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研究

2016-11-15王雪

科技资讯 2016年19期
关键词:国有资本资本运营

王雪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6.19.086

摘 要: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中国的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占有很大比重,对中国的市场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但当今中国的国有企业存在活力不足、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只有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才能够改善国有企业的现状,全面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提振市场经济。如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已成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国有资本 资本运营 混合所有制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7(a)-0086-02

1 混合所有制经济内涵

理论上讲,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财产权分属于不同性质所有者的经济形式,主要表现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混合所有制是指社会所有制结构上多种所有制并存。狭义的混合所有制是指不同所有制成分联合形成的企业所有制形态。作为微观层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不同所有制性质的投资主体共同出资组建的企业。

2 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推动国企的市场化进程。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增量培育“体制外因素”,形成倒逼机制。一方面,混合所有制有利于国企由依赖政府向依靠市场转变;另一方面,混合所有制有利于市场结构的优化。

二是有利于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国有企业大多经历了悠久的历史,除了自身优势之外也存在着多年沉淀的不足,这就需要政府和整个市场利用相应的策略对国有企业进行革新,推动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是有利于推动整个国企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市场是促进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充分发挥作用的助推器。国有企业只有将自身的经济发展和运营的现状融入市场环境,才能够形成科学、合理、高效地治理结构,增强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四是有利于创造国有和民营共同发展的新机遇。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优势互补;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不同所有制间的深度融合、平等发展,也有利于释放国企改革红利。

3 中国国有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是管得多。各级政府管理几十家、几百家国有企业,政府管理成本较高,管理范围较大,政府较多地干预了企业的经营活动。

二是管得宽。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实行“一管到底”的模式,频频出现政府管得地多、管不好的问题。

三是管不好。市场应当发挥资源配置的主体作用,政府是社会管理的主体,不能代替市场进行管理和决策。但目前,政府管理着大量的国有企业,一方面造成政府的运动员和裁判员职责混同,容易造成国有企业依靠垄断资源和权力畸形发展,阻碍国有企业做优做强,另一方面政府过多依靠行政命令管理企业,难以适应市场竞争要求,影响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四是管得深。原来各级政府既管国有企业资本投入,又管企业资产和经营决策,企业挣钱政府拿不到,企业赔钱靠政府救济,企业躺在政府身上成为“啃老族”,本应是有限责任公司,政府却承担无限责任,企业自身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和运营活力。

4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几点建议

以国际成熟经验为基础,现阶段,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加快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成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实现政府管资产向管资本的转变。

4.1 明确决策主体,解决谁决定“混合”的问题

应创新出资人管理方式,积极探索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机构——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国有及国有控股参股企业”三层资产管理体系,实现管资产向管资本的转变,从而解决混合所有制决策主体问题。政府层面,应监管少数几家至十几家的国资投资运营公司,成为国资投资运营公司国有资本进退的决策主体。国资投资运营公司层面,代表政府行使其下属企业的国有资本进退的决策。政府向国资投资运营公司及二级公司逐步移交权力,把经营权交给二级公司,把对二级公司的考核权和分配权交给投资运营公司,实现政企、政资真正分开。

4.2 明确混合主体,解决谁与谁“混合”的问题

一方面,资本市场的平等自由流动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基本前提。只有实现资本市场的平等自由流动,才能真正解决混合所有制应解决谁与谁“混”,是民资进国资还是国资进民资的问题。目前是希望通过“民资进国资”改善国企股权结构,倒逼国企改革,实现国企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国企活力。但长远看,国资也可以进民资,可以国资与民资共同出资金,进而实现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在资本市场的平等自由流动。另一方面,资本跟着市场走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本质特征。应形成较好地市场化运行机制,促进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在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不同所有制企业在市场中都应处于平等地位,不问民资国资,问的是谁在市场中更有竞争力。

4.3 明确混合方式,解决怎么“混合”的问题

国企混合所有制的主要方式:一是推动国企整体股改上市;二是推动未上市国企发展多元化股份公司;三是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通过国有资本流动实现混合所有制;四是对小型国企通过员工持股实现混合所有制;五是国企退出竞争性行业,通过民企参股投入实现混合所有制;六是推动公共产品价格逐步市场化,开放项目引入非公经济,实现混合所有制;七是政府对民营企业的资金扶持,通过股权投入方式实现混合所有制;八是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产业投资公司,对新建项目实行股权多元化实现混合所有制。

4.4 明确混合程度,解决“混合”多少的问题

国企推进混合所有制民资占多大比例,“混”多少,一直是国企难以把握的问题。尤其是哪些行业哪类国企需要保留控股权,哪些可以废弃控股权,一直是国企探讨和争论的课题。而在具体的比例方面,各方也存在不同看法。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予以明确。应该说,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混合”的程度及形式也应不尽相同。现阶段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其一,涉及国家安全的少数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可采用国有独资形式;其二,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国有企业,可保持国有绝对控股;其三,涉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行业的重要国有企业,可保持国有相对控股;其四,国有资本不需要控制并可以由社会资本控股的国有企业,可采用国有参股形式或者全部退出。

4.5 明确综合配套改革政策,解决“混合”政策支撑问题

完善公司治理,完善资本市场、资金市场、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创造各经济主体之间公平竞争的条件和法律、社会环境等。一是清除市场准入的障碍。应逐步缩小战略性、垄断性行业的范围,明确民营经济非禁即入政策。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已明确进一步放开民资进入中国电信市场,这将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有利于市场起决定性的作用。二是推动党政机关与所办企业脱钩。只有先做到政企分开,才能实现政资分开,混合所有制经济才能有序推进。三是建立国有资本合法有序的流动体制。完善公开、透明的资本市场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保障。各类所有制形式资本在资本市场合法有序的流动,能有效减少行政干预、“拉郎配”等暗箱操作问题的发生。建立和完善规范有序的产权交易平台,国有资本营运公司通过产权交易平台实现国有资本合法有序的流动,从而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深度融合。四是取消国有资本受让条件限制。五是加强国有股权流转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发展混合所有制不能走国有资本“一卖了之”的老路。为警惕、防止出现国有资产流失,应强化资产评估、加强资产监管、规范产权流转和搞好产权登记。

参考文献

[1] 张文魁.解放国企:民营化的逻辑与改革路径[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2] 黄群慧.混合所有制改革要“上下结合”[N].人民日报,2014-04-08.

[3] 黄速建.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J].经济管理,2014(7):1-10.

猜你喜欢

国有资本资本运营
美国、法国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实践及其启示
我国国有资本背景下担保机构资金链问题的研究
浅析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资本运营
发展混合所有制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企业资本运营与财务战略分析研究
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对策及探究
企业资本运营分析
提高企业资本运营水平的探讨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的本质及作用研究