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育还是应多一份诗意和感性

2013-04-29莫国夫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3年8期
关键词:天鹅感性诗意

莫国夫

有学者认为,小学语文是文字教学,初中语文是文章教学,高中语文是文学教学,大学语文是文化教学。更有一些一线教师矫枉过正,孤立地看待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所指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视人文精神、诗意感性为“洪水猛兽”,陷入改革非此即彼的“钟摆现象”。

《课标》的真实语境是“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怎样让感性与理性和谐相融,怎样让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这是语文教育必须正视的核心问题。

小学教材大多是文学作品,其中尤以儿童文学作品居多。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作品,形象鲜活、富有质感,大都经过千挑百拣,极具人文价值。同时,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征也决定了其对感性材料、感性认知的依赖。阅读《课标》,我们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语文诗意感性的浓厚气息。如 “感知”“体验”“感觉”“体验性活动”,都是学生感性学习的具体表现形式。

有专家认为:儿童在本质上是一种缪斯性存在,儿童文化是缪斯性文化。这种缪斯性文化主要表现为充满旺盛的想象力,具有诚挚的情感,怀着艺术化的生活态度。“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荷德尔林语)语文课堂是孩子重要的生命旅程,他们有权享受诗意感性、充满意趣的课堂生活。语文教育还是应多一份诗意,多一份感性。

一、在直觉意会中放飞“解文”的自由

汉语的表达极其灵活和自由,语意、语用远高于语法。其文字具有形象性、隐喻性、意会性和信息冗余性。许多语言材料意思无法定量或外延不够明确,不能给出绝对精确的定义,而语义的朦胧也正是汉语的魅力所在。因此理解运用语言很多时候需要孩子的意会与顿悟。

如《雪孩子》中“化”字的教学。

师:这里的“化”字你估计是什么意思?

生:“化了”就是没有了。

生:就是雪孩子变成了云,不见了。

生:雪孩子是雪堆起来的,家里着火后,雪受热变成了水,这个就是化了。

师:你还见到过什么化了?

生:我家厨房里烧菜用的白糖,时间长了变成了糖水,这就是白糖化了。

生:我吃糖块时,嘴里的糖块慢慢变小了,这也是化了。

生:我家附近有个黄金加工店,那工匠把金块放到火上一会儿,金块就变成了水,这就是金子化了。

维果斯基说: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含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化了”是一个抽象静止的语言符号,但教师并不死抠词解,而是通过联系、比较、揣摩、想象等方式,激活学生的经验世界,让他们在意会中诱发语感,领悟诠释“化了”的丰富内涵。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是要以这种感性的方式让学生把静态的文本语言读成个体言语,从而让学生的个人话语系统得到高品位的文本语言的补充和修正。某种程度上,这样的学习方式也暗合了儿童的精神特质——自由与想象。

二、在熏陶浸润中丰厚语文的素养

李希贵先生在担任高密一中校长时曾让自己上初一的儿子和上初三的侄女参加高三语文期末考试,两份试卷严格密封,和其他试卷一起批阅,结果和平均成绩相差无几。李希贵说:这没有什么值得惊奇的,语文能力从来都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主阅读、感悟出来的。无非是我的孩子多读了一些书,接受了大量的语言文化精品的熏陶感染。由此开启了高密一中著名的语文实验室计划,使学生的读写量比传统方式大6~8倍。

说到底,语文教育就是以浸润、熏陶、感染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在写作中学习写作。比如阅读教学,一个优质的有张力的文本大于一切方法,其产生的精神和语言上的震撼是一切精巧的方法无法比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大量的高品位的儿童阅读就是开启童年语文教育的金钥匙。《课标》所指的“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谓一语中的。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先生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学语文是熏陶的过程,是熏锅底熏出来的。这种熏陶是隐性的、长期的、综合的,有时甚至体现于一些不为人知的教学细节。

如一位年轻教师上一堂观察作文课。他在课堂里做了一个煮金鱼的实验。为了营造课堂的悬念,教师说自己饿了,要把金鱼煮了吃,然后问学生可以怎么吃。有些学生就提建议,说可以烤着吃、煎着吃,也可以煮着吃。还有一些学生在听老师说要煮金鱼的时候非常吃惊,站起来请求老师不要把金鱼煮了吃,因为那样太残忍了,可教师为了把课按照预先设计的环节上下去,坚持非煮不可。最后金鱼被教师抓进了试管里。

金鱼当然没有死,可孩子们那种纯真、善良的天性可能就在我们这样的语文教学下被异化了。曾听一位教师说:我就是语文。且不论这位教师说的是否名副其实,但语文教师的学养是制约语文教学质量高低的核心要素,这是不争的事实。语文教师自身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怎样用语文教师自身的学养和情怀去熏陶感染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情怀,的确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

三、在深情感召中助燃语文的温度

真正的教育应当与人的灵魂有关。因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雅斯贝尔斯语)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语文教学未能触及孩子的灵魂,未能让孩子的灵魂变得更加“清澈”“温暖”,这显然不是好的语文教育。

如一位名师执教《天鹅的故事》片段。

师:同学们读懂了老天鹅的行动,然而你们可明白它的心、它的情?你们就来做一回它的代言人吧。

师:老天鹅啊老天鹅,难道你就没有看到冰面上那片片白羽、斑斑血迹?

生:没有关系,为了大伙的生存,我愿意。

生:我看到了,如果这白羽、血迹能够换来大家的食物,我心甘情愿。

师:老天鹅啊老天鹅,你像石头似的扑打冰面,难道真是钢铁之躯,就不怕那钻心的疼痛、刺骨的寒冷?

生:我像石头是因为我攒足了劲,要竭尽全力,我很疼,但我愿意!

生:不,我也知道疼痛和寒冷,但是为了我们的集体,我必须这么做!

师:老天鹅啊老天鹅,以你的声望,完全可以命令年轻天鹅行动,何苦要忍受这般苦痛?

生:你错了,我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号召大家投入战斗。

生:正因为我德高望重,才更需要做个榜样!

教师的三处追问可谓匠心独运,不仅让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进行了很好的梳理、提升,而且有效地训练了学生语言的转换和重组,实现了个性化的言语诉说。同时教师三处饱含深情的追问,也推动了课堂教学情境的有效生成。置身其中,哪位学生能不动容,不被老天鹅的精神感召?这就是语文的温度。美德和精神的诞生需要土壤,我想有温度的童年语文教育应当就是这样的土壤。当然深情并不是煽情,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深情当是适切第一。

四、在语象扩张中彰显文本的意境

语象(Verbal image) 为新批评派的特殊术语,语象是语言级的形象,直译为“用文字的物质材料制成的像”,有别于脱离语言后在意识和想象中留存的形象,是指不脱离语词或词组的具词性形象。在童年语文的视界里,语文的形象意义远大于语文的概念意义。怎样让学生深入地、多维度地与文本交往接触,在品味感悟中还语言以形象、还文本以意境,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教学策略。

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罗才军老师执教《伯牙绝弦》片段。

师:……当你读着这个“峨峨兮”的时候,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怎样的画面?

生: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高高的泰山,显得很巍峨。

师:巍峨高耸的泰山,请你再读,读出这种画面来。

……

师:不愧是铁骨铮铮的男子汉,不愧是顶立于天地之间的泰山。第二句谁来读?

(女生齐读,很有感情)

师: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好像让我们看到了那宽广的“江河”。呼应着上边的泰山,这里的“江河”也不是一处随意的江河。“江河”在古文里是有特指的,我觉得咱们班的同学肯定能猜出来。

生:我认为这里的“江河”是指长江和黄河。

师:你的古文底子真厚。是的,这里的“江”是指我们中国最大的江——长江,“河”是指我们中国最大的河——黄河。想到这长江与黄河,你的脑中跳出了哪些词语或者诗句?

生:我的脑中跳出了“波澜壮阔、波涛汹涌”。

师:我听你说这两个词语的时候,一点波浪都没有。(众人笑)

生:(很有气概地)波澜壮阔、波涛汹涌。

师:就是这样“波澜壮阔、波涛汹涌”的江河,请你来读!

生:我想到了一句诗“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

师:正是这样磅礴雄伟的泰山,正是这样汹涌澎湃的江河,一起读。

罗老师的这堂课气象宏大、扎实醇厚,给很多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策略之一就是运用语象的合理扩张,此处即是明证。如果按照中国古典文论的说法则是扣住了“峨峨兮”“洋洋兮”“江河”等核心意象,通过对这些“寓意之象”感性而不乏诗意的联想品味、反复玩索,从而产生了极具张力的教学语境。我想这也是理想的童年语文教学之境。

五、在个性体验中召唤语文的灵性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不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儿童在语文实践过程中,不但是课程意义的接受者,更是课程内涵的主动建构者。他们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对话文本、建构意义的。教师若能顺势而导,让学生富有个性地表达阅读结果,就有可能超越文本,产生新的阅读创意。

如《北京亮起来了》中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刚才,我们尽情地朗读了全文,欣赏了短片中北京的夜景,现在你想说些什么?

生:北京的夜晚真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生:北京的夜晚我想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金碧辉煌”。

生:我真想现在就到北京去,去看看北京的灯……

师:是的,正如大家所说——北京的夜很美,真是赏心悦目……

生:老师,你不是说现在国家能源紧张,要节约用电吗?我们这儿经常停电,大街上好多路灯都不亮了,北京为什么还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那不是浪费吗?

师:(稍作思考)是啊,我们处处节约用电,提倡节约用电,北京的夜晚是否太铺张了?限电与“北京亮起来了”真的矛盾吗?请你先静静思考,再听听小组里同学的意见。

生:我认为不矛盾,听我爸爸说,限电也是有地区差别的,比如农村停电较多,我们城市相对少些。北京是中国的大城市,我想那儿限电应该会宽些,不算浪费。

生:对的,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许多外国人到中国来,我们能让他们看到一个黑乎乎的北京吗?

生:限电是近两年的事,作者写这篇文章说不定是很早很早以前……

生:我认为都重要,都要做。节约用电使我们养成好习惯,而城市变得亮起来能给人带来方便,带来美的享受。

生:老师,我想长大后建一座全国最大的发电站,把源源不断的电流输送到城市和乡村,让工厂的机器转起来,让我们的街道亮起来!也让我们的北京夜景更美丽!

阅读这个案例,我们不禁被孩子的智慧所倾倒。他们在这里舒展着精神的自由,用个性化的言语表达着自己的独特体验,这样的语文教育正是顺应“将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显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满与幸福”。

儿童自有儿童的世界,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诗意感性的语文,就是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的语文。在这个情性缺失的当代社会中,我们的童年语文教育更需要自我救赎,让孩子遇到合适的语文教育。多一些诗意,多一些感性,语文会更像语文,孩子会更像孩子,我想这就是童年语文教育的正道。

猜你喜欢

天鹅感性诗意
诗意地栖居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冬日浪漫
一张图看天鹅奖
“热跑”天鹅
天鹅之死
被耽搁的诗意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天鹅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