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013-04-29赵光荣
赵光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14-01
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的过程。本人觉得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讲解不宜过细,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否则,看似讲透,实则难以内化为学生的观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无法形成,因此,教学过程中,对于最基本、最主干的东西要讲清,以利于知识迁移;而对于一些扩展性问题、简单的推导和论证、前后知识对比以及区别和联系,对知识和方法的归纳、总结等,可以给学生留出余地,激发学生自己去钻研思考。
二、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目标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有初步培养学生独立比较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数的组成就有初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何而来,不可而知。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例如,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判断、推理能力。教学加法结合律,不宜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就作出结论。最好举两三个例子,每举一个例子,引导学生作出个别判断〔如(5+3)+8=8+(3+5),先把5和3加在一起再同8相加,与先把3和5加在一起再同8相加,结果相同〕。然后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即等号左端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而等号右端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最后作出一般的结论。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加法结合理解得更清楚,同时也达到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