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和恭亲王:好兄弟相爱相杀
2019-11-27冯玄一
冯玄一
咸丰帝奕詝和恭亲王奕诉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在道光的儿子中,奕詝排行老四,奕排行老六。二人虽不是亲兄弟,关系却很好。
奕詝的妈妈死得早,道光便把10岁的奕詝托付给了奕诉的妈妈静贵妃,请求她代為照顾。静贵妃收留了这个孩子,视为己出,悉心照料,关怀备至。
正是因为这层原因,奕詝和奕从小就有亲兄弟般的感情。直到有一天,老爹道光要立储了,这对亲兄弟开始有了竞争。
道光晚年,对立储这件事非常慎重,他对所有儿子逐一排查后,将目标定在了奕詝和奕诉两人中间。但他多次考察两人后,始终没有定下来,所以这事就一直搁置着。
其实,从个人能力方面来看,奕詝远不及能力超群的奕。道光对此也心知肚明,只是他最终还是决定传位给奕詝。
至于原因,有野史记载说,道光原本看好的是奕诉,并按照“家法”把他的名字写在黄绫上。但是,在封的时候,道光的贴身太监看到“末笔甚长”,怀疑是奕诉的“”字。
于是,这件事情就悄无声息地传到了宫外,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道光知道后,非常气愤,认为是奕擅自揣摩圣意,四处传扬以博取支持。道光由此判定奕诉行事轻率,不够沉稳,难当大任,所以撤换了诏书,将奕詝立为太子。
不管这个记载真实与否,道光将位置传给了奕詝却是事实。据《清史稿》记载,道光临死前将僧格林沁、载垣等十位重臣召进宫中,临行托孤,当面打开黄绫,传位诏书上写明:“将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自此,奕詝成了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即咸丰帝,皇六子奕被封为恭亲王。
咸丰即位后,对他的这个弟弟非常倚重,刚即位就下诏授恭亲王为十五善射大臣。这是一个专门管理八旗官兵练习射箭的机构,十五善射大臣是这个机构的最高长官。不过,这只是个过渡性的职务。咸丰二年(1852年)四月,咸丰再次下诏,将乾隆年间和坤的王府赐给恭亲王。
在政务上,咸丰也非常倚重恭亲王。咸丰三年正月,咸丰下诏,任命恭亲王管理中正殿、武英殿事务;当年九月,又命恭亲王署理领侍卫内大臣,参与京城巡防事宜。这还没完,到十月初七,咸丰再次下诏,允许恭亲王人军机处行走,创造了罕见的一年三变迁的佳话。这下,恭亲王算是走进了大清朝的政治核心。
而且,恭亲王入军机,还打破了清代皇子不得干预政务的祖制。由此可见,这哥俩的关系非同一般。正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咸丰和恭亲王的紧密配合,确实让人看到了大清兴盛的气象。
但是,这种良好局面没有维持太长时间。到了咸丰五年,咸丰和恭亲王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裂缝。为什么呢?因为恭亲王有不轨行为?还是因为咸丰对他的能力不满?都不是,他们之间的裂缝,只因静贵妃的一次失误。
那年,恭亲王的生母、咸丰的养母静贵妃病重,太医多方用药,仍旧不见好转,整日昏昏沉沉。母亲病了,两个儿子自然常来探望。
有一次,咸丰到静贵妃处看望她。为了不打扰她休息,他事先不让人通报,径直走到静贵妃的寝宫。进去之后,静贵妃迷迷糊糊地躺着,以为是恭亲王来了,就说道:“你怎么又来了?能给你的,我都给了。他性情不测,莫生嫌隙就好。”
咸丰发现她认错了人,便凑过去,轻声喊了句“额娘”。静贵妃认出是皇帝,不知如何解释,只好装睡。静贵妃的这句话,让咸丰心里犯起了嘀咕:“这是什么意思呢?我待老六不薄啊!老六还想要什么呢?”从此,他对恭亲王便多了个心眼。
这事之后,又发生了一件事,让咸丰对这个弟弟彻底失去了信任。
一天,咸丰向恭亲王询问静贵妃的病情,恭亲王跪在地上,哭着说,怕是没治了,只差一口气了,就等着皇太后的封号了。为母亲请封号,本身也没什么,何况静贵妃还是咸丰的养母。咸丰当时并没有表示可或不可,只是随便答应了一声就走了。恭亲王认为他同意了,就命令军机处准备册封典礼。
咸丰得知后,非常气愤:我还没同意呢,你怎么自己张罗起来了?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皇帝啊……但是,毕竟静贵妃也是咸丰的养母,他压着一肚子火,同意封她为康慈皇太后。册封典礼结束没多久,静贵妃就去世了。
咸丰之前碍于静贵妃是自己养母,对恭亲王还有几分相让,如今二人也没有什么共同的亲人了,哪里还存兄弟之情?于是,静贵妃去世仅仅一周后,咸丰便下诏,罢免了恭亲王的军机职务,让他回上书房去读书;又说,遵照皇太后生前遗嘱,丧礼一切从简,连安葬太后的仪式都省了!
至此,咸丰和恭亲王这对兄弟的蜜月期彻底结束。
此后,机敏能干的恭亲王就这样被一直晾着,空有一身治国本领使不上。而这期间,大清国并不太平,1856年十月,英军攻占虎门炮台,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僧格林沁率领的八旗军一败涂地,咸丰仓皇之间逃往承德。这个时候他才想起弟弟恭亲王,出逃前临时下诏,任命恭亲王为议和大臣,全权代理议和事务,只是为时已晚。
试想,如果咸丰和恭亲王之间一直亲密如初,恭亲王一直主持军机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局或许就不会是后来的一大堆不平等条约,至少要乐观很多吧。但是,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残酷,丝毫经不起假设。
此后,咸丰和恭亲王之间再没有恢复往日的亲密,咸丰也再没能回到北京。咸丰去世后,恭亲王再三考虑,决定和慈禧合作,叔嫂联合,发动了祺祥政变。大清的命运,再次被推上更加不确定的轨道。
编辑/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