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嵌在《春酒》中的寻根情结
2013-04-29彭宝华
摘 要:在赏读《春酒》过程中,一条家园寻根的红线贯穿文章。琦君用三分的童年无忧、三分的芬芳母爱、三分的淳朴乡情,再加上一分浓郁的故乡年味,为我们酿造了一坛十分清香的春酒。
关键词:探寻心灵家园 领略故园深情 梦回心中故园
一、探寻心灵家园
琦君说:“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从这句话中,我们可知,琦君生命里最难割舍的是故乡情结。
琦君家园何处?细读课文,寻找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就能发现她的足迹:浙江温州永嘉县一乡——台湾——美国。她的家园是她心中的中国,这是她生命的根。
二、领略故园深情
赏读课文就会感觉到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故园深情。
读琦君的文章,一定要琢磨她的文字。她的文字清新素雅,普通中透出灵气,如行云流水一样。特别是其细节描写让人过目不忘。教学时,笔者采用了一种读书方法——注读课文。
(一)例句引领:
通过这种方法来认识一下这位调皮的、可爱的、开心的、幸福的小姑娘。师生一起用注读法赏读文章内容。
【示例:“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靠、点、舔”这些都是小孩子特有的动作,寥寥几笔,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立刻在纸上活动起来。语言虽然质朴简练,但字里行间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大家是如此喜爱这小姑娘,在故乡,邻里之间是如此亲密随和、融洽温馨。】
例1: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赏析:终于到来的急切心情,一副很嘴馋的样子。
就是因为蜜蜂是小小的,很可爱,很像当时的“我”,写出了“我”的可爱。
“还”捧一大包说明她吃饱了后竟然还拿,也正写出了孩子的可爱。
“捧”字可谓又多吃、又多占。
指导朗读,注意读出作者的情感来。研究之后,读出作品的情感。
例2: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品读赏析:
“偷偷”——而不是当着母亲的面,表现“我”内心是非常想喝的,但又不能让母亲知道的隐秘心理。一个“偷”字偷出了一份浓浓的母女情。
然后可尝试让学生揣摩当时“我”的心理活动:这酒到底有多厉害,我得尝一尝等。
“好几回”——是指多次,而不是一回、一次,足以见出“我”对母亲的八宝酒充满了诱惑,也显示出“我”的可爱。
一个舔字——嘴馋可爱。
(二)学生注读
1.梦回童年——乡愁定格在童年的回忆里
(1)春酒载满了“我”童年的快乐,请找出文中描写“我”的细节并研究欣赏。
要求:学生从文中挑选一句或几句描写“我”的精彩之处,有感情地读出来,再说出你的批注。
(2)从这些童年往事中,我们翻阅了作者的快乐,那么是谁为作者打造了这样的童年?
2.聚焦良母——乡愁搁浅在博大的母爱中
(1)文中母亲的哪个动作、哪些话语、哪些情态触动了你的心弦?
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
(2)创设情境:为丰富母亲形象,插入母亲轶事。深入了解母亲形象。
【投影:琦君的妈妈绣两朵梅花,对琦君说:“这双拖鞋要寄去给你爸爸穿,还要再绣一双……”琦君抢着说她要。
妈妈瞪她一眼:“小孩子穿什么绣花拖鞋?”接着低声说:“是绣给你那如花似玉的二妈穿的。”琦君不平,问为什么。
“你不懂!”妈妈叹口气说,“我如果只绣一双,你爸爸一定会给你二妈穿的,自己反而不穿。倒不如我索性绣两双,让他们成双成对吧!”】
这是一份怎样的爱?
爱,原来可以如此豁达。
3.定格乡情——乡愁沉淀在浓浓的乡情上
你从春酒中品出了什么滋味?
琦君用三分的童年无忧、三分的芬芳母爱、三分的淳朴乡情,再加上一分浓郁的故乡年味,为我们酿造了一坛十分清香的春酒。
三、梦回心中故园
温柔、善良的母亲远离了琦君,而无拘无束的童年也是一去不复返的,淳朴、善良、热情的乡邻们也隔山隔水。此时的琦君会发出怎样的感慨?
文章最后给了我们答案:“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琦君是一个无数次在笔墨之间寻找回家路的女子。我们从她的文章里能找到注解。
1.在上海求学时,母亲来信说她患了风湿病,手膀抬不起来,连最简单的缧丝髻儿都盘不成样,只好把稀稀疏疏的几根短发剪去了。我捧着信,坐在寄宿舍窗口凄淡的月光里,寂寞地掉着眼泪。深秋的夜风吹来,我有点冷,披上母亲为我织的软软的毛衣,浑身又暖和起来。可是母亲老了,我却不能随侍在她身边,她剪去了稀疏的短发,又何尝剪去满怀的愁绪呢!——《髻》
2.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日里想,梦里思,“昨夜梦魂又飞归故里,躺在双亲的墓园中,拥吻着绿茵覆盖的芬芳泥土,望着悠悠出岫的白云,多年抑郁的情怀得以暂感舒松,可是短梦醒来,泪水又湿透枕边,美丽的家园啊!它依旧是海天一角,水阔山遥。” ——《乡思》
3.家乡人民也始终惦记着这位远方的游子。坐落于三溪中学内的琦君文学馆于2001年10月22日开馆。应邀参加开馆仪式的琦君到场为文学馆剪彩。离乡半个多世纪后,她终于坐着轮椅踏上了家乡的土地,见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亲人。
4.隔一条海峡梦回童年旧事,竭毕生心力写尽故园深情——2006年6月7日90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临终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呵……
活动过程:
5.海棠春晓老人为琦君写下了这样的悼词:纤毫词笔蕴情真,羞煞墨坛多少人。一日瑶池仙驾去,犹留温婉在红尘。
6.“梦中应识归来路,梦也了无据。”这位一直在心灵深处寻找归乡之路的女子,是否会踩着满院的花香,杖履点叩着当年她牵着母亲的衣角走过的青石板,寻着童年的梦而来?
借助琦君及他人的文字,我们读出了琦君的情思:家园寻根。
这杯蘸着童真与母爱的春酒如同琦君伸长的双眼,在海外长久地凝望着大陆。
而故乡这宏大的根,给了她丰厚的营养,让她的文学之树枝繁叶茂。让我们铭记:故乡永远是我们生命的根基、精神的枝干。请同学们珍惜花样年华,撷取生活的芬芳,酿造自己人生的美酒吧。
参考文献:
[1]乌丽整理.琦君散文集[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2012.
(彭宝华 山东省泗水龙城初级中学 27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