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ISA素养观对我国教育评价的启示

2013-04-29金晶

课程教育研究 2013年7期
关键词:教育评价素养

金晶

【摘要】近年来,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备受国内外关注。通过对PISA测试的反思引发了我们很多的教育思考。其中,PISA素养观是最具变革性的理念之一。PISA测试的多维度、多学科与国际参照将成为我国教育评价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PISA 素养 教育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10-01

2009年,上海5000多名15岁学生参加了PISA评估测试,在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中,上海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项指标得分中均名列第一。这项“世界第一”引来全球各大媒体关注的眼光,并在国内引起热议,有教育专家断言,中国教育是成功的,是世界最好的。从教育专业的视角出发,我们应该深入研究PISA的整个评价流程体系,掌握国际教育评价的设计理念和操作方法,理性地反思我国现有教育评价的问题,积极推动我国教育评价的研究和发展。

一、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解析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为各参与国家与地区协作监控教育成效的评价项目。PISA 测试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 15 岁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方面所具备的应用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ISA 除认知测验外, 还包括问卷调查, 目的是收集有关社会、文化、经济和教育因素的指标, 这些指标与学生的成就相联系, 从个体学习者、教学、学校及教育体制四个层面进行分析。因此, PISA 超越了对各参与国家与地区在三个主要领域的相对排名, 涉及范围更广的教育成果, 如学生的学习动机、自信心以及学习策略等,[1] 以期获得来自学生、教师、学校和家长的综合看法和观点。同时从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教育因素等方面考查学生和学校的特征, 为各国政策分析和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PISA评价主要分为三个领域: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三者组成一个评估循环核心。 PISA每次评价都以上述三方面素养之一依次作为侧重点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每次测评后,OECD都发布一系列相关报告,同时还会不定期地发表更详细的主题报告和最新研究结果,从而使测评获得的信息能够形成教育产出的重要指标,使得各国对其教育系统的效益进行客观的分析。[2]

二、PISA素养观的内涵解读

在过去,我们对“素养”一词的朴素定义仅为简单的读写能力,直到1948年“素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一项教育权利写入了世界人权宣言。60年代末期,素养才走出了公民个人视域,开始与一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被定义为能够适应生产力的提高,从事所在集团及社会需要的读、写、算能力的一切活动。[3]在终身教育理念推动下,“素养”一词的内涵不断被拓展和延伸。PISA所奉行的“多元素养”的价值理念得到了更为全方位的描述,不再局限于学校的课本知识与技能而是拓展至与学生生活、周围息息相关的各种情境,并突破了狭隘的“功能主义”素养观,开始重视个体的学习动机、态度和策略的应用与控制。 PISA不仅在理念上紧跟时代所赋予的“素养”的历史使命,还在实践层面通过对评价框架的独特设计使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素养”尽可能地呈现出来。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开始对素养进行了人种志研究,他们的研究结论是:素养是一项具有社会性的实践,它并不是简单地知道如何去阅读和书写出某一个文本,而是出于某种特定目的,基于某种情境下对知识的应用(Scribner and Cole,1981)。至此,“素养”的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一元论走向多元论;从量化指标变为了被置于各种关系和情境中的实践活动;从一组价值中立的技能转变为个体与外界交互的过程。正是基于此种认识论,PISA所测评的“素养”不再只是局限于学校课堂中的表现而是走出了学校,拓展至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阅读、书写、数学和科学素养都成为了一项具有社会性的事件。[4]

三、PISA素养观对我国教育评价的启示

(一) 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评价模式

借鉴 PISA 先进的评价理念、科学的评价工具、全面的实施流程及严谨的评价方法, 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评价模式。同时,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推动教育评价改革朝着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

(二) 关注学生的发展和需求

PISA 十分关注学生与学校的背景, 更加关注学校和教育政策在提升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主张社会各阶层的孩子都应得到良好的发展与成长的教育, 这与当前我国倡导教育均衡、教育公平也是相一致的。PISA的测评维度除了知识的内容和结构外,还有另外两个测评维度:知识运用过程以及在现实情境中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测试题目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注重从日常生活取材,把测试内容巧妙地融入真实的问题情境,在测评内容和过程上强调知识和技能要与每天的生活相关,充分体现和考虑了学生的主体性和需要。我国目前的教育评价偏重于知识本身,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的测评比较缺乏,因此,在问题情境生活化方面、在水平鉴定科学化方面、在评分标准合理化方面、在问题设计开放性等方面,PISA无疑为我国教育评价和国际性比较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和参照。

(三)开展追踪研究和调查来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评价关注的问题不仅仅是教育质量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还应该关注教育质量的发展趋势和走向, 以及需要什么样的政策调整。因此, 开展追踪的趋势研究, 评价教育的发展趋势, 更好地发挥教育评价功能, 为国家教育质量整体的提高、为学校、为学生提供服务。

PISA留给教育研究者、教育评价者和教育政策制定者的启示和思考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甚至对其不足和缺陷的研究都值得我们的关注和反思。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对新近的多项大型国际教育评价项目的深入研究,会给我国的教育研究和评价带来更多的冲击和挑战。

参考文献:

[1]OECD.Learning for tomorrows world: first results from PISA2003 [M].Paris: OECD,2004.23-25.

[2]OECD.Knowledge and skills for life:first results from PISA2000[EB/OL]. http://www.PISA.OECD.org/data-oecd/44/53/33691596.pdf.

[3]UNESCO.(2005). The pluraling of literacy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policies and programmes. UNESCO Education sector position paper. Paris: UNESCO.

[4]Glynda Hull and Katherine Schultz(2001). Literacy and learning out of school: a review of theory and research[J]. Review of education research, vol.71,NO.4,pp.575-611.

猜你喜欢

教育评价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五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六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莫让“后进生”成为教育之殇
关注“人的发展”:“核心素养”观下学校教育的召唤
基于幼儿成长的有效教育评价研究
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取向和育人导向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