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子的重量

2013-04-29吴佳骏

四川文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行孝释迦释迦牟尼

吴佳骏

金子的重量

在“粪秽地狱”右侧,刻有三尊小像,若不仔细打量,往往容易一晃而过。但就是这三尊小像,却寓意宏大,是整组“地狱变相”中,具有结论性的一组雕像,可谓“画龙点睛”。

造像中,一对老年夫妇相视而坐。男的表情严肃,侧头斜看着妻子,心里像是在揣摩什么。他的右手弯曲于胸前,下垂的衣袖挡住了胸口。其左手却牵着一个黄口小儿。这个孩子光头,右半边身子向外,伸出手去接母亲手中的碗。那位母亲则坐于低處,头部似与站立的孩子等高,脸上的表情显得凝重,目光却落在孩子伸出的手上。她两手托起的碗,一高一低,一只装着米饭,一只装着金子。金子发出的光芒,似乎照亮了整面墙壁。然而,孩子的手,却并未伸向装着金子的那只碗,而是毫不迟疑地朝盛着米饭的那只碗伸了出去。

图上的碑文刻有一句话:无明众生亦复如是。“无明”即愚昧无知之意。这组像的寓意是要告诉众生:没有觉悟的人只知道吃饭,满足一时贪欲之需,却不懂得黄金的价值,更不懂得佛法与智慧的价值。同时也在暗喻世人:解脱苦海要比现实享受重要得多。贪欲不除,就会迷失自己。

这是佛家的解释,但现实中,我们是否也可作出另一番解读呢?

那位伸手接饭,却鄙视黄金的懵懂小孩,恰好代表了他的童心未泯。在一个还未被社会这个大染缸污染的孩子来说。填饱肚子永远比黄金重要,这是生命本能的需要,也是天性的自然流露。如果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两眼只盯着金钱,那也未免太可怕了。待他成年之后,他会离自己的本心越来越远,离“佛”越来越远。

当今社会,恰恰是懂得接饭碗的孩子越来越少,而嗜好黄金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很难分清一碗饭和一碗金子的价值,他们的父母更是难以分清。大多数做父母的,都如造像上的那对父母一样,希望自己的孩子永远只对“金子”感兴趣。“金子”是他们人生的“垫脚石”和“敲门砖”。有了金子,就可以顺利成长,平步青云;可以志得意满,挥金如土;更可以胡作非为,胆大包天。“金子”是他们衡量社会人世的唯一标准,而人本身的价值和尊严,却被他们踩在脚下,随意践踏。

作家刘墉讲过一个故事。话说有个富翁在洪水里翻了船,爬到洪水中间的大石头上大呼救命。一个年轻人闻声赶来,奋不顾身划船营救,但因洪水湍急,船行缓慢。富翁以为年轻人故意拖延时间,大喊:“快啊,把我救上去,我给你一千块!”船行依然缓慢。富翁又喊:“快用力啊,把我救上岸,我给你两千块!”船却仍旧如蚁挪动。“水涨高了,你用力啊,我给你五千块!”富翁继续喊。船比先前靠近了点,但水已经淹没了大石头。“快啊,我给一万块!”富翁半身被淹在水中,焦急地喊。“我给你五万块……”这次,富翁话未喊完,就被一个大浪卷得无影无踪。年轻人回到岸上,十分沮丧,他说:“我救他原本并没想到钱,只想救人,可他却喊着要给我钱,而且一次比一次多。我想如果自己划慢点,就能多得些钱了。可哪知,眼看我就要靠近他了,他却被洪水冲走了。”

这便是“金子”带来的祸害和悲哀。当然,人喜爱金子并不可耻,重要的是,要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报恩的孝道

仿佛一曲慈母的颂歌,伴随大佛湾的晨钟暮鼓声,在幽静的山谷里环绕,使坚硬的石头多了几分柔情和缱绻。那一帧帧行孝报恩的故事,感天动地,寸断肝肠。如果谁的心生硬似铁,见到这些雕像后,定会柔软如水,若有七月飞雪,寒冬日照的透凉和温暖。

这幅“报父母恩重经变相”,龛宽15米,高7米,是根据《佛说大报父母恩重经》而刻,深具中国儒家思想“孝道”的伦理核心,又兼具巴蜀生活风俗特色,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最大最完整一幅歌颂父母养育之恩的经典之作。

造像共分三层。上层凿有七佛,均为半身。前三佛为过去“庄严劫”中最后三佛,后四佛为现在“贤劫”中最后四佛。据《五灯会元》记载,该七佛一脉相承,均为父母所生。

中层为10组连环浮雕,表现一个人从母腹中降生后,父母是如何含辛茹苦将其抚养成人的过程。以一对夫妇“投佛祈求嗣息”为中心拉开序幕,单左双右各分开排列五组雕像。

一组:怀胎守护恩。一位孕妇怀胎,侍女手捧一碗保胎药汤,让其服下。

二组:临产受苦恩。孕妇临产,以手抚肚,一接生婆半蹲身子,卷衣扎袖;旁立一端工,手执令牌,为其驱邪,口中念叨不止。

三组:生子忘忧恩。夫妇面含微笑,逗子而乐,烦恼皆忘。

四组:咽苦吐甘恩。母亲吃糠咽菜,以流出的甘甜乳汁哺育孩子。

五组:推干就湿恩。孩子夜半尿床,母亲起身让孩子睡干處,湿處自己睡。

六组:哺育不尽恩。母亲袒胸露乳,喂孩子奶。“不愁脂肉尽,唯恐小儿饥”。

七组:洗濯不尽恩。母亲替孩子洗濯衣裤,操劳受累。

八组:伪造恶业恩。孩子成年,父母为其操办婚事,因杀猪宰羊而造恶业。

九组:远行忆念恩。儿子远行,辞别父母。父母难舍心头肉,左叮咛右嘱咐,热泪盈眶。

十组:究竟怜悯恩。表明父母的怜悯,是天下最无私、最伟大的“爱”。

十组雕像,是十个特写镜头,以写意的笔法,将“母子之情”泼墨于岩壁上,,那每一个细节,都是一次爱的流淌:那每一道纹路,都是情感的外化。浅显中蕴含着深刻,深刻中饱含着浓度。

最下层为地狱。意在警戒为人子女者,如若不孝,将被打人地狱,遭受各种酷刑之苦。

古语曰:百善孝为先。一个不孝之人,将遭世人唾骂,其在社会上也很难立足。中华民族身为礼仪之邦,自古以来便有重孝道的优良传统。历朝历代也都有不少感人的孝道故事传世,为后人所效法。孟郊一首《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被作为传播孝文化的范本,为人所颂。

然时移世易,当今社会的不少子嗣,成家立业后,便把父母抛却一旁,只顾自己的小家庭过得舒畅。在农村,很多人携妻外出打工,却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家中让父母照看,他们每天都守着破屋度日。可这些外出的人,逢年过节也难得回家。即使回一趟家,面对殷勤的父母,还大发雷霆,怪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正如古人说的那样:“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不见了”。据《论语》记载,当子夏问孔子何为孝时。他只答了两字“色难”。即做到和颜悦色难。换句话说,就是不给父母脸色看。这看似简单,可真正能有几人做得到呢?普天下的父母,对儿女的要求,永远都是最低的。他们没有别的企求。不过是想让孩子多陪陪自己罢了。就像陈红在那首《常回家看看》的歌里唱的:“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云南诗人雷平阳写过一则短文,转述的是他一个作家朋友回家省亲,在村中闲转时,见一对父子,因琐事争执,继而互骂,污言秽语不堪入耳。随之,父亲操持一锄柄,朝儿子头颅打去。儿子闪身入户,提出一把长刀,朝年届七旬的父亲追去。父亲无路可逃,情急之下,拼尽全力攀纵到村边一棵大树上,喘息不止。父亲见立在树下傻愣着的儿子,又是一阵大骂。儿子不说片言,只顾挥刀砍树。他知道“树断人亡”的道理。但在雷平阳及其朋友眼里,儿子砍倒的并不是那棵现实中的树,而是生长了几千年的伦理之树。

我们急需要做的,或许就是将那棵被砍倒的树,重新扶起来。

行孝的典范

试想,倘一个受人顶礼膜拜,被尊为万世师表之人,突然遭到他人讥讽,将其荣誉背后的不光彩之事公之于众,使其颜面扫地,威信动摇,他该如何应对呢?最好的办法或许就是发表声明,以正视听。

佛祖释迦牟尼就遇到了这样的麻烦事,他被人诟病为弃父离母,外出修道,是极大的不孝。释迦牟尼闻听此言,果敢应对,召集大千世界诸佛菩萨,宣讲报恩经,以示弟子,借此挽回声誉。

这龛“大方便佛报恩经变”造像,便是宣传释迦牟尼今生、前世行孝报恩的事迹的,可视为“父母恩重经变”的姊妹篇。是根据《大方便佛报恩经》、杂以《贤愚经》、《杂宝藏经》而刻。

据《大方便佛报恩经》序品记载,一日,释迦牟尼为众生说法,弟子阿难进城化缘,路遇一青年男子,肩挑双目失明的父母沿街乞讨。他要到三个烧饼。给父母各一个,余下一个自己不舍得吃,以备下顿父母饥饿时,让其充饥。恰巧这时,被六师外道的人所见(六师外道,是佛教创始时,与其对立的六个宗教派别。),他们指责阿难说:“你师傅释迦远不如这青年道德高尚,他舍去父母、妻儿而不顾。只求自我解脱,此乃大逆不道,还四處宣讲佛法。”这六个人见诽谤释迦得逞,敲锣打鼓,手舞足蹈,幸灾乐祸。搞得阿难自犯糊涂,不禁对释迦的讲道产生怀疑。他回去后。抱着忐忑之心,半信半疑地问释迦牟尼:“佛家有孝吗?”释迦牟尼训斥了他一顿。最后当释迦听说阿难的提问,是来自六师外道的嘲讽时,他顿时满身放光,为众弟子讲解报恩经。

整幅雕像中,释迦牟尼位居中间,神情淡定,头顶出现一道光柱,光中现“忉利天宫”。佛像前刻有一碑,顶端有“三圣佛牙赞”五字,碑正中镌一个由三个“王”字重叠而成的“圣”,特指北宋太宗、真宗、仁宗三帝。碑两旁书一楹联:“惟有吾师金骨在,曾经百炼色长新”。

主像左下侧即为“六师外道谤佛不孝”图,个个生动传神,把诽谤人那种复杂的内心世界呈现得淋漓尽致,仿佛石头也能开口说话。如果一个正直之人,看到岩壁上这些宵小之辈,兴许会按捺不住冲动,上前扇其耳光,以泄愤怒。当然,这要在不被指认为破坏文物的前提下。

主像两边,分别刻着释迦牟尼尽孝的本生和本行故事。本生,即前生事迹;本行,即今生事迹。造像共十一组。

一组:割肉供父母。一个国王,因国中内乱,抱太子投邻。路远粮尽,太子每日从身上割肉三斤,供父母食用。此太子为释迦前生。

二组:舍身饲虎。新生饿虎奄奄待毙,太子以血肉之躯饲虎,七条幼虎得救。父母闻讯赶来,抚白骨恸哭,太子现身云端,劝其父母无需悲痛。此太子亦为释迦前生。

三组:鹦鹉行孝。农夫于田间捉住一偷吃谷穗之鹦鹉,鹦鹉日:我上有盲父母,靠我供养,农夫悲怜,任其鹦鹉偷谷。此鹦鹉也是释迦前生。

四组:剜眼出髓。一国王病危。求医,医曰:需人眼和骨髓为药,方可治愈。王子毅然剜眼抽髓,终使父亲病愈。此太子便是释迦。

五组:得证三十二相。一男子问僧,释迦何以容貌超凡,有三十二相。僧曰:此乃他行孝所致。

六组:啖子行孝。啖子于山中采摘野果,以养盲父母,却被射猎的国王误伤,其父母大悲,感动天神,使其伤口愈合,父母重见光明。啖子即释迦。

七组:剜身点灯。释迦为求佛学精义,不惜在身上剜肉成孔,盛油点千灯。

八组:雁书报太子。太子海中采宝,白雁传书,报其父母因思念他而目盲。太子当即持如意宝珠钱物搭救,父母目盲康复。

九组:舍身求法。释迦为求佛法报孝父母,从高树坠身,以示报答。

十组:佛诣父王所看病。净饭王大病,释迦闻讯赶来,以佛光照父王,使其病态消失。

十一组:为父抬棺。净饭王逝,释迦为报养育恩,亲自抬棺焚化,以劝世人行孝。

以上十一组雕像,似一串冰糖葫芦,把释迦牟尼的前世和今生串连了起来。每一幅雕像,都是一颗圆润的葫芦子,回味无穷。而“行孝”,便是串连葫芦子的竹签。

看来,佛祖要证明自己的行孝之道,尚需如此多的故事才能令人信服。倘若一个普通人,要使他人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又该需要多少事实考证呢。

没有人会对考证感兴趣,说得多不如做得多。尽孝道是须要身体力行的,而不是挂在嘴边说说而已。一个顽劣成性,六亲不认之人,无论他如何鼓吹孝道,终不过是自欺欺人,授人以柄,徒增笑料而罢了。

常言道:身教胜于言教。我们很难相信,那些从不懂得尊老爱幼的父母,会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去懂得如何做人。

认识一个人的最好方法,是莫听他怎么说的,要看他怎么做的。

责任编辑:卓慧

猜你喜欢

行孝释迦释迦牟尼
Transference of Things Remote:Constraints and Creativity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Jin Ping Mei
用释迦果给生活加点甜
戴进与梁楷人物画之比较——以《达摩六祖图》与《释迦出山图》为例
王祥行孝故事探析
“行孝”故事口头/书面表述差异与传播实践中的价值发生问题
释迦
释迦牟尼葬礼再考察——兼析传译者及解读者对涅槃经的重构
浅谈小学生孝道文化的教育
孝顺父母
面对辱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