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百官族人可”句的句读、翻译及其思考
2013-04-29李颖
摘 要:本文以《孟子》中“百官族人可”句为切入点,使用语料法,搜集《孟子》中所有带“可”的语料,分析其句法位置、词法意义,对“百官族人可”的句读和翻译进行分析,指出“可”应与“百官族人”衔接,翻译为“同意、许可”。同时指出,现代语言学的语料法也可以为训诂学研究之用,不仅可以拓宽训诂学研究的视角,还可以丰富人们对古代某个阶段的语言面貌的认识,有社会语言学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孟子》 “可” 句读 翻译
通读杨伯峻的《孟子译注》,发现有一注释存在疑问。原文为:“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弔者大悦。”(《孟子·滕文公章句上》)杨伯峻先生对此句这样作注:“朱熹集注云:‘可谓曰知,疑有阙误。可见他也不甚了解。赵岐注也没有说明白,暂且以我们的意思译出:‘官吏们同族们都很赞成,认为知礼”。这句话有两个问题,首先是句读,是“百官族人,可谓曰知”还是“百官族人可,谓曰知”?第二个问题是“可”到底应该怎么翻译?浏览现代的关于孟子的注释此句的翻译和杨伯峻先生的差不多,本文将使用文献法、语料库等方法对此句的翻译进行论证,以期得出合理的解释同时给出科学的证据。
一、句读问题
翻阅几本有名的注书,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句读标注并不相同,朱熹《孟子集注》中句读为:“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弔者大悦。”《孟子赵注》句读为:“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弔者大悦。”兰州大学中文系孟子译注小组著的《孟子译注》句读为:“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弔者大悦。”[1]
句读到底在什么地方点比较合适呢?“点句时,遇到难通的地方,应该仔细阅读全文,考查难通处所用词语是否在上下文出现过,各表示什么意思,与其他词语有什么搭配关系,前后有什么变化,然后综合作解,详细寻译。”[2],因此我们以语料为依据,对《孟子》中“可”出现的语言环境进行了细致地分析。
首先我们对“可”在句中的出现位置进行统计,严格按照形式标准,此处的“句”是以“逗号”为标准的,并除去语气词等干扰,如果“可”后有语气词并仅有语气词,我们仍然认为它位于句中,这样处理有几个好处:一是句尾语气词到底表什么意义,会不会对“可”的意义有影响,我们可以先不去考虑;二是如果“可”后的语气词我们忽略的话,那么它前面的修饰成分我们是不是也一样要忽略,这会使问题变得复杂得多。统计得到以下数据:
句中
位置 句首 句中 句末 单独
成句
数量 39例 170 19 8
我们对句末的19例的搭配情况进行分析,情况如下:
1.与“不”搭配为“不可”位于句末的有11个。
2.受连词“则”衔接在停顿上构成双音节的有5个。
3.位于四字结构中,两两停顿构成双音节的有2个。
4.位于五字结构中单独停顿的只有一个,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可”。原句为“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弔者大悦”。
仔细朗读“可”在前和在后两种情况,毋庸置疑,语感告诉我们“可”与后面相连更符合我们的习惯,从《诗经》开始,就出现很多四字格式,两两连读,朗朗上口。然而“格律诗句子(有的格律诗的篇章定句)有固定的音节数,而且还有一定的‘逗,即句内有一定的停延层次,如四言体的‘2+2式,五言体的‘2+2+1式,七言的‘4+3式。汉语大多以双音节音步为主,奇音节句在句末出现单音节音步。林庚把句末的单音节音步称为‘半逗律,他说,‘半逗律乃是中国诗行基于自己的语言特征所遵循的基本规律,这也是中国诗歌民族形式上的普遍特征。”[3]《孟子》虽然不是格律诗,但也为我们提供了佐证,即最后一个音节为“半逗律”是可能的。划分句读我们还必须考虑意义,不能完全为了符合语感就不顾意义是否合理。
接着我们对句首的40例的搭配情况也进行了细致地分析:
1.与“可以”组成词组的有18例。
2.与“得”组成词组的有5例。
3.与“谓”组成词组的有4例。
4.与“使”组成词组的有3例。
5.与别的动词组成词组且语调停顿位于动词后的有9例。
我们综合分析《孟子》中“可”出现的语言环境,单独的“可”位于句末的情况较为少见,更多的是与其他词搭配位于句首,但是单从形式上我们还不能定论,要从意义上进一步分析。
二、解释问题
我们先看句末的“可”如何翻译,在18例中,有15例翻译为“可以”,其中,“良不可”句和“百官族人可”为例外。关于这两句的解释问题,上述几本注书翻译为下:
1.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弔者大悦。
《注疏》:诸侯五月而葬,未葬,居倚庐于中门之内也,未有命戒,居丧不言也,异姓同姓之臣,可谓曰知,狮子之能行礼也,四方诸侯之殡来弔会者,见世子之憔悴哀戚,大悦其孝行之高美也已。
《集注》:诸侯五月而葬,未葬,居倚庐于中门之外也,居丧不言,故未有命令教戒也,可谓曰知,疑有阙误,或曰皆谓世子之知礼也。林氏曰,孟子之时,丧礼既坏,然三年之丧,恻隐之心,痛疾之意,出于人心之所固有者,初未尝亡也,惟其溺于流俗之弊,是以丧其良心而不自知耳,文公见孟子而闻性善尧舜之说,则固有以启发其良心矣,是以至此而哀痛之诚心发焉,及其父兄百官皆不欲行,则亦反躬自责,悼其前行之不足以取信,而不敢有非其父兄百官之心,虽其资质有过人者,而学问之力,亦不可诬也,及其断然行之,而远近见闻无不悦服,则以人心有所不期然而然者,人性之善,岂不信哉。
《译注》:于是太子居于丧庐五月,不曾颁布任何命令和禁令,官吏们同族们都很赞成,认为知礼,等待举行葬礼的时候,四方的人都来观礼,太子容色的悲惨,哭泣的哀痛,使来吊丧的人都非常满意。
2.良不可,曰: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孟子·滕文公下》(表同意)
《注疏》:强嬖奚乃肯行,以一朝得十禽,故谓之良工。
《集注》:强而后可,嬖奚不肯,强之而后肯,一朝,自晨至食时也。
《译注》:奚被勉强之后才肯,一早上打了十只鸟。
这两句中第二句各本注书都没有什么分歧,表示同意,第二句句读的差异造成了翻译的差异。赵岐和朱熹都把“可”归为后一句,与“谓”连在一起,表示一种“可能性”,即:像这样官吏们和同族们才认为世子知礼,而《孟子译注》则把“可”归为前一句,译为“赞成”,现代的很多注释都是如此翻译。
我们从“可”的语法功能来看,它或与某词组合表示“可以、能够、值得”或单独用于表示应答即“可以”。但是位于句末的3例都单独用作谓词,表示“同意”。从这一点来看,现代的翻译是对的,但是我们还必须从别的角度进行论证,从历时来看,词义的发展总是呈现出一些阶段性的特征,笔者认为我们必须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交叉研究,才能准确定位。
在国家语委语料库中对《孟子》中所有带“可”的句子搜集,得到语料194条,“可”的用例236例,随后采用金良年200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孟子译注》和万丽华、蓝旭2006年中华书局的《孟子》,对所搜集到的例句一一对照翻译,同时参考了《集注》《注疏》以及《译注》并对其翻译进行了统计,可以翻译为“可以,能够”基本义项有二:一是可能或者能够,表示一种可能性;一是许可,可表示被动也可表示主动,我们以金本的《孟子译注》和万本的《孟子》为基础,对照后确定其直译为“可以、能够、行”等的有228例,另外8例翻译不同,除了上面已提到的3例,还有5例,对于这些特例,参照朱注、赵注以及兰州大学本的译注进行一一分析。
1.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孟子·公孙丑上》)
《译注》:{我认为}:不能在思想上得到胜利,便不去求助于意气,是对的,不能在言语上得到胜利,便不去求助于思想,是不对的。
《集注》:此一节公孙丑之问,孟子诵告子之言,又断以己意而告之也。告子谓于言有所不达,则当舍置其言,而不必反求其理于心,于心有所不安,则当力制其心,而不必更求其助于气,此所以固守其心而不动之速也。孟子既诵其言而断之曰。彼谓不得于心而勿求诸气者,急于本而缓其末,犹之可也。谓不得于言而不求诸心,则既失于外,而遂遗其内,其不可也必矣,然凡曰可者亦仅可而有所未尽之辞耳。
《赵注》:不得者,不得人之善心善言也求者,取也,告子为人勇而无虑,不原其情,人有不善之言加与己,不复取其心有善也,直怒之矣,孟子以为不可也,告子知人之有恶心,虽以善辞气来加己,亦直怒之矣,孟子以为是则可,言人当以心为正也,告子非纯贤,其不动心之志,一可用,一不可用也。
此句的“可”《译注》翻译为“对的”,《集注》翻译为“可以,但也仅仅是可以”,《赵注》翻译为“可以”,这些意思也是相通的,因为只有对了才会觉得可以,也在“可”的义项范围之内。
2.事亲若曾子者,可也。(《孟子·离娄上》)
《集注》:言当如曾子之养志,不可如曾元但养口体,程子曰,子之身所能为者,皆所当为,无过分之事也,故事亲若曾子可谓至矣。而孟子止曰可也,岂以曾子之孝为有余哉。
《译注》和《赵注》都翻译为“可以”,我们仅列出《集注》,朱熹作注时对“可”的程度很关注,是不是至孝,孟子没有说,提到孟子止曰可,岂以曾子之孝为有余哉,我们翻译时也应该注意这些细微的差别。
3.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孟子·离娄下》)
《译注》:舜呢,为天下人的模范,名声传于后代,我呢,仍然不免是一个普通人,这个才是值得忧虑的事情。
《注疏》:君子之忧,忧不如尧舜也。
《集注》:乡人,乡里之常人也,君子存心不苟,故无后忧。
这句中“可”的意义与其他不同,为“值得”,“可”与单音动词组合,意为被动,表示值得。
4.孟子曰:然,夫时子恶知其不可也?(《孟子·公孙丑下》)
《译注》:嗯,那时子哪晓得这个事做不得呢?
《注疏》:孟子曰,如是夫时子安能知其不可乎?
《集注》:孟子既以道不行而去,则其义不可以复留,而时子不知。又有难显言者,故但言设使我欲富,则我前日为卿,尝辞十万之禄,今乃受此万钟之馈,是我虽欲富亦不为此也。
5.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孟子·公孙丑下》)
《译注》从周武王以来,到现在已经七百多年了,论年数,超过了五百;论时事,现在正该是圣君贤臣出来的时候了。
《注疏》:七百有余岁,谓周家王迹始兴,大王文王以来考验其时则可有也。
《集注》:周,谓文武之间。数,谓五百年之期。时,谓乱极思可以治有为日。于是而不得一有所为,此孟子所以不能无不豫也。
第四句和第五句中金本和万本虽然对“可”没有直译,但是参阅各本注书我们不难发现把它们翻译为“可以”是合理的。
综上分析,我们确定“可”在《孟子》中的意义有:①可以;②能够;③同意;④值得;⑤行(用来应答)。为了进一步证明翻译的合理性,我们翻阅了各种辞书,对“可”的意义进行验证。
《汉语大词典》第三卷[4]
1.表示同意、许可。《左传·桓公十六年》:“宣姜与公子朔构急子,公使诸齐,使盗待诸莘,将杀之。壽子告之,使行,不可,曰:弃父之命,恶用子矣?”
2.是、对。《韩非子·南面》:“然则古之无变,常之毋易,在常古之可与不可。”
3.应当、应该。《史记·陈丞相世家》:“及平长,可妻娶,富人莫肯与者。”
4.可以、能够。《诗·秦风·黄鸟》:“彼苍天者,殲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5.值得、堪。唐王昌龄《宿裴氏山庄》诗:“遂解薼中组,终南春可游。”
6.符合、适合。《荀子·正名》:“故可道而从之,奚以损之而乱?”
7.适宜、相宜。《礼记·学记》:“大学之法,禁於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
8.谓在某个范围内;尽着。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六:“狗汪汪地叫着,可院子乱跑,但跑不出去。”
9.痊愈。《南史·王茂传》:“遇其卧,因问疾。茂曰:我病可耳。”
10.轻微;隐约,参见“可可”
11.谓事小不足道;在其次。宋黄庭坚《题竹石牧牛》诗:“牛砺角尚可,牛斗残我竹。”
12.当;对着。唐白居易《宿张云举院》诗:“不食胡麻饭,杯中自得仙。隔房招好客,可室致芳筳。”
13.犹所。和动词组合,构成名词词组。《礼记·中庸》:“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
14.副词。
(1)大约;(2)再;(3)表示转折;(4)表示强调;(5)表示反诘;(6)表示疑问
15.不可。《书·尧典》:“异哉!试可乃已。”孙星衍注:“史迁作“试不可用而已。”又疏:“史公‘可为‘不可者,声之缓急,俗字增为‘叵,即‘可字也。”
16.通“何”
17.姓
《康熙词典》:口部[5]
1.<唐韵>肯我切。<集韵>口我切。从音坷。
①<说文>肯也。<广韵>许可也。<韵会>可者,否之对,书尧典嚚讼可乎?文中子事君篇达人哉山涛也,多可而少怪。
②仅可,未足之辞也。<论语>子曰:可也,简。
③<礼内则>择于诸母与可者。<注>:诸母,众妾也。可者,傅御之属也。
④所也,<礼中庸>体物而不可遗。<注>体犹生也,可犹所也,不有所遗,言万物无不以鬼神之气生也。
⑤姓【正字通】<与中华大字典同>
第二条<字汇补>和第三条为<异读>从略。
《中华大字典》可部[6]也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与《汉语大词典》解释差不多。
《现代汉语词典》“可”的词条分了三个:
可1:①动词,表示同意;②助动词,表示许可或者可能,跟‘可以的意思相同;③助动词,值得。
可2:①连词,表示转折,意思跟“可是”相同;②副词,表示强调;③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的语气;④副词,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的语气。
可3:动词,适合。
从各个词典中对“可”的义项的解释,我们不难发现,“可”位于句末时可译为“同意”的义项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在《孟子》原文中就有体现,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把“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弔者大悦”中的“可”翻译为同意是合理的。
很多关于《孟子》的注书都把此句的“可”翻译为“赞同”,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同意和赞同是有区别的,虽然现代汉语词典中同意的解释为赞同,赞同的词条也解释为同意,但不可否认的是赞同的程度要甚于同意,我们在翻译时是不是也应该注意这种词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呢,笔者认为是应该注意的。文言文的翻译有两种情况:直译和意译。直译按照原文的词语和句式逐一对译,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词语和句式,尽可能地使原文的每一个字(词)在译文里都有着落。不拘泥于原文的词句,按照原文的意思进行翻译是意译。意译比直译有较大的灵活性,它不受原句词数、词序的束缚,文字可以适当增减,词序可以适当调整,甚至句式也可以作必要的变换。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尽量直译,做到保质保量。
三、结论及余论
本文通过语料分析、词典查阅、比较注书等方法对《孟子》中“百官族人可”句进行了分析,为我们现代注书的翻译提供证据,同时也给我们一些思考:
1.训诂学怎样才能开拓一条新路?笔者以为应该与现代语言学结合,运用现代语言学的一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比如,语料库法、统计分析等等,可以使训诂学在理性研究的基础上增加科学性。
2.古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一是直译和意译领域应该怎么分;二是不管是直译还是意译我们都应该尊重原文当时的社会语言环境。这些分析都具有社会语言学方面的价值。
注释:
[1]后文我们会时常提到这几本书,为了叙述方便,下文朱熹的《孟子集注》我们简称《集注》,《孟子赵注》我们简称《赵注》,兰州大学中文系著《孟子译注》简称《译注》。
[2]冯浩菲:《中国训诂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7页。
[3]吴洁敏,朱宏达:《汉语节律学》,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页。
[4]见于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版,第31页。
[5]见于《康熙字典》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页。
[6]徐元诰等主编:《中华大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05页。
参考文献:
[1]董为光.汉语词义发展的基本类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2]冯浩菲.中国训诂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
[3]金良年.孟子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康熙字典[Z].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5]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Z].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
[6]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7]吴洁敏,朱宏达.汉语节律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8]徐元诰等主编.中华大字典[Z].北京:中华书局,1958.
[9]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0]赵岐.孟子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1900.
[11]赵振铎.训诂学纲要[M].成都:巴蜀书社出版社,2003.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3]朱熹.孟子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李颖 广东广州 暨南大学 51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