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科学探究“实至名归”

2013-04-29郑立东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3年8期
关键词:火柴交流科学

郑立东

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随着科技化生产的普及,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钻研意识坚、动手能力强”的人才,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需求,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在《科学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了“科学探究”的概念,并强调:“科学教学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进而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根据这一精神,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开展合理有效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动手解决问题,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提炼成果……从而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满足于国家的发展,满足于社会的需求。

一、探究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和深入性

科学探究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过程,如果我们在探究过程中只是关注过程的操作、数据的记录、信息的整理,显然不能培养什么“科学人才”,要想让科学探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首先要确保探究的问题具有针对性,探究过程具有深入性,也唯此,科学的探究才能有的放矢,才能走向深入。

例如:“抵抗弯曲”一课的探究。此课教学的一个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的探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是不是当学生得出如下表的数据后,探究活动就结束了呢?

显然不是,该课教学的探究绝不能停留在“纸张厚度越大,抵抗弯曲的能力越强”这样一个浅显的规律。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这个层面,那么这个探究的活动就毫无意义可言。此时,我们应将探究的活动再深入一点,当学生得出“纸张厚度越大,抵抗弯曲的能力越强”后,再引导学生探究“纸张抵抗外力的变化规律”,也就是说每增加一张纸,它们的抵抗力增加了多少?什么情况下,抵抗力最强?当我们带领着学生对探究活动进行深层追问时,学生的探究能力就会在我们的追问中不断增加。

二、探究的活动要有亲历性和可操作性

探究活动也是一个具有亲历性和操作性的过程,如果我们在探究过程中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参与,忽视了这个活动的可操作性,就会使学生处于活动的“边缘”,就会使探究活动处于停滞状态,进而使学生失去探究的体验。

例如:“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的探究。该课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实验的操作,让学生参与其中,学会观察“热是怎样传递的”,并从中懂得实验器材的选择。教材是这样呈现实验过程的:首先将火柴棒粘在铁丝上,铁丝再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用酒精灯在铁丝的一端加热,最后一起观察火柴棒下落的过程,进而推导“热是怎样传递的”。然而当我们带领学生一起实验探究时,却发现“火柴棒的粘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用“蜡”粘,由于它的黏性小,熔点低,酒精灯一加热,火柴棒就迅速地不按“次序”地掉落下来;如果用“胶水”粘,由于它的粘连度不强,很难固定火柴棒……如果在探究活动中找不到合适的器材,那么这次探究就会因器材的可用性不强而大打折扣。为此,我在教学时,特别准备一个探究性项目——选择可用性的器材。由于设置了这个探究项目,学生在实验探究时,不仅成功地操作了“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还懂得了实验的可操作性。

三、探究的过程要有合作性和交流性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意见、乐于合作、懂得交流的科学态度。”“尊重他人、乐于合作、懂得交流”是科学探究一个基本原则,如果我们在科学探究中不能尊重他人,不能与人合作,不能与人交流,那么我们的探究活动就会进入一个封闭狭隘的世界,我们的探究活动所收获的成果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例如:“放大镜下的昆虫”一课的探究活动。该课探究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微观的世界里更好地观察昆虫,从而获得我们在常规条件下无法观察的体验。然而在探究过程中,由于昆虫的来源、操作的烦琐、设备的单一、时间的局限等因素的制约,都会使探究活动的进展受到影响,为此我们在探究活动中就必须进行有效的合作与交流。首先,在探究之前要明确分工:部分学生寻找感兴趣的昆虫,部分学生设计操作流程,部分学生负责数据记录,部分学生负责数据整理,部分学生负责过程监督;其次,在探究过程中要懂得交流,每个成员都要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与合作伙伴分享,同时还将同伴的合理建议、推测付诸实验;最后,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同伴的合理建议改变原有计划,从而让探究过程向更深处拓展。

总之,小学科学的教育离不开探究活动,而探究活动的实效将直接关系科学课的质量,为此我们要认真打磨科学探究活动,耐心完善科学探究体系,从而让科学探究“实至名归”。

(作者单位:浙江浦江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火柴交流科学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学拔牙
火柴变变变
“交流”等5幅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