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先民后”政策是当前地方脱贫的最佳对策
2013-04-29王科研
王科研
摘要: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一直是我国中央政府关注的大问题之一,然而长期以来,脱贫的效果并不显著,在提高贫困线标准后,贫困县数量进一步增多。本文从经济学理论与实际数据出发,研究指出,国有资本应当在地区脱贫中起关键的推动作用,无论是“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都是不可取的,“国先民后”才是地区脱贫的最佳对策。
关键词:国先民后 脱贫 资本 国有资本 国有企业
一、现状与矛盾
1.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贫困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就,GDP增长率始终保持在7%——8%,年人均国民收入达1740美元,这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令人震撼的,是伟大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又一伟大成就。
然而,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目前我国仍然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困人口数量仍然十分庞大。根据中国科学院《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如按2010年标准,我国贫困人口有2688万,而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人民币/年),中国有1.28亿的贫困人口。尽管国家每年投入数百亿扶贫资金,也取得了一些效果,却仍然面临巨大的返贫压力。
2. 招商引资政策逐渐失效
长期以来,我国各地方政府在发展地方经济方面,主要采取招商引资的政策,这在改革开放早期,在我国整体经济总量、产品总量极低的情况下是最有效的,引进外资,实是为了引进外国的产品、原料、技术等实物以作为发展经济的基础的。但时间久了,思想陷入僵化,似乎发展经济只有招商引资这一个办法,甚至于出现“全民招商”的口号,认为经济不发展,就是招商办法没创新,招商政策不到位。但是,这种“唯招商论”现正在逐渐失效。
一方面,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刚刚过去,世界经济正在复苏阶段,世界主要经济大国在此阶段的对华投资很难有大的发展。欧洲,在刚结束的七国财长会议中,讨论的仍然是通货紧缩议题;日本,安倍政府为刺激经济,已不惜采取日元大幅贬值政策;美国,经济严重衰退,奥巴马政府设计的就业促进法案规模高达4500亿美元,其重点仍是刺激内需。国际招商环境进入冬天。2011年中国境内投资下降,兼并和收购项目数量比前一年下降21%;投资金额下降28%,为971亿美元,为五年来新低。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力成本上升等原因,造成有实力的私企纷纷向国外投资或转移资产。据统计,2011年中国对外投资的投资额大幅增长54%。其中,涉及私营部门的对外并购交易额增长171%。2012年中国对外投资额达65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预计2013年还将继续增长。仅房地产业为例, 2012年全年中国海外商业房地产直接投资额达 40亿美元,较 2011年增长33%,预计在2013年更有可能达到近50亿美元的投资额。
3. 地方政府滥用财政资金
由于贫困地区的特殊性,一方面,地方财政资金不能做或做不了大事,另一方面,国家扶贫资金又使得地方财政有些余钱。这就造成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出现滥用财政资金的行为。近些年,“贫困县搬石头”、“贫困县造观光铁路”“贫困县政府配豪车”等负面新闻履见报端。而国家扶贫资金也已明确其用途只限于基础建设项目、普及培训、防病治病等,不允许进行产业投资。
4. 国有资本逃避责任
由于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国有企业沉重的包袱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我国的国有企业深受诟病,造成改革开放后,国有资本全面撤退,不仅不敢进入竞争性产业,甚至已有的竞争性产业资本也要通过改制摘掉“国有”的帽子,为此造成的国有资本流失更是无法计算。而同时,巨额的国有资金却被投入到东部地区。奥运会在北京投入了3000亿,世博会在上海投资了4000亿,无论其经济效益如何,对西部贫困地区的经济带动都是无意义的。
二、贫困地区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
1.现有的学术分析
关于这一问题,相关的文献多不胜数,总结起来不过是“自然原因”、“政策原因”、“教育原因”等,但是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自然原因是对自然条件进行的分析,认为环境恶劣造成经济落后。但是,这种分析本就是站在传统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分析,而不是站在工业基础上的分析,只看到风沙、降水、气候。但从工业角度说,石油、风力等能源;水果、药材等物产;旅游、手工艺品等文化哪一个不能成为发展经济的推动力。如内蒙古额济纳旗,气候属于典型的北温带大陆性干旱、极干旱荒漠草原气候,总人口22326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边境旗。这样一个地区,不仅不是贫困县,反而经济较发达。2012年,全旗生产总值达到45亿元,财政收入完成7.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25030元。其实,主要原因就在于这里有一座东风航天城。可见,自然原因不是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
政策原因是分析经济发展政策,不利于发展。这种情况只是少数,改革开放三十年了,最封闭落后的地区也知道国家经济已经放开,私有财产已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完全可以凭劳动与创造力赚钱。何况,贫困地区往往是国家政策照顾地区,政策方面的影响更加小。
教育原因是对当地的教育状况进行分析,将教育落后等价于经济落后。然而,正所谓“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提高一个地区的整体教育水平,绝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另一方面,这种影响在现代这个人才流动性极强的时代早已不成为问题,一个地方的发展不能全靠当地人,相反,人口构成越复杂的地区经济越发展得快,这是共识。因而,教育落后,不是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
2.经济落后根本原因是资本
(1)经济的概念
虽然,对于这个概念有多种说法,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至少经济有一个特征,那就是“资源配置”。经济应当是把资源配置到各种不同的和相互竞争的需要上,并使它们得到最大满足。而经济的发展,是对资源进行更有效更合理的配置。
综上所述,即使是贫困地区,也至少存在两个资源:一是自然资源,二是人力资源。只要能将这两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经济就能得到发展。
“一个文盲,将面粉制作成馒头,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2)如何配置资源
虽说配置资源的手段有习惯、计划与市场三种,但在当今社会,配置资源的主要还是市场。根据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企业是最有效的配置资源的方式,而中国农户零散性决定了他们参与市场交易成本过高,不能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因此,我们可以说,要发展经济,需要企业,企业越多、越大、越强,地区的经济就越发达。而建立企业,最需要的就是资本,没有资本,无论是好的创意还是好的管理,都是无本之木。低资本量下只能建立小规模的经济单元,不能够建立有影响的大企业,经济的发展必然是缓慢的。要脱贫,必须有充足的大量的资本。
可是,贫困地区,民间资本不具备大投资的能力,发达地区的资本又由于前述限制而不向这些地区流动,造成了贫困地区难以脱贫或者脱贫之后再度返贫。要让贫困地区脱贫,资本的来源就只剩下一个——国有资本,也就是要建立国有企业。用国有企业来帮助地区脱贫,带动民营经济的发展,即是所谓的“国先民后”。从东风航天城与额济纳旗经济发展的关系我们也可见一斑。
三、国有资本的优势
1.筹集快
由于我国的政治体制,国有资本的使用全在国家政策与政令,如果政策允许,可以在短期内将所需资金筹集到位。如果是地方政府投资,速度会更快。
2.资本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有资金数量极为庞大。一个权益资本为1亿的企业,已经可以算是一个大企业了,对于一个贫困县来说,将是一个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对一个贫困村来说,已经可以实现脱贫了。而对于中央政府来说,一个奥运会的投入可办三千家这样的企业,一个世博会的投入可办四千家,更不要说我国持有的数千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了。
3.信誉好
虽然,“国营企业”这个词已经淡出了人们的世界,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国营企业仍然代表着实力雄厚、守规矩、诚信,这样的信誉被浪费掉,实在是一项巨大的损失。
四、国有企业的管理
其实,制定这样的政策并不难,而真正的问题在于国营企业的管理和国有资本的管理,如果不能解决一些关键问题,国有企业不仅不能解决地区脱贫的总量,还将变成这些地区沉重的包袱和重大的损失。
1.国有企业不是计划经济
由于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使得人们一提到国企,总会想到计划经济,而计划经济就等同于僵化的官僚体制和指令性生产。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必须让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其生产运营不能由任何一级政府进行指令性干涉,以保持其活力。
2.真正实现厂长经理市场化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变成国家的包袱,除了企业办社会这个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国企的管理者无论是叫厂长还是叫经理,归根结底还是政府的官员,享受着政府的级别与待遇,而不是企业的管理者。要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必须取消管理者的行政级别或官员的管理权限,真正做到“厂长经理不是干部”,引入市场机制和激励机制进行管理。政府是股东,只负责经理的选聘与解聘。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既然国有资本是进入了竞争性企业,要与其他企业进行竞争,政府,作为唯一的股东,很难保证不会为了企业的利益而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而企业经营也难免会有赚有赔,甚至在竞争中失败。因而,既要让国有企业进入竞争,又要将其与竞争者隔离开,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科技,用创新性的专利技术将其他企业的竞争性产品与国有企业的产品隔离开。这一作法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提高专利技术产业化比率,也有助于国家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4.审计机制
为了保证国有资本不会流失,必须完善国有企业的审计机制,保障国有资本不会在经营者的非法行为中损失,必须在企业中建立独立的审计部门,必要时,可以将审计部门直接隶属于政府审计机关。
5.限制机制
所谓限制机制,是要在两个方面对兴建国企的行为进行限制:
一是数量的限制。应当以发展带动地区经济为度,不能建立太多的国企,时间上的跨度也不能太长,当贫困地区脱贫之后,当民营经济大规模发展之后,应当适时地停止建立国有企业,将经济的发展动力还给民营经济,必要时,还应当执行退出机制,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实行改制,将国企转制为私企,才能真正保证地区经济的长久发展。
二是地区的限制。必须严格将国有企业的建立限制在贫困地区,其目的是要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决不可以滥用此方案,否则将会影响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6.应投资于第一、二产业
当前,国民经济核算采用SNA体系,将服务等第三产业列为创造价值的产业,国家也实行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结构政策。然而我们忘记了一点,第三产业是依赖于第一、二产业而存在的。如果没有第一、二产业,第三产业无法独立生存。所以,要想在贫困地区发展第三产业带动经济难度很大。所以在贫困地区,国有资本应当投资于第一、二产业为主,当第一、二产业发展起来时,我们会发现,第三产业有时会自动发展起来,此时再加以政策扶持,第三产业必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媒体:“中国资金外流已堵不住,地下钱庄仍是主流” 中国经济周刊 2013年5月14“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7〕24号
[2]“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 胡勇《政策与建议》2011年第8期
[3] “民族地区可持续脱贫策略探究” 李俊杰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年第8期
[4]“我国山区少数民族贫困成因的框架分析——基于市场参与率的视角”郭志仪 祝伟《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09
[5]“交易成本理论视野下新农村建设中贫困成因管窥——以河北省涞源县为例” 张军 杜蕾《安徽农业科学》2011/29
[6] “试论中国农民结构性贫困成因及对策” 国平 《理论视点》2009.1
[7]“中国农村贫困成因研究综述” 刘海军《集体经济》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