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的育人模式下高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思考

2013-04-29梅洪李增平

教育界·上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思考

梅洪 李增平

【摘 要】当前,以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全国各高职院校全面推行,“半工半读”的学习模式和校园到企业的地域跨越等新形势,给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为了积极应对挑战,充分认识新的育人模式下,高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整发展工作节奏,创新系统要素、工作载体、工作机制等措施,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为党的事业、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接班人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新的育人模式 高职学生党员发展 思考

高职院校全面推行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这给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何积极应对挑战,在新的育人模式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已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党组织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的育人模式下高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在校时间缩短,影响发展工作成效

高职教育学制一般是3年,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进行顶岗实习,而有些工学结合开展得好的学院,学生可能有一半的时间在企业实习和锻炼,这样,学生在校集中学习和生活的时间少的只有一年半,多的也不超过两年半。中共中央组织部、共青团中央明确指出,要求入党的团员青年(28周岁以下)必须经过团组织推优,才能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积极分子必须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后,才可列为发展对象。再加上团组织推优工作一般在新生入校后第二个学期初进行;从而使得党支部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时间偏紧,发展任务繁重,进而影响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成效。

(二)地域空间变化,影响发展工作连续性

在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下,高职学生集中实习往往安排在与专业对口的企业中,顶岗实习往往是在学生根据个人求职意向所选择的企业,不同的专业所在企业和地区都可能不同,甚至同一个专业或班级的学生也不在同一个地点实习,这种地域空间的变化,造成了学生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校期间与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培养、教育与考察等工作难以衔接,影响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学生在校外实习期间的管理较困难,不利于发展工作进行

学生的外出实习虽然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安排和管理,但学生一旦到了企业,管理的重心便从学校过渡到企业,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存在着许多不可控的因素,虽然派了驻厂老师进行管理,但因为学生实习岗位不同,实习地点有可能分散,厂方也随时会作人员调配,有些学生要上晚班,学生大多要忙于工作和休息,所以也难有集中的时间,从而增加了学校管理的复杂度,不利于发展工作进行。

(四)更早更多地接触社会,增加了发展工作难度

高职学生年龄一般是19岁至21岁,年纪轻、阅历浅、思想活跃,在校期间组织到校外实习,自然使学生更早更多地接触到社会上的形形色色,尤其是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社会的阴暗面,如腐败、不正之风、颓废文化等等,从而使学生思想上受到不良影响,给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增加了难度。

二、新的育人模式下高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对策

随着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的不断推进,我们要始终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探索高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载体和新机制,建立起与新的育人模式相适应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新模式,注重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发展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一)调整发展工作节奏,提高发展工作实效

针对高职教育学制较短和新的育人模式的特点,要在确保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前提下,调整发展工作节奏。

1.“关口”前移,建立以“四早”(早教育、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为主要内容和特征的培养教育机制。把早教育、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这四个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体系,提高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实效。早教育,从新生入学教育和军训开始,面向全体新生开展党的基础知识和入党程序的普及教育活动;早选苗,及时选定入党愿望迫切、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为入党积极分子;早培养,尽早地开始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工作,使每位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尽快成长起来;早发展,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对那些渴望早日加入党组织、进步较快、综合素质较高和基本符合入党条件的积极分子尽早发展。

2.适当提高团组织“推优”的频率。“推优”是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主渠道,是党赋予共青团组织的一项光荣任务,也是党吸收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的重要途径。根据新的育人模式下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需要,适当增加团组织每学年“推优”次数,是提高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成效的基础。

(二)创新系统要素,提高发展工作科学化水平

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培养、考察、吸收等各个环节。因此,加强新的育人模式下高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要创新和完善涉及发展工作的各个系统要素,着力提高发展工作科学化水平。

1.适时调整学生党支部的设置,完善组织覆盖。一个设置优化、覆盖广的组织架构,无疑能为党员发展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按照《党章》规定,结合目前高职学生外出实习周期长、分布零散等实际情况,在同一企业或距离相近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正式党员人数超过三人的,可以跨班级、年级甚至院系成立临时党支部,选派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或学生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从而保证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连续性。

2.创新工作,完善制度,规范程序,保证质量,提高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科学化水平。

①建立外出实习“三步式”教育制度。

一是顶岗实习前,党支部做好实习点负责人的选派和有关政治思想工作,选派认真负责的党员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和实习点负责人,明确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实习点的党建任务,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是顶岗实习中,保持与学生实习单位党组织的密切联系,或采取与有健全党组织的实习单位共建的形式,既保证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和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在实习期间不间断,又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顶岗实习后,党支部及时做好顶岗实习回校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尽快地适应校园学习生活。

②深化培养人联系制度。党支部指定教师党员每人联系一个班级,负责该班学生的党建工作,承担该班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任务,还包括宣传、教育、引导和指导推优等项党建工作,为做好“早教育、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工作奠定基础。

③规范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程序。按照“团组织推优—班主任、辅导员审查—支部委员会讨论通过—学院范围公示”的“四步走”工作程序,选拔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严把入口关,保证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质量。

④试行确定发展对象的“公开答辩、民主投票、全院公示”工作流程。党支部在确定发展对象时,召开专门会议,会上满一年培养考察期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面对党支部的全体党员和学生代表就党的知识、理想信念、作用发挥等方面公开答辩,接受询问;随后与会人员以无记名投票形式表达自己意见;同时将发展对象名单在全院公示。在此基础上,党支部召开吸收大会,表决确定报院党委审批的学生预备党员名单。

⑤建立确定学生预备党员能否转正的“期满答辩、满意度测评”工作步骤。党支部在确定预备党员能否转正时,召开党支部全体党员和学生代表参加的会议,会上,申请转正的学生预备党员需汇报本人在预备期阶段履行党员责任、加强党性锻炼、践行党的宗旨、改正缺点和克服不足等情况,并当场回答质询和提问;每个学生预备党员在答辩后,接受参会人员无记名的满意度测评。随后,党支部召开支部党员大会,会上通报测评结果、讨论决定预备党员转正问题,对测评满意度不达标的预备党员,将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三)创新工作载体,提高发展工作现代化水平

新的育人模式下高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创新发展工作载体,提高发展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1. 创新教育培训载体。构建网络党校培训系统,通过网上党员信箱、网上党建知识竞赛、网上党员生活、网上党校培训、网络论坛等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教育培训活动,从而突破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造成的时空地域限制,有效解决在校外实习学生,不能按时回校参加党校学习培训等难题,使党的教育培训工作实现全覆盖。

2. 创新发展工作平台。借助互联网平台,承担学生党员发展任务的党支部,一方面指定负责学生党建工作的教师,突破传统的沟通方式,利用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如QQ群、博客、微博等新媒体,与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及时沟通、交流,答疑解惑,这样既丰富了培养考察的方式,又保证了发展工作不间断;另一方面建立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综合信息平台。通过该平台快捷、准确地反映出:每位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递交入党申请书、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时间,推优情况、系、院两级党校学习情况和思想汇报等信息,培养联系人还可以通过该平台完成推荐优秀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的程序,同时,学生们也可通过该平台查看本班同学的信息,可以完成相关环节的民主推选工作,也可以实现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的有效监督。

(四)创新工作机制,增强发展工作力度

1.健全教育培训体系。一是创新学生新党章学习小组学习机制,党章学习小组由学生自愿参加、自行组合而成,注重学习效果和影响力,学习小组除2至3名骨干外其余人员可变动,学习时间、形式不固定,也可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学习等活动,这样学生在外出实习期间的学习不受影响;学习小组以优秀团员为骨干力量,通过组织开展党的知识学习,加深广大学生对党的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二是建立健全系、院两级业余党校,系级业余党校主要负责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与培训,院级业余党校则重点培训发展对象;系、院两级业余党校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统一发证,分级教育和管理,确保集中培训时间和教育培养工作的力度。

2.拓宽实践锻炼渠道。为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高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素质,要尽可能增加他们的学习、锻炼机会,积极拓宽实践锻炼渠道、搭建社会实践载体,如:面向校外共建基地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伍、面向新生班级的班主任助理队伍、面向一年级学生的晚自习管理队伍、面向学生宿舍的学生社区管理员队伍等。积极引导和鼓励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通过社会实践锻炼,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锤炼党性、升华思想。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

[2]梁臻.高职学生党员思想特点与变化规律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5).

[3]王清宜.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2).

猜你喜欢

思考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