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皇帝也有青春期

2013-04-29雾满拦江

读书文摘 2013年8期
关键词:恭亲王威利奏折

同治十三年(1874 年)七月十三日,直隶总督李鸿章上奏,状告广东一位名叫李光昭的商人。

奏折上说,这个李光昭是个商人,因为他花钱买了个候补知府的官,也算是官员。李光昭买好一堆木料,共值银子五万四千三百五十两,然后雇用旗昌洋行的火轮船,把三船木材运到天津。双方合同规定,货到付款,如有延误,按天加价。

结果呢,已经过去了三十三天,李光昭也没去码头取货。这时候单运费就已经欠下一千六百五十两银子。不巧的是,货运商和卖家是法国佬播威利一人。播威利撑不住了,就去衙门告状,请求衙门替他抓捕李光昭,归还货运款。

衙门还真把李光昭给找来了,但李光昭也有的说,他解释道:法国佬播威利运来的木材,与最初谈妥的不符,所以他拒绝埋单。

这个奇怪的奏折,名叫《李光昭欺惘招摇折》,李鸿章在奏折中不厌其烦地罗列出李光昭生意上的每一个小细节,与此对照的,是与李光昭行为配套的刑律法规。

奏折的最后一句话是:所有查讯李光昭欺惘招摇各情节,按律定拟仍据实声明请旨缘由,理合专折覆陈。伏乞皇上圣裁训示遵行。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何处理这个李光昭,皇上你说了算。

一个小小的广东商人,怎么会需要皇上亲自处理呢?

需要的,因为李光昭买的木材,是用来重修圆明园的。他买这些木材只花了五万四千三百五十两银子,卖给同治皇上,售价却是三十万两银子。转手就赚了近五倍的利润,李光昭拿同治皇帝当肥羊了。

此外,李鸿章进一步揭发说,李光昭自称圆明园李监督,可代大清皇帝与洋人签约。一旦这些条约生效,洋人找上门来,同治皇帝还真没地方说理去。

这个意外事件,让小同治怒不可遏,立即下旨严惩不法商人李光昭。李鸿章遵旨,判处李光昭斩监候,押入大牢,秋后处斩,这事就算过去了。

到此,李鸿章的任务顺利完成,这下该轮到同治皇帝麻烦了。李光昭舞弊案爆出,朝中诸王爷与群臣弹冠相庆,亢奋不已,一大群白胡子老头凑在一起,联名上奏,痛陈这个圆明园不能修。你看刚一开始就冒出来个李光昭,再修下去,说不定还会有什么天大的麻烦。

这就是李鸿章的深谋远虑。他为无计可施的群臣,提供了一枚射向同治皇帝的炮弹,而他自己呢,却没事人一样躲在一边。他知道,同治小皇帝脑壳儿进水,非要胡来,你劝阻是不管用的。这世上,多少孩子,家境贫寒如洗,只要稍微读上几本书,干点正事,就能够改变悲摧的命运。可大多数人就是不肯听,依然我行我素,恣意妄为。普通人尚且如此,手里还握有权柄的同治,凭什么要规规矩矩励精图治?如果一个人不走正道,神仙也劝不转,能劝转的话,这世上早就没有了监狱。而且有监狱也没用,监狱杀头,也阻不住许多人不走正道的勇气和固执。

李鸿章见多了像同治皇帝这种人,思维原始,头脑固执,对无益于身心家国的所有歪门邪道,怀有一种飞蛾扑火般的坚忍与虔诚。李鸿章对付他们的办法,唯有一个杀字。可面对坐在龙椅上的同治帝,你得想个更妙的法子。

诚如《孙子兵法》所言:以正合,以奇胜。表面上李鸿章绝不与同治发生冲突或争执,只在暗地里慢慢搜集情报,找出李光昭这枚大杀弹,“嗖”的一声扔进朝廷里,立即陷小同治于被动之中。

八月二十七日,恭亲王、醇亲王及大学士文祥,率领一众白胡子老臣,团团包围了皇宫,强烈要求皇帝出来说话。同治皇帝闻知大怒,传令老家伙们入内。众老头进来,跪趴在小同治的脚下,开始号啕大哭起来,拼命劝说同治收回重修圆明园的旨意。同治冷冷地斜睨着这些老头,他早就看腻了,什么本事也没有,就会趴在地上哭哭闹闹,你越是搭理他们,他们就越是蹬鼻子上脸。

所以小同治只有冷冰冰的一句话:此奏不准!

这是同治人生成长过程中,第一次自行主张做一件事。他应该也能意识到这件事并不妥当,但正因为不妥,他才要坚持。哪怕全世界都拦在他面前,他也要坚持下去,这是许多青春叛逆期的年轻人的共同心理,同治皇帝也不例外。

突然听到“嗷呜”一声怪动静,同治皇帝吓了一大跳,细一看原来是大学士文祥哭得太来情绪,当场背过气去了。众人急忙把文祥抬下去,而恭亲王和醇亲王理也不理,只管继续趴在地上,哭他们自己的。

直到这时候,小同治才意识到,今天这些怪老头是发了狠,死也要阻止他重修圆明园。这次行动是有预谋的,有计划的,是经过周密安排的。如果皇帝不收回圣命,老头们全都打算当场哭死。同治勃然大怒,劈头盖脸地把众老头骂了个臭死。但他自己心里也害怕,被迫收回了修复圆明园的圣命。

回到后宫,同治越想越气,立即朱笔御批,革去恭亲王一切差使,降为辅国公,交宗人府严议。朱谕发出之后,同治皇帝忽然想到后果太严重,就又减轻了对恭亲王的惩罚,革去亲王世袭罔替,降为郡王,其子革去郡王衔。还有醇亲王、文祥和清流名臣李鸿藻等阻止他重修圆明园的人,以“朋比为奸,谋为不轨”的罪名,统统革职。

一夜之间,重臣皆革,朝廷震骇,天下失惊。

就在世人的惊恐不安中,弘德殿忽然传出西太后慈禧的懿旨:

十年以来,无恭王何以有今日,皇帝少未更事,昨谕著即撤消。

太后撤销皇帝的圣旨,这意味着可怕的宫廷政变。可是不政变还能怎么办?你看看这个小同治,没有丝毫的自我控制能力,一味地胡闹到底。虽说他青春期叛逆情有可原,可是拿国家充当他青春叛逆的代价,这未免太昂贵了。

几个月后,同治皇帝病死。

可以确信,这一次母后夺政,对同治的精神伤害是巨大的、无以修复的。而他之所以表现得毫无理性,并非单纯的青春期叛逆,更多的可能是他身体的疾病严重困扰了他的精神,让他无法进行正常的思考。

追溯同治皇帝的生平,他在历史上的出现宛如一颗尾部硕大的扫帚星,突兀出现,转瞬消失,留下来的是深深的疑惑和令人难以理解的失常。

(选自《权谋高手李鸿章》/雾满拦江 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2月版)

猜你喜欢

恭亲王威利奏折
奏折的产生,原来是为了保密
“福倒了”与“福到了”
WILLY THE DREAMER梦想家威利
威 威利 温基
梦想家威利
庭院吉气自何方 一份紫禁城庭院门位相度奏折的图解
咸丰和恭亲王:好兄弟相爱相杀
从“一匣两谕”中试析咸丰与恭王的关系变化
威力和他的自行车
“奏折是最靠不住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