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参与“2011计划”协同创新的思考

2013-04-29吕剑红

关键词:协同创新能力计划

吕剑红

摘 要:文章分析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对地方高校发展的意义,并从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瞄准目标与加强协作、建立完善政策激励机制、更加重视优秀年轻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地方高校贯彻实施“2011计划”参与协同创新对策。

关键词:“2011计划”;地方高校;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8-0008-02

“2011计划”即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胡锦涛同志2011年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为了落实胡锦涛同志指示,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并于2012年3月23日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上联合颁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2011计划”的总体思路是:面向需求、推动改革、探索模式、提升能力,即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探索建立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重大需求的四类创新模式,重点推进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合作、创新文化建设等八个方面的机制体制改革。

一、“2011计划”对地方高校发展的意义

按照目前约定俗成的分类,我国高校被区分为“985高校”、“211工程高校”、教育部属重点高校、地方高校等几类。其中地方高校通常是指行政关系隶属于各省、市、自治区,主要依靠地方政府财政供养,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据有关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各级各类地方高校2500多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95%以上。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主体部分,主要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重点为所在区域地方培养高素质适用人才。按照办学历史长短、在校学生规模大小、师资队伍水平高低、学科门类多寡以及科研实力强弱等等不同参照条件,地方高校又常常被不成文地区分为省重点大学、“省部共建大学”、地方性直属高校等三大模式。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扶优保重的政策影响,国家和中央财政政策、项目、经费等有限资源主要都集中投放在“985高校”、“211工程高校”、教育部属重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最大主体的地方高校,虽然为数众多,但因其隶属于各省、市、区管辖,主要依靠地方财政供养,在获得国家和中央财政经费数额、项目支持、得到国家部委重视程度等方面都不太令人满意。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省部级以上科研经费、项目、成果等等大都被“985高校”、“211工程高校”、教育部属重点高校等国家队高校包揽。即使有些地方高校的办学水平、科研成就、学科力量等等并不逊色,但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现实境况中地方高校已成为我国高教体系的“弱势群体”。

国内外很多著名高校特别是学科特色优势突出的高校成长发展的历史事例都证明了抓住机遇找准学科发展突破口是促进一所高校由弱变强的关键所在。虽然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地方高校还不是所谓一流大学、研究型大学、重点大学,但是这并不能说地方高校就不能办成有特色、有水平、有影响力的高等学校。地方高校如何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不仅事关中国高等教育的总体发展,而且对其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是不可小觑。抓住机遇寻找突破口是关键所在。

与“211工程”、“985工程”不同,“2011计划”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按项目申报审批,鼓励高校打破校际壁垒,大力推进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间的深度融合,探索建设4大类协同创新中心,即: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建设以自然科学为主体、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等4大类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中心面向各类高校开放,不局限于教育部直属高校,不限定身份,不固化单位,人员可进可出,只要具备协同创新的基础、具有强烈的改革意愿、能够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均可携手提升创新能力,使高校科研直接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地方高校特别是省重点大学、“省部共建大学”在多样化的办学层次和类型中,准确定位,目标明确,立足地方,充分发挥区域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坚定不移地培育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各级各类人才;深化与地方产业的融合发展,加速科技成果向地方转化,围绕地方行业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展联合科技攻关,满足地方社会经济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助推地方企业技术创新,成为本地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区位优势和独特作用,也为地方高校肩负起区域协同创新的时代重任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1计划”实行以项目为单位的形式,按项目申报和审批,为地方高校带来了全新的参与机遇和模式。地方高校有机会通过实施“2011计划”促进地方高校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建立起合作协作,在提升地方创新能力的同时有效提升地方高校自身发展水平。因此而言,“2011计划”是地方高校回应需求、凝练实力、争取资源、聚集优质创新要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

二、地方高校参与“2011计划”的对策

当前全国高校都在抓住时机部署实施各校“2011计划”,地方高校要准确定位深入思考本校“2011计划”的项目建议、优势与特色,找准切入点,积极主动参与到“2011计划”之中,提高协同创新能力。

(一)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

“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个重点工程,重在推动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创新要素的融合发展,建立协同创新模式。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每一所高校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谁抓住了机遇,谁就赢得新一轮发展的先机。地方高校要千方百计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根据“2011计划”的理念、目标、要求,精心谋划本校参与协同创新的总体思路、具体目标、路径设计。地方高校的各个学院和教师个人也要抓住这一机遇,积极行动起来,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谋划本学院、本学科、本人的发展计划,按照学校的整体统一部署要求、转换思路、迎接挑战,主动参与到竞争中,多方拓展内外渠道,积极主动与校内外、省内外、国内外的相关科研院所、高校、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获取参与协同创新机会,加强协同创新能力。

(二)瞄准目标,加强协作

“2011计划”打破了现有的院校格局和态势,打破了领域和区域的界限,实现资源深度共享、项目深度合作,最大限度地整合创新要素,构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突出强调要协同创新,深度融合。地方高校要准确把握“2011计划”的目标和方向,要注意从国家重大项目中寻找方向,从本省本地产业研究发展中寻找着力点,突出本学校本学院的学科优势和优势领域,主动参与积极落实“2011计划”,构建校内外协同创新机制。在学校外部,要大力推动校际合作,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在学校内部、不同学院之间,要鼓励推动院际合作、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尤其是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要首先转变思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学科间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各学科间的交叉性和渗透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作为科研人员个人,不仅需要独立思考和研究,更需要与他人加强合作、强化协作意识,科研团队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

(三)要建立完善的政策激励机制

一个良好、高效的团队协作必须依靠高效科学的激励制度,坚持以人为本,通过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激励措施去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绩效,从而实现团队协作的主体目标。地方高校要在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和激励机制方面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要改变重视对科研结果的激励,忽视对科研过程激励的现象。在激励政策多倾向于科研团队带头人的同时,不忽略其他核心成员,要促进团队成员尤其是年轻科研人员更加积极、平等、合作的积极性,增强团队中年轻队员的荣誉感和归宿感,为团队工作顺利展开提供良好氛围。要从管理体系、人事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机制、科研组织模式、资源配置方式等多方面推进创新机制体制创新。

(四)重视优秀年轻人才的培养

要进一步创新思路,建立有利于学校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迅速成长的办法措施。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的科研人才管理模式,对部分有发展前景的优秀年轻人才采取特殊的培养选拔方式,从科研条件、职称职务到生活安排方面开设“绿色通道”,给予“贴心服务”,为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优秀教师早日成长搭建良好平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的意见[Z].

[2]聚集“2011计划”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EB/OL].中国教育网科研发展频道,http://www.edu.cn.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能力计划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暑假计划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