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副词“也”的语义指向
2013-04-29汪莹
摘 要:现代汉语的“也”字,与“还、又、再”同属于重复副词,表示意义的重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也”作为副词,能够表示多种意义。在句法功能上,“也”一般修饰它后面的动词,因此在划分句子成分时,常常被划为状语。但从语义功能上看,“也”做副词时,语义指向比较复杂。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笔者对于语义指向和“也”在话语中的语义指向的一些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也 语义指向 异项
一、语义指向
“语义指向”是我国学者在1983年提出的一个概念,由吕叔湘先生提出的“指向”一词发展而来的:“在没有伴随句的情况下,在可能实现的交换项之中,实现的可能性大小与位于‘也字前或后,离‘也字远或近有关。‘也字的作用指向前面的最挨近的一个,然后是更前面的一个。然后是‘也字后面的。”
1984年,刘宁生将“语义指向”作为完整的语法术语提了出来:“句法上,我们可以将句首的介词结构‘在……一概分析为‘全句修饰语。但是,它们的语义指向并不一致。”在《句首介词结构“在……”的语义指向》(1984)一文中,他指出介词“在……”的结构在句首时,句法上是修饰全句,但在语义指向上并不一致。它既可以指向主语,也可以指向谓语。这是“语义指向”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语法学领域,给汉语语法学分析带来了新的理论焦点。
1995年,邵敬敏在《语文导报》第2、3期的《八十年代副词研究的新突破》中提出“语义指向”的术语:“沈文首先提出跟‘也语义联系有关的包括表示‘异的‘比较项和表示‘同的‘相同项;其次描写了‘比较项在‘也前后的分布情况以及‘比较项跟‘相同项的函数关系;最后讨论了‘也在句子中的语义指向,即跟由‘比较项而产生的潜在义的联系,揭示出在语法平面上‘也只跟它后面的结构成分发生关联,组成结构体,可是在语义平面上,却可以跟位于‘也前后的‘比较项和‘相同项都发生关系。”沈从文对“也”的语义指向进行研究,提出了“同、异”“相同项、比较项”的概念,并指出“也”在语法、语义两个层面上的结构关系,认识到了语法学层面的语义研究,有进步意义。
但是所谓“语义指向”,国内学者至今没有统一的看法。周刚(1998)认为:“所谓语义指向,就是指句子中某一个成分跟句中或句外的一个或几个成分在语义上有直接联系,其中包括了一般所认为的语义辖域。”陈保亚(1999)认为:“语义指向是和句法直接成分一样的概念,是语义结构中语义成分之间的直接联系。”陈昌来(2000)认为:“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中的某一成分跟另一成分或几个成分在语义上的直接关联性。”陆俭明(2003)认为:“所谓语义指向指的是句中某一成分在语义上跟哪一个成分相关。”
以上学者对“语义指向”的定义虽然表述各有不同,但都承认语义指向的基础是句子成分间的语义联系。并且,语义指向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在语义学界已有共识,认为语义指向是语义平面的研究内容。
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中某个成分与结构中的另外的成分在语义上发生的联系。
“语义指向”观念的提出,揭示出一些副词、形容词等词类的重要语法规律,并就此提出了语境歧义分析法。
二、“也”的语义指向
《现代汉语词典》中,副词“也”有六个义项,分别是:表示同样;叠用,强调两事并列或对待;叠用,表示无论这样或那样;表示让步或转折(常跟上文的“虽然、即使”等呼应);表示委婉;表示强调(常跟上文的“连”字呼应)。
《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指出了“也”的词汇意义:表示两事相同;表示无论假设成立与否,后果都相同;表示“甚至”;表示委婉的语气。同时,吕叔湘还提出了“也”字的话语联系,指出“也”字一般用在两个小分句的后一小句,“甲事”可以出现,如:
1.你去南京参观,我们也去南京参观的。
“甲事”也可以不出现,如:
2.你昨天也去看电影的?
一般来说,“也”是表意义的叠加,因此“也”字的使用一般要涉及两个表述,即吕叔湘先生说的“分句”,而“也”一般出现在后一个表述中(参照上文的例子)。通常我们把含有“甲事”的句子称为“前提句”或“先行句”,把后一分句称为“后续句”或“‘也字句”。
前提句和后续句中存在着“同项”和“异项”的问题。所谓“同项”,是指字面上意义相同或相关的句子成分(例1中的“参观南京”,例2中的“看电影”);所谓“异项”,是指字面上意义不同的句子成分(例1中的“你、我”,例2中的“你、其他人”)。
虽然前提句可以不出现(例2),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语境推断出句子的相同成分,即同项。根据“也”的义项,“也”表示的是两事的类同,即共有的同项,所以进行比较的是两事的异项。根据孔令达“信息论”的理论,言语交际是为了传达新信息,因此“也”的语义指向应该是指向异项的。
“也”(表示两事相同)指向异项分为前指、后指和双指三类:
1.前指
A.主语不同,谓语相同或同义。
例①:他喜欢吃草莓,我也喜欢吃草莓。(“也”前指“我”)
B.主语不同,谓语不同。
例②:天亮了,雨也停了。(“也”指向“雨”)
注:“亮了”和“停了”都表示好的变化,因此可以看做相同项。
C.主语、动词相同,宾语(前置)不同。
例③:馒头我也吃,米饭我也吃。(“也”前指“馒头、米饭”)
D.主语、动词相同,动词的附加成分不同。
例④:他前天也来了,昨天也来了。(“也”前指“前天、昨天”)
2.后指
A.主语相同,谓语不同。
例⑤:我们也划船,也游泳。(“也”后指“划船、游泳”)
B.主语、动词相同,宾语(不前置)不同。
例⑥:我们中间有南方人,也有北方人。(“也”后指“北方人”)
3.双指
例⑦:他买了三斤肉,我也买了二斤。(“也”既指向“我”,也指向“二斤”)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楚,“也”的语义指向,是由“也”字的基本用法引申而来,即两事相同,比较异项的意思。所以,“也”字的语义指向要通过语境或上下文的对比,确定异项,由此选择“也”字句中语义指向的对象。同时,也可以看出,“也”语义指向的对象可前,可后,“也”既可前指(如例①、例②、例③、例④),也可后指(如例⑤、例⑥),还可全指(如例⑦)。在话语中,“也”字始终指向它的异项,与同项的位置无关。异项在前,“也”字就指向前;异项在后,“也”字就指向后。“也”字前后或许有一个异项或多个异项(例⑦)。只有一个异项的情况比较简单,“也”字始终指向异项;“也”字前或后有两个异项的情况较为复杂,如果两个异项都在“也”前,可根据认知中的“邻近原则”(徐霞2003),“也”字优先指向和它相邻的异项(如“饼他吃了,馒头我也吃了”中,“也”优先指向“我”);如果两个异项同在后,“也”字优先指向宾语。“也”字句有时会有语义不明的情况,从而引起歧义。
三、总结
语义指向的问题如今仍然是一个语法、语义学的研究重点,语义指向的内涵仍有许多有待商榷的地方。关于副词“也”的语义指向,研究的学者很多,本文也只能浅显地表达笔者对于“也”的语义指向的一些理解和认识。本文简单论述了语义指向的内涵,通过四个方面阐述了对“也”字语义指向的看法,总结了笔者对“也”字语义指向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卢英顺.语义指向研究漫谈[J].世界汉语教学,1995,(33).
[4]沈开木.论“语义指向”[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汪莹 江苏省南京大学文学院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