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凉也是一道风景
2013-04-29李栓科
李栓科
我常对喜欢出行的朋友说:没到过西藏就不知道中国有多美,没去过新疆就不知道中国有多大。
美丽和魅力总是牵魂的。
青藏高原上那一列列的冰川和雪岭,在蓝天和白云的掩映下,煜煜地闪耀着。站在4000米左右的高原面上,海拔七八千米的山峰全无想象中的高耸和仰止。
推动这座广达265万平方公里的高原演绎沧海桑田故事的板块,至今还在一刻不停地俯冲和上翘着,只是间或猛然提速,或戛然停顿。
那一道道的山岭和一串串的盆地,就见证了高原隆起过程中的亢然凸升和安然蠕动。
当这座高原上横卧的山岭超越5000米时,中国以至世界的自然格局就要重新布置;北上西进的海洋湿热气流被阻滞在高原的东南隅,渐生渐盛的江南鱼米之乡取代了维系数亿年的回归线荒漠;而曾经山清水秀的大西北则日渐干涸,取而代之的是广袤的戈壁、连绵的沙漠和星星点点的绿洲;高空横行的西风气流也被一分为二,干寒和荒芜掩盖了高原曾经的碧绿;我国自然结构的“三国演义”时代开场了。
高原的魅力远不止地学家眼里的沧桑啧叹,许多自然胜景也同样会让我们寻常人震颤。
你看那可可西里新青峰脚下纵列数十道的冰川,长达几十公里厚过30米,仍然不能熄灭火山沸泉从中喷射而出,冰火浴生的故事上演了数万年。
五老峰西侧从高达百米的冰川里下泻的瀑布水沫飞扬,气势和声涛胜过我们熟知的任何岩石瀑布。贫瘠的自然环境催生了令人叹服的生态习性。不求择枝而栖就连草丛安家也成奢望的飞禽,只好在鼠洞里屈就,而其“房租”则是寒冬时节衔枝而归,鸟鼠同穴的景象只有在世界屋脊才能随处可见;就连植物也一反常态,太阳升起时植物的毛孔紧闭,以免蒸发导致水分亏损,夜间则利用白天页片收集的微弱的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其情景与太空如出一辙。
走过高原,才发现荒凉之美的含义。
无数的冰川雪岭储备了难以计数的淡水,还哺育了诸如长江黄河等著名的江河;乔戈里峰残冰造就了幽深险峻的“喀喇昆仑大道”;喜马拉雅的冰舌卷入丛林,呈现翠绿与湛蓝犬牙交错的景象。还有那星罗棋布的湖泊,不仅收纳了周边的山影天色,或宛如城堡的盐花或状若堆雪的浪花,垒积在岸滨,又添艳丽。
与山巅的冷峻之美截然相反的是戈壁荒漠的干裂之美。
佛陀沿着高山夹持着的谷地,越沙漠、进戈壁、走绿洲,进入中原大地,一系列石窟佛塔庙宇,在风沙的吹蚀中,散尽了铅华。
出敦煌100多公里,那延绵上千平方公里的荒漠漆,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煜煜的黑光,若不留神,踩翻脚下的碎石,表面黑漆戛然碎裂,裸露出本来的面目。
甘蒙疆交界的三角区域,近千平方公里的玛瑙戈壁滩,在夕阳的余晖里,呈现五彩斑斓的幻境。河西走廊两山发育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冰峰,雪岭,季节性的冰雪融水潜渗砂砾石层,在远端出露滋养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绿洲,而在近端砂砾戈壁滩,开挖沟槽利用凝结水棚育葡萄,成为又一人文景观。
吐鲁番的坎儿井,也是巧妙地利用了地下潜水的杰作。风火山口的蜂巢石,见证了大自然的力量。
发现荒凉之美,是人类好奇心促就的激情再现;而记录荒凉之美,则是我们人类毅力和忍耐力的呈示,这其中苦难和艰险可以想象,只有坚守才能有收获,就像戈壁滩里种植葡萄,那是几代人反复实践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