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厨房》的时间意识透视女性的悲剧命运
2013-04-29王若聪
王若聪
摘 要:本文试图以当代女性主义作家徐坤的代表作《厨房》为例,对其小说中时间意识所透视女性悲剧性进行解读。《厨房》通过短短一顿晚餐的时间,将女人枝子一生的波折集中展示出来,包括对自己前半生进行了总结,对自己现状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的期望与设想。女人枝子正是在“过去”“现在”“将来”的时间交织中反复寻求自身女性身份的回归。然而,她所期冀的未来在彼岸,在时间的流程中她是归不回“过去”,到不了“未来”,只能成为徘徊“当下”的流浪者。
关键词:厨房 时间 女性 悲剧
“海德格尔把‘时间看成人的直观形式或人的直觉体验并认为‘过去—现在—将来作为时间的流程是此在的生命体验和实现的过程。”[1]P53 当代女性主义作家徐坤的代表作《厨房》写的是一个女人从逃离厨房到回归厨房的故事。小说通过短短的一顿晚餐的时间,将女人枝子一生的波折集中展示出来。作者对小说的时间叙事的安排主要借助了女主人公枝子的感受、联想插进现在的时间进程。对“过去”的追忆,对“现在”的疲倦以及对“将来”憧憬组成了枝子全部的心理活动。可以说,女人枝子的一生不仅是在家庭和社会两者的夹缝中,同样也是在“过去”“现在”“将来”这三者交织的时间性流程中反复寻求其自身的女性身份。
一、回不去的“过去”
小说中对枝子“当初的出走”的描写并未花去过多的笔墨,只是简单地交代了受够了简单乏味的婚姻生活的她冲出家门是为了“向那冥想当中的新生活奔跑”。作者倒是花了少许笔墨,通过对女人枝子今昔心理状态的对比描写来填补并未交代的“过去”与“现在”之间的时间空白——“这样经过了岁月风尘的磨洗,枝子早年的一颗多愁善感的心,早就像茧子那样硬厚,那样对一切漠然、无动于衷了。”
其实“过去”的她无疑是在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中出走的。当“过去”的“未来”在期待与憧憬中而至,与“现在”相遇,但却未见得如最初所想的那样。当她获得了自己的社会身份和地位之后,当她疲倦了商场的一切,那颗漠然的心又开始萌动,渴望像当年“时候到了”进入厨房一样,到了“不惑之年”的她又出于本能地想要回归家庭。
二、越不过的“现在”
“现在”也就是当下的枝子是“被称作‘女强人的那种已然不惑的女人。”非常有意思的是,小说的叙述者在这里似乎是“遗忘”了时间对这个“已然不惑的女人”在外貌上的侵蚀。岁月的痕迹在枝子的外貌上是看不出来的——她仍然“体态窈窕”,拥有“乌黑发亮的秀发”“修长的脖颈和光洁的臂膊”。她也绝对称得上是一个漂亮的女人,连作为情场老手的松泽都不免为之“心里怦怦怦乱动了几动”。甚至是主人公本人枝子自己也厨房静谧温馨的氛围中也“遗忘”了这一要素——她对自己对男人的吸引力和魅力表现得是十分自信的,她仍富活力和情趣。然而,残酷的是,无论是小说的叙述者还是枝子本人,在与男人松泽调情的进程中总会不时“记忆”起她“现在”应有的年龄,提醒着她时间给予她的“现在”界限——“爱情到了她这个年纪并不容易那么轻易来临”“我再也越不过我这个年纪的矜持和自尊”。
三、达不到的“未来”
与过去的总结和对现状尴尬的不满相比,文中着墨最多的便是女人枝子有关“未来”的期待与设想。她对未来时光的设想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与现在图景的对比上的——“家中的厨房,绝不会像她如今在外面的酒桌应酬那样累,那样虚伪,那样食不甘味。家里的饭桌上没有算计,没有强颜欢笑,没有尔虞我诈,没有或明或暗、防不掉也躲不开的性骚扰和准性骚扰,更没有讨厌的卡拉ok在耳朵边上聒噪,将人的胃口和视听都野蛮地割据强奸”。
处于全知视角的叙述者道出了枝子对抛弃“过去”的悔恨。然后马上笔锋一转,通过人物心理描写来使枝子对自己的未来时间进行想象和延展。在枝子的心里浮现一段与“现在”的生活状态迥然不同的未来生活图景。这幅图景中“她还愿意将做一顿饭的时间无限地延长”“慢慢料理”“不厌其烦”等都体现出了女人枝子对未来的思描里时间的流逝的节奏是异乎寻常的缓慢的。未来的时间又是和当初的出走前的时间一样,都是“日复一日”,都是“简单琐碎”的,是一种循环重复的时间构形。
因此,女人枝子的归回不仅是在空间上的归回,同时也是在时间上的归回。“这里的时间概念,已不是外在于主体生命的物理时间、时钟时间,而是主体范畴的时间,是主体对于时间的直觉经验。”[2]P47时间在这里也成为了女人的价值的体现——一个好女人是甘愿花大把的时间在家庭里的。枝子对家庭的时间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认为这是在空耗生命”到“希望在厨房里消磨时光”。
女人正是在“过去”与“现在”的时间经验的洗礼下完成这样的顿悟的。然而这番经时间的洗礼中产生的希望在男人松泽的游戏心理下却注定要落空的。这种失落彻底终止了她对未来时间的浪漫想象与廉价期许。作家如此安排时间与人物心理的叙事策略,无非是要突出女人在时间的错位之后,想要再次归回的艰难,走出去难,回来更难。她所期冀的未来在彼岸,在时间的流程中她是归不回“过去”,到不了“未来”,只能徘徊“当下”的流浪者。
参考文献:
[1]张自玲.《法国人的港湾》中“别样”的罗曼斯 ——释读时间流程中女性身份的寻求[M].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11)
[2]叶继奋.历史叙事中的深度时空意识——《阿Q正传》的文化诗学解读[J] .鲁迅研究月刊,200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