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中广播媒体的作用不可替代
2013-04-29王凯山
王凯山
摘 要:在很多突发公共事件中,社交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如此,广播媒体的作用依然不可替代。比如,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社交媒体虽能抢占信息发布的第一源头,但是虚假信息难以有效根除,相反广播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依然值得信赖。广播媒体在舒缓灾区群众心理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广播媒体依托政府的力量,能有效整合各方社会资源参与救援。
关键词:国家应急广播 广播媒体 社交媒体 非常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还未出现,地震灾区群众获取的信息主要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四川当地电台等广播媒体。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交媒体作用凸显,但是一直伴随社交媒体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广播媒体的作用依然举足轻重。
一、社交媒体虚假信息难以有效根除,广播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依然值得信赖
今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发生强震。当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迅速组建了前方报道组,派出20多名记者从北京分别通过搭乘总理专机、跟随相关部委工作组、自行搭乘民航班机,以及从成都等地驱车赶往地震灾区。第一时间在前方聚拢的报道规模就达40多人。①与此同时,中国之声改变既定播出方案,于当天上午10点推出了抗震救灾特别节目《雅安紧急救援》,全天所有节目打开窗口,不断插播来自前方记者和救援队伍发回的最新信息。这套快速反应机制的建立来自于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时的成功经验。当时中央电台的记者开创了多项媒体第一:第一个乘冲锋舟进入震中,第一个空降震中现场,第一个徒步进入震中。
尽管芦山地震中中央电台第一时间做出了迅速反应,但是抢先发出地震信息的源头却来自微博。当天8点02分,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就发出了有关地震的第一条微博。8时08分,雅安芦山县微博用户“@meaningless-批话多”发微博:“我以为我要死了!震中肯定在芦山县!我家房子已垮!”这是第一个从震中芦山县发出的微博。微博抢占了信息发布的第一源头,与此同时有关地震的微博、微信等来自社交媒体的信息纷纷涌现。
值得关注的是,微博、微信这类社交媒体的信息来自众多网民的自发贡献,信息源头多元化,缺乏传统媒体的把关人,故容易导致假信息掺杂其中。在这次雅安地震中,就有这样一条虚假的寻亲微博:“帮忙转发一下,一位叫徐敬的女孩,21岁,请速回水城县人民医院,妈妈伤得很严重,想见她最后一面,爸爸号码:1519338XXXX,爱心接力,好人有好报。父母的爱,只有自己子女懂。”随后,在两个小时内,这条消息被转发超过了一万条,后经官方账号“微博辟谣”证实,文中涉及的号码归属地为甘肃平凉,且此信息在2012年12月时即已证实为不实信息,与雅安地震无关。
面对真假难辨的海量微博信息,灾区群众最想知道的亲人受灾情况如何、政府要采取哪些救援措施等信息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这时,在灾区的传统媒体代表——广播媒体得天独厚的优势就得以充分体现。4月22日,中央电台、四川广播电视台、雅安人民广播电台、芦山县广播电视台联合开办的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在四川雅安地震震中芦山县开播。应急广播是在发生地震、泥石流等灾难的非常态环境下,政府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向公众提供防灾减灾等信息服务,从而做好舆论引导和信息发布工作的一种紧急手段。作为我国首次以“国家应急广播”为呼号,在突发灾难事件中对灾区民众定向播出的应急广播,开播之初就发挥了广播媒体的传统优势:在第一时间把权威的政府信息发布出去,以最快的速度告诉受众真实的情况,阻遏了不良信息扩散,为救灾工作建立了良好的信息和舆论环境。
二、突发公共事件中社交媒体在寻亲救助中发挥重要作用,广播媒体在舒缓灾区群众心理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
芦山地震发生后,微信的朋友圈功能得到了充分展现。由于凭借“圈内”相对紧密的社交关系和信息及时精准到达的特性,微信在相当程度上取代了传统媒体,承担了报平安的任务。4月20日下午,微信就推出“雅安地震救助”公众账号,此账号系地震救助信息集散平台,主要用于发布四川雅安震区网友寻人和报平安资讯。广播媒体也开辟了寻找亲人的节目通道,但是与2008年汶川地震人们第一时间拨打直播间电话紧急求助相比,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寻找亲人成为灾区群众寻找亲人更重要的选择。截至4月20日下午五点,新浪微博统计:有关四川雅安7级地震的微博总数6400万条,雅安地震寻人微博总数231万条,雅安报平安的微博总数1008万条。②
但是社交媒体由于发表信息的字数限制以及碎片化特征,在及时迅速传递信息的同时,无法承担广播媒体在直播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人际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功能。灾难发生后,人们的心理呈现出迥异于平时的各种状态:恐惧、焦躁、不安等等,此时更需要心理和感情上的抚慰。
而在这次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国家应急广播电台改变了广播媒体的常态定位,在播报中更多体现了与灾区群众同呼吸、共患难的应急广播特色。
在播音的语态上,主持人都是带着感情地播报。在电波中,应急电台不断重复呼号:“这里是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芦山地震灾区的亲人们,我们就在你身边,我们和你们在一起”。
在栏目设置上,应急电台开播了《心与心的对话》栏目,对灾区群众心理进入专业的干预和抚慰。4月25日,著名心理专家杨凤池教授走进直播间,为灾区群众讲解如何正视自己的心理、有效释放自己的情绪、转移注意力等如何走出心理创伤的方法。北京市国家卫生应急救援队心理救援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醫院儿科主任崔永华也专门就芦山县灾后儿童心理援助工作与听众进行了交流。
三、社交媒体社会动员、救援力量分散,广播媒体依托政府的力量,能有效整合各方社会资源参与救援
由于地震灾害突发而具有破坏性、不可预见性,这些会对习惯于常态环境下生产和生活的人们造成较大的冲击,此时社交媒体在救灾过程中搭建的组织与行动平台就派上了用场。例如微博上传递的各种震后的自救常识、网民呼吁疏通运送救灾物资的绿色通道等。对于让出宝贵的救援通道,微博上的呼吁此起彼伏。例如微博加“V”用户“@贺纬”(540万粉丝,比央视新闻频道官方微博粉丝还多)在4月21日15点发出的微博中就号召,救援初期,除却保障最低限度的报道力量之外,记者也应该让路于专业救援。在黄金72小时内,受众需要资讯多于故事,需要数字多于煽情。
但是,与2008年参与救灾的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微博博主利用社交媒体多层次、多角度传递各种救援、救灾信息的同时,弊端也显而易见。大多数微博由于自身粉丝有限,传播效果自然大打折扣。而一些加“V”用户在呼吁过后,尽管能凝聚一些社会力量参与救援,但是终归各自为战,不能形成统一的救援力量。而借助国家应急广播电台这个平台,各类受灾群众急需的救援物资在政府统一协调下,及时分发到受众手中。4月22日国家应急广播电台开通后,除了给当地群众发放手摇式收音机之外,电台每天都要播出几十次应急和实用信息,为灾区群众提供自救施救、卫生防疫等多方面服务。同时对于灾区群众急需的帐篷和水等物资也进行了及时的播报。在4月底的节目中,及时通知受灾群众“奶粉已经陆续送到芦山县城,有需要的群众可以到体育馆附近的母婴站领取”等重要信息。
尽管在非常态的环境下,国家应急广播从传播信息的真实性、交流抚慰的有效性以及整合资源的高效性等方面相比社交媒体体现出了更多优势,但是我国的应急广播仍然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一,建立国家应急广播体系。从芦山地震来看,我国应急广播系统的建立刻不容缓。目前,我国现有的城市、乡镇应急安全指挥手段还停留在打电话找到灾难发生区域的负责人,再通过广播或人为动员疏散群众的传统水平。这远远无法满足应急安全指挥的需要。第二,健全国家应急广播机制。构建国家应急广播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政策法律规定和体制机制建设作为保证,未来我国应急广播的相关法律法规,应该明确应急广播的责任主体、发布要求和信息来源,确保应急广播安全高效的运转。第三,建设国家应急广播队伍。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的超常规处理,需要一支专业素质高、反应迅速及时的国家应急广播队伍。这既需要具备应急管理能力的领导型人才,也需要能够应对非常态环境下的高素质采编队伍。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本文编辑:宁黎黎)
注 释
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程追踪雅安芦山地震 派出40余人报道组》,见于中国广播网,http://www.cnr.cn/gundong/201304/t20130420_512408939.shtml。
②《雅安地震啟示:社交媒体与新媒体共生》,见于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info/2013-04/22/c_1323307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