:“只要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你能说说犹太人如是说的原因吗?这一导语设问质疑将课内和课外紧密结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了。
(三)厘清文章的主问题,找到事半功倍的切入口,逐步搭桥、由浅入深层层质疑。
所谓主问题指的是阅读教学中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关键问题、中心问题。在质疑之前,教师要先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从主要对象、主要事件、主要感情、主要手法等方面入手,删繁就简,找到主问题。然后努力在课文中找出合适的一个问题、一个情节或一個句子甚至一个词来作为切入口,以带动全篇。另外《学记》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这句话告诉我们,善于提问的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关注每一个层次的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学生的位置去设计接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智能水平的问题,做到胸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然后层层质疑,逐步搭桥,由浅入深,最后设置出指向明确,学生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疑问,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从而达到知识的彼岸。如笔者在教授《记念刘和珍君》时从刘和珍其人及刘和珍之死切入,层层设疑,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设计出如下问题:1.文中写了关于刘和珍的哪几件事?体现出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2.刘和珍是怎样死的,从刘和珍之死你感受到了什么?3.文中写了哪些人对刘和珍之死有反应,他们各自的反应是什么?4.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人的反应?5.作者是如何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评价刘和珍请愿事件的?这几个主问题直指教学的难点重点,伴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就拨云见日了。
问题是思维的发动机,是精致学习的标志,它能给师生带来思维享受的艺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问,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2]可见教学中质疑要讲究方法,这是教学技巧,也是一门艺术。这个法因人而异,因文而异,这个法必须在优化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点的基础上,以精要和巧妙为原则,运用精当。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才能保证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中,提升思维,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何永珠.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五个原则.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05).
[2]周蕾珍,邹丽勤.以有效提问,促课堂有效.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