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绽放传统文化之花
2013-04-29成鲜兰
成鲜兰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厚的人文底蕴,但现今中学生的传统文化缺失严重,为了使中学生能够走近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之美,真正地热爱传统文化并传承。因此,教师要以语文课堂为载体,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培养和熏陶。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 文化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28-02
《新课程语文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庄文中先生也指出,“民族的根是民族文化素质,民族文化素质的根是语文素质,所以语文素质理应是‘民族的根之根。” 而当代青少年传统文化严重缺失,文化语境中浅文化、风俗文化、网络文化泛滥,青少年一代面临着传统文化的断裂。因此,中学语文课堂理所当然地担当起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
一、传统文化之美及其现状
(一)关于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经过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所形成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主干并涵括其他各种思想文化内容所构成的文化体系。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不朽的脊梁,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学校教育赖以生存的基础。在中华文化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蕴藏在文化传统中的民族精神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仁者和智者,孔子、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罗贯中、曹雪芹等文化名人,他们无不继承着中华文化的血脉;《论语》、《老子》、《诗经》、《史记》等传世典籍,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精神母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构筑成了中华文化的辉煌;端午、七夕、清明等传统节日传达出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毋庸置疑,这些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美之所在,应该好好传承,并使之融入我们的灵魂。
(二)當代中学生的传统文化缺失严重
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中学生的传统文化断层特别严重。一些传统的节日在文化内涵和风俗形式上正在走向虚空,留在人们脑海中的只是模糊的概念,如,“粽子节”成了端午节的代名词,“月饼”成了中秋节的同义词,“吃饺子看电视”几乎成了记忆中春节的全部。但西方舶来的“洋节”却是大大地冲击着青年人心,传统节日日渐没落的同时,“洋节”则大行其道,诸如圣诞节、情人节等备受宠爱,常常引了大面积的“迎合声”。
还有的学生对孔孟知之甚少,不认同屈原、范仲淹、文天祥、陆游的爱国情怀,甚至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义、诚信等传统美德嗤之以鼻,淡薄一些基本的社会公德。
在这样的现状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应改变以往的片面重视工具性和高考带来的功利性,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
二、让语文课堂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载体
(一)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要想育人则先正己,作为人才的培养者,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去影响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去感染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是闪烁着人文精神光芒的文化传承者,他应该以个人魅力吸引学生关注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因此,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有文化的眼光,文化的底蕴,才能达到“人只能由人来建树”的效果,让传统文化之美耀眼的在语文课堂绽放。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悉心学习古典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学史的经典文化著作《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菜根谭》、《格言联璧》应成为每个语文教师枕头、案边常备必读之书。在完成教材选编课文之外,语文教师要通过开设一系列《中华经典名著选讲》的课程,在增加传统文化学习篇目、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其文化素质的同时,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所负载的精神价值的理性认同,培育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高尚健全的人格。
其次是认真思考、感悟教材。每教学一篇古典文章,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点点滴滴的积累,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学生精神得到贯注,思想随之净化,行为获得矫正,文化得以熏陶,人文素养才能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师本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素养应成为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重要的课程资源。也就是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的素养,才能游刃有余地传授一瓢水的文化。
其实我觉得教师如果只空洞地灌输道理或者就文章谈文章的感受,引起的共鸣并不多,只有教师把这些与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相结合时,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教师要不断去丰富自己,才会形成自己的思想,才会让自己的思想去牵引学生的思想,学生的思想才能不断进步,朝着你希望的方向去发展。
(二)语文课堂绽放传统文化之花
1.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意识
语文教材几经修撰,可以说现有的绝大部分都是由经典作品组成,每一篇范文,每一首诗歌都从不同的角度展示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不管是在语言,结构,思想和艺术特色上都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语文教材可以说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手材料,教师应充分加以运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的人文内涵,用前人的智慧和精神力量从人格塑造、思想启蒙、人生导向、精神修养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和熏陶。让这些闪耀着睿智的光芒的思想在课堂上熠熠生辉,焕发出古典之美。
(1)利用早读,感受古典之美
优秀的古诗文都具有脱口而出,自绕情味的特色,多多诵读,自会使学生“如逢花开,如瞻岁新,如过水采平”。仿佛看到古人风貌,在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使人耳醉其音,心醉其情。
因此每天的语文早读时间,有时我会利用朗读音频资料,或运用本身的朗读魅力感染学生,引领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吟诵,一起沉浸在诗歌“美”的意境中。
有许多传世佳篇已经被谱成曲,成为现代流行歌曲的一部分。如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一剪梅》,李商隐的《无题》等,我们师生一起聆听吟唱的方法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借助优美的旋律完成对诗歌意境的多角度审美。
通过反复的训练,一年之后,不少学生自会都达到“不会写诗也会吟”的程度,养成了对诗歌的兴趣,等到高三时,诗歌鉴赏的复习再也不是像以往“一样吃力不讨好”,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最终浪费分数;而是能轻松地读懂诗歌的意思,从而准确地命中题意,顺利地拿到不错的分数,岂不是一举两得。
(2)立足教材,构筑传统文化课堂氛围
在课堂上形成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如在讲授《劝学》、《师说》时,我注重培养学生了解荀子和韩愈不同的学习观:古人注重积累、坚持、专一的学习态度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从师态度;学习苏轼的《赤壁怀古》和《赤壁赋》,要让学生感受作者旷达的胸怀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大自然所包含的生命真谛和作者高雅的情致;学习《鸿门宴》时,要善于引导学生认識刘邦的坚决果断、能屈能伸、狡诈机变的多面性格和项羽的悲剧性性格;学习选修教材《论语》时要让学生充分感悟儒家思想的精髓“礼”和“仁”等等。
让语文课堂成为传统文化美的阵地,让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日常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让学生在阅读中解读并走近一个个伟大的灵魂,从而实现文化的传递,精神的传递。在一次次的情感体验中,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当然,为了更好的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我们还可以借助课文注释、重点词句及历史故事进行充分挖掘,丰富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并赋之以形象化的诠释,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文化氛围,使学生在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环境里接受人文熏陶。
由于在课堂上积累了不少传统文化的知识,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富了,语文素养提升了,从而也带动了写作上的素材的积累和语言的养成。因此,平常写作文无话可写的同学也觉得一篇800字的作文再也不是什么难事了。除此,每年我所带班的学生在市里举办的各类作文比赛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而我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2.传统文化的领略拓展课外
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仅靠四十分钟的课堂,是无法培养出让它开花的土壤的,因此教师还需鼓励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在一系列的语文活动中走进传统文化,感受民族精神,激发民族热情,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每个学期,我都会在班级举行一系列的活动,如:“国学知识竞赛”、“中华古诗文竞赛”、 “爱国诗文朗诵”比赛等等。除此之外,还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的变化,在对待朋友、对待父母、对待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只有有了这样的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在语文课堂上那些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的火花,深沉的感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美,从而能够感受居高临下、居高声远的魅力,最终从精神上亲近传统文化。
语文学科对传承优秀文化,构筑学生的精神世界,铸造学生的灵魂,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要有高度的历史和民族责任感,不断夯实自己的文化积淀,课内外结合,竭尽全力去帮助学生寻找文化之根,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这样课堂成为了绽放传统文化的课堂,校园成为了弥漫传统文化的校园,到处展现一番美不胜收的景象。
参考文献:
[1]于漪《语文学习》
[2]丁刚《文化的传递与嬗变》上海教育出版社
[3]孙喜亭《论大教育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