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会计师计划”实践教学研究
2013-04-29靳利军,李伟雨
靳利军,李伟雨
摘 要:“卓越会计师计划”是“卓越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实践型、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是项目实施的重要内容,是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基础与保障。为搞好实践教学工作,高校应转换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建立项目绩效考核机制。
关键词:卓越会计师;实践教学;双师型师资;实践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8-0022-02
为满足社会转型对优秀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高校教学质量、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解决高校发展存在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教育部联合行业主管部门提出了“卓越计划”。“卓越计划”强调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卓越会计师计划”是由高校和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实施,使大学生成为会计行业中的实践型、应用型优秀人才培养项目,是“卓越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领域,专业知识需要在实践中应用和检验。在高等学校的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处于非常重要的环节,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实训、实验、实习等几个方面。实训教学强调动手操作的熟练程度练习,适合基础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实验教学则有一定的创新性,需要一定的思考与探索;社会实习是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经济活动组织从事会计事项,了解并参与经济组织业务活动会计处理过程,在业务处理中运用所学的专业技能,是理论教学应用于实践的必要阶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能够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就业能力。要做好卓越会计师项目的实践教学,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实践教学比重,转换实践教学模式
高校应在卓越会计人才培养中加大实践课程比例,会计专业课程均应提供实践教学环节。根据卓越会计师分层次培养目标,增加一些具有办学特色的实践性应用课程,本科层次卓越人才培养可以在动手操作能力、财务软件使用熟练度方面有所侧重;研究生层面卓越人才培养可以在综合财务分析技能、决策与预测能力的培养方面多一些训练;以注册会计师方向为目标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可以与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专业实践基地;以企事业单位为目标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可以将专业实习基地建立在企事业单位。
实践教学方式的选择,还应考虑课程特点与课时安排。实训与实验课有些在课堂上进行,有些在专用实验室进行,有些在专业实践基地进行。实践类课程的时间安排有些可以与相关理论课程同步进行,也可以将课程分为两部分,先进行理论教学,然后进行实践教学,也可以将实践教学单独作为一门课程进行。目前,侧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以模仿、熟练操作、执行为主的实训教学安排较多,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不足,强调创新与开创的实验教学并没有真正开展起来。会计实践教学可以以课程为实践内容,进行单一、专项训练,也可以将几门课程整合在一起进行较为全面的知识内容训练,还可以进行整个知识体系的综合训练[1]。
高校应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方案为计划,以现有办学条件为基础,以知识体系为纽带,合理选择实践方式。
二、加大设备投入,提升实践教学的管理水平
实践教学设施的投入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受经费、办学条件的限制,一些高校会计实验教学的场地、设施、材料、软件匮乏。电算化教学中,电化实验教学设备更新缓慢。教学应用软件不能及时升级,教学软件与实际工作中所用软件脱节,教学软件的采购缺乏协调性,所购置的软件往往是单一课程教学软件,综合教学实训平台的建设受财力所限,难以配置,课程软件之间缺乏兼容性,往往造成系统使用出现排斥的现象。应结合卓越会计师计划培养目标,制订会计实践教学总体规划,确定实验设备设施购置计划,实验教学软件购置计划,实践基地建设计划,做到软硬件设施有序购置,硬件与硬件设备相互匹配,软件与软件之间相互兼容,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合理搭配。
一些高校在会计实训、实验教学管理体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有的由学校统一管理,在课时安排、设备使用、实验人员配备方面需要在专业之间进行协调,不能完全满足专业课程开设的需要。有的学校将实验教学设施分散到各个学院、专业管理,但缺乏专门实验教学管理人才,系统维护人员,软件购置、课程安排缺乏协调性,实验场地利用效率较低,综合实训教学开展困难。应结合培养目标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项目为纽带,分层次对实验教学进行管理,根据实验内容将专业性强,实验、实训内容较为单一的实验设施交由学院或系来管理。对于综合性强,系统维护较为复杂,占用实验设施或场地大,实验内容涉及多个专业的实验项目由学校统一管理。应建立跨院系和实验中心的卓越会计师项目实验教学协调机构,协调项目实验课程的开设,协调实验设施的维护,协调实验管理人员的调配。应合理安排社会实践教学的时间,时间过短,学生难以掌握实习岗位的全部工作技能,企业也难以从中选拔出自己所需人才,时间过长,学校提供经费有限,企业将实习大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实习如安排在临近毕业之前,学生工作单位基本已经落实,有了自己的个性实习要求,缺乏参与统一实习的动力。有些学生态度不端正,对社会实践活动有抵触情绪。高校应建立灵活的时间安排机制,在建立实践基地的基础上,分批次安排学生参与实验、实习。在规范实践教学大纲和内容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按大纲要求进行自我实践与实习。应充分利用高校的网络资源,发展实验教学网络建设,将实验室、实训室从实物空间变成虚拟空间,使学生能够随时参与实训、实验活动。应制定政策保护学生和实习单位的合法权益,应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实践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加强人才建设,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会计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作为引导者必须提高自身技能,高校教师一般没有经历过专业的实践教学训练,基本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践教学工作经验。从事实验、实训、实践教学活动的教师在职称评定、学术成果认定、工作报酬、工作量考核等方面与理论教师相比有差距,缺乏实践教学的动力。应鼓励相关教师参与会计领域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执业资格考试,成为既具备理论知识又具备社会实践所需专业技能的双师型人才。应安排具有双师资格的教师接受企事业单位的实践锻炼,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高校教师还可通过兼职从业,挂职锻炼,担当咨询专家或顾问、走访调研等方式熟悉企事业单位会计实务。学校应对参与实践活动教师给予经费、时间、待遇等方面的支持。对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给予薪酬、职称评定、业绩考核等方面支持。作为卓越计划的倡导者和引领者,教育主管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应建立卓越会计师项目师资培养基地,给予政上和经费的支持。结合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还应在企事业单位中选拔业务能力强,理论素养高,实践经验丰富人员经过培训后担当项目指导教师,充实师资队伍。
四、实现校企互动,共建实践基地
目前,高校大学生存量越来越大,参与社会实践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也趋向市场化,有些企业担心影响自身的正常工作,不愿意接纳实习学生,财务会计领域的学生实习活动不可避免涉及企业的核心财务数据,有些企业担心自身的商业机密泄露,也有些企业会计信息不真实,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造假行为。卓越会计师项目应在财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共同管理下,由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政法机关(以下统称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教学实践基地,并由校企双方主要领导担任实践基地的负责人。基地的基础设施可以利用企业的现有工作场所,日常运转经费主要由学校提供,教育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提供专项经费补助支持,企事业单位可以提供赞助支持。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校外实践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组织实施校外实践教育的培养过程,共同评价校外实践教育的培养质量。实践基地的指导教师队伍,应由高校教师和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组成,实践基地应采取有效措施,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各实践基地应以人才培养为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有关校外实践教育的教学运行、学生管理、安全保障等规章制度。实践基地应遵照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对不同层面的卓越会计人才构建有针对性的实践教育方案,积极推动校外实践教育模式改革[2]。
五、实行绩效考核,完善考评机制
卓越会计师项目应该有一套完整的实施方案,并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以保证项目的质量。首先应建立考评机构,考评机构应由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设立,可以由纪检、监察、审计、业务管理等机构人员组成。对项目的计划、实施等环节进行经费使用合规、绩效进行监督和管理。规范权利运行,规范项目运作,规范资产使用。其次,应设计以量化指标为主的项目绩效考核体系,体系中应包括实践基地的资产价值、指导教师人数、培养学生数、培养学生就业率、生均培养成本、生均就业成本、生均占用资产数、生均指导教师数、指导教师围绕项目的创新成果、经费来源渠道及构成、基地学生在项目中取得创新成果。通过这些指标基本能够反映出卓越会计师项目的人才培养环境与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新颖.我国应用型会计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商 业会计,2012,(13).
[2]陈治胜.会计专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讨[J].中国 外资,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